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語文成績的好壞。學生作文是老師與學生都感到頭痛的問題,老師面對學生作文,往往把題目交給學生寫就行了,至于學生怎么寫?老師一片茫然。學生為了完成任務,每次都只能當蹩三,寫出來的常常是不合實際,空話,套話充濫其間。長此以往,作文將不作文了。
[關鍵詞]寫作能力;學生;方法
學生寫作是有規律可循的,遵循一定的規律,寫作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我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作了如下的探究嘗試。
一、激發興趣,樂于寫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調動學生寫作的內燃機,老師是點燃內燃機的星火。學生寫作的內燃機點燃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與自信心調動起來了。《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寫話有興趣,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作的自信心”。學生寫作的自信心被激發了,學生就樂于寫作,寫作就有了收獲。有收獲了,學生就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又樂于去寫作。長此下去,就會形成“興趣——寫作——興趣——寫作”這樣循環往復的局面。當今面對學生厭惡作文心理,教師作文費時多,效率低下的種種問題,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樂于寫作呢?
(一)引入情境
我在作文教學中,常將學生引入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情境能打動習作者,感染習作者。學生從中可知作文是什么?作文寫什么?以“選擇”話題寫一篇作文,我是這樣引入情境的:醫生在就醫過程中,選擇怎樣的品德?(高尚與低劣),品德決定了醫生的行動,行動反映了醫生的品德,假如醫生的品德是高尚的,那么他的行為也是高尚的,即使醫生出現了診斷的錯誤,在動手術時發現錯誤,他會立馬改正原來的錯誤。醫生高尚行為的選擇正表現了醫生崇高的品質。
(二)寫鼓勵性評語
學生最怕你說他(她)“不行”、“不好”、“很差”、“很不成功”等字眼,一次兩次這樣評,他不再意,二次三次這樣評,他的寫作興趣就低落了甚至寫作興趣消失。因此,作文評改要講究藝術,不能傷害學生寫作自尊心。我在作文評改中,學生在相應評改時,特別強調“找出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哪一個詞,哪一個修辭,哪一段描寫,哪一個題材” 等等,學生用得好,寫得好,就值得表揚,就值得肯定,在評語中首先評出學生的閃光點。四川電視二臺中的胖姐雖然面不驚人,自己卻找出自己許多閃光之點,其中之一是:我的丈夫選取我很值得,丈夫對我說:“我選取你等于選瘦的兩個人。”在丑的人與在差的文章都找得出閃光點,只要你用心讀,用心去發現,總有值得佩服的地方。
(三)激發學生寫自己愿意寫的內容
這一要求正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課標”在第一、二學段寫作目標中特別強調“寫自己想說的話”,“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第四學段的寫作目標中明確提出“寫作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這些目標要求引導學生去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寫自己的生活見聞與獨特感受,也可以寫想象中的事物。
(四)激發學生寫作的成就動機
“課標”中提出“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是激發學生寫作成就動機的好方法。我在作文教學中,常常在作文后,選取2—3篇作文進行課堂評改,學生朗讀自己寫作的作文后,全班同學寫好評語,然后進行交流,在交流中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他們寫作的興趣,人人而激發學生寫作的成就動機,促使所有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給學生盡可能提供發表的園地。(1)挑選優秀習作,在班刊及校刊上刊出。(2)創辦“班級優秀作文選”,收錄每次優秀文章入選。(3)推薦好的文章到其他雜志上發表。學生的成就得到老師或社會的認可,學生成就得到滿足,更能提高學生寫作的熱情。
二、用心觀察,廣泛積累
觀察可以說是文學創作的起點,是作者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功,作家往往是一個目光敏銳的觀察家,觀察是作家的天然習慣,觀察是作家的第二天性。“世間這部活書”如果不去觀察,作家還有什么創作可言。
朱自清的《春》一文,觀察細致,并用準確生動的詞語來表達春天景物的特征。如寫春草時用“嫩嫩的”、“綠綠的”、“軟棉棉的”寫出了春草嫩、綠、軟的特點。寫春花一段中,一個“鬧”字使人聯想起蜜蜂嚶嚶嗡嗡飛來飛去在花叢中忙碌采蜜的情景,這里借蜜蜂之“鬧”來寫花叢之蜜,花香之濃、渲染了的花與春的氣氛,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面。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葉圣陶曾說:多讀,方能博眾彩之長;多讀,才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多讀,才能豐富學生的語言。魯迅先生曾講過:“必須和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多么重要,我們必須廣泛吸收。我常常引導學生博覽群書,讀名篇、讀名段、讀事故書、讀報刊雜志,內容十分廣泛。
人的大腦是一個很好的儲存器。青少年處于記憶的黃金時期,我們隨時要嚴于律己,打開記憶的匣門,把佳品、佳句、佳段牢記,到放映的時候,需要什么就放什么,演繹美好的寫作人生。
寫作之法無定法,但是我們可以探究它的規律,凡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對學生寫作大有幫助的,教師要大力提倡并發揚之。學生的習作需要老師精心指導,積極鼓勵,認真總結,揚長避短。不能讓學生的習作盲無目的,走到哪里黑哪里息,甚至毫無變化,一學期都是定人物,學生寫作文無味,千篇一律。生活是變化多端的,學生寫作也如此,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老師教會學生描繪多姿多彩的世界。
作者簡介:王文忠(1963-)男,漢族,貴州道縣人,1987年畢業于遵義師范中文系,現任道真上壩中學一級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