〔關鍵詞〕 中學數學;聽說讀寫;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1(B)—0046—01
一、聽說讀寫離不開語言
數學是一門語言。斯托利亞爾在《數學教育學》一書中指出:“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事實上,數學教學中包含各種語言活動。如,講授、解釋、提問、回答、復述、閱讀、書寫、討論等,語言始終伴隨著教師和學生的數學活動。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數學思維的發展,即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數學語言是一種有別于自然語言的科學專業化語言,是人類數學思維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殊表達形式。特定的教學背景和特定的教學內容都影響著數學教學中語言的句法、語義等。因為無論形式還是內涵,數學語言都與日常用語不同。數學語言具有簡潔、無歧義的特點,它以數學符號為主要詞匯,數學法則、定理、公式等為語法規則,數學符號往往內涵豐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號語言跟自然語言差別很大。所以,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必不同于一般的語言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從一種語言形式轉換到另一種語言形式的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數學語言表達形式,并能將自然語言數學化、數學語言符號化和圖式化,以及利用數學語言進行相互溝通,能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定義或定理等。
二、影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諸多因素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表現出來的聽說讀寫能力不強是有多種因素造成的,教師要仔細分析,區別對待。數學學習中,學生應具備聽說讀寫能力所需的內部條件是:1.數學知識、數學經驗、數學語言。2.認知策略、情感因素。所需的外部條件是:1.對學生的感官的刺激程度,即所提供的數學材料和背景的清晰度以及邏輯的嚴謹程度。2.評價恰當、及時。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可以通過數學學習得到提高,但并非任意的數學活動都能夠促進這些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認真分析數學學習中影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的因素和條件,并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造有利于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條件,不斷摸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規律和方法。
三、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語言是影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第一因素。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所以,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語言的運用。具體說,應做到以下兩點:1.教師的語言必須合乎一般的語法規則和邏輯要求,教師說的句子要完整、流暢,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要清晰、明確,對判斷、推理的闡述要準確,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2.教師要使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如果教師講的數學語言不夠準確、規范,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語言的正確使用。因此,數學教師必須熟練掌握數學專用術語,掌握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的科學表達,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這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數學思維能力大有裨益。其次,教師要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創造條件。1.教師要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教學語言不僅要精煉、準確,還應力求生動、有趣,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教師要善于將抽象的數學語言口語化、通俗化、形象化,使數學語言與自然語言互釋互譯。3.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聽去讀,去說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