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高中數學;高一新生;定位;
銜接;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1(B)—0047—01
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的內容多,抽象性、理論性強,對知識的難度、廣度、深度的要求更高了,因而不少學生進入高中之后很不適應。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常常表現為:能聽懂教師講課,但完成課后作業有困難。即使能完成課后作業,但要自主做一些課外習題會存在困難等。這些問題如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會給學生學習數學帶來心理壓力,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中產生的困惑,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好高中數學奠定基礎。
一、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給自己正確定位
為了上大學,有的學生要考文化課,有的學生要考體育、音樂、美術等。因此,進入高中后,學生一定要重新審視自己,給自己正確定位,對學習要有切合實際的目標,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才不會好高騖遠。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定位,并結合學生實際,引導起點低的學生打好基礎,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并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
二、做好初、高中數學教材的銜接工作
通過分析初、高中教材中的學習內容的特點和所涉及到的數學思想方法,不難發現,由初中數學到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由低層面到高層面、由初步認識到深入思考、由具體事物到抽象概括、由模仿學習到獨立實踐的過程。這個大幅度的跨躍是對學生的自身素養、能力及思維的挑戰。因此,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做好初中教材到高中教材的銜接工作。高一數學中的很多知識點對整個高中數學學習都很重要。如,函數的概念、三角函數的定義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內容,有的是初中的舊知識。教學時,不但要注意對舊知識進行復習,而且還應該講清楚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并適當滲透轉化和類比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實現由未知向已知的轉化。同時,教師還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低起點、小步子、勤反饋、重糾正”為原則,選編適量習題,使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數學知識,最后還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銜接。
三、使學生認識高一階段的重要性
高一新生經過初三這一年的拼搏成功升入高中學習,應該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部分學生錯誤地形成了兩個認識上的誤區:其一是初三拼累了,到高一要好好休息一下;其二是高考像中考一樣,到了高三用功點就行了。殊不知,就高中數學而言,高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是最重要的。高一的“函數”中涉及到的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等數學思想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學習之中,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高一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與保障。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重視學習的各個環節。比如,課前預習、認真聽課、獨立作業、復習鞏固、知識拓展、反思總結。課前預習要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著重理解相關概念,弄懂相關的數學語言,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特別是對概念、定義、定理、公式等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運用;聽課注意力要集中,要根據預習情況,帶著問題聽課,要特別關注教師對概念的剖析講解、公式的推導、范例的講解,并勤記筆記;獨立完成作業,要勤于思考、善于鉆研。課后要重視復習鞏固,做到認真回顧、反思,仔細整理、總結??傊?,高一新生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學好數學,為高二、高三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