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文學與文化的關系入手,闡明了西方文化在英美文學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西方文化對于學生理解和欣賞英美文學作品,提高語言能力、審美能力和綜合人文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英美文學教學開始前,以適合基礎階段學習的策略和方法進行西方文化核心內容的導入。
[關鍵詞]西方文化;英美文學;古典文化;中世紀
一、引言
在英語教學中,文學教學一直被看作是難度較大的高級課程。學生在英美文學的學習中通常會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其中最難以突破的就是西方文化的缺失。大多數學校開設英美社會與文化和西方文化入門等專門介紹文化歷史的課程, 但由于這些課大多與英美文學同一時間開課,學生很難在短時間消化所學的知識,對英美文學課的影響不大。因此,許多學生經常抱怨英美文學課難度大,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熱情。近年來,許多專家和學者在技能訓練應當和交際能力、文化能力相結合這個論點上達成了一致。本文在分析西方文化三個核心內容的基礎上,從如何為英美文學的學習進行文化導入作為主線,探討適合基礎階段西方文化學習的策略和方法。
二、文化與文學的關系
H. H. Stern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文學作品作為文化的精神產品,通常比狹義的文化更為抽象,需要在理解文化精神的基礎上層層解讀。文學文本是文化產品,文學課的教與學的各個層次都離不開文化意義的解讀和文化修養的提高。英美文學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上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西方文化源頭的影響。而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典文化、中世紀文化和文藝復興在近現代西方文明史上起到了巨大的啟蒙和定調作用,因此對這三個核心內容的導入將極大地促進英美文學教學的展開。
三、西方文化的三大核心內容
(一)古典文化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并深刻影響了之后西方文明的發展。古希臘神話以及與之一脈相承的古羅馬神話對西方文學的影響無論從時間的廣泛性還是思想的深刻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僅就詩歌一種文學體裁來說,英美文學作品中就有不計其數的例子取材于古典文明的不朽精神產品—神話和荷馬史詩,如:英國詩歌之父喬叟的愛情故事長詩《特洛勒斯與克麗西德》、文藝巨匠莎士比亞的長詩《菲洛斯特拉托》、美國詩人朗費羅的《普羅米修斯》等,無一不用古希臘羅馬神話來豐富創作題材。古典文化不僅是西方文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更已經內化成西方人特有的審美模式與價值觀。希臘神話的最大特征是人神同型同性,神和英雄的品性均代表人的世俗性。勇敢和力量是至高美德,真和美是審美標準,人和自然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英美文學作品集中體現了英雄主義精神、人倫與歷史的沖突、文明與野蠻的兩難以及樂觀主義精神(馬小朝,1995)。這些哲學思想和價值觀與中國傳統的思想有很大不同,即使今天的學生整天暴露在西方媒體的覆蓋之下,也無法做到知其所以然。
(二)中世紀文化
理解中世紀文明是理解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要求。中世紀是古希臘理性和古希伯來宗教思想融合的時代,是日耳曼民族內部及其與其它民族融合的時代,是信仰追求與科學追求競爭又相互促進的時代,是西方現代價值觀形成的時代,是批判宗教世俗化、腐敗化與張揚基督教根本道德觀的時代,是文學這一藝術形式得到長足發展的前時代。對這樣一個重大時代的正確的方向性把握,是研讀近現代西方文學作品和文學思潮的前提條件。沒有對中世紀文化的初步認識,學生很難理解英美文學文本透出的民族個性和哲學思想,不容易認同西方重視個人的現世生活和來世的靈魂救贖的雙重價值取向。李賦寧(1985)認為古希臘的現實主義精神、個人主義理想浸潤了美國文學,而希伯來的來世主義精神、靈魂救亡說則彌漫于英國文學。
(三)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啟蒙思想
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復興古典文化、發展基督教文化、興起資產階級市民文化,是文藝復興的主要內容。就文藝復興對古典文化中自然人本主義的繼承和發揚稍加講解,學生會比較容易理解文學作品中體現的人文精神。但是強調人的作用并不意味著文藝復興是反對基督教的,劉建軍(2007)解釋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家,最堅定者基本上都是高級僧侶、著名的宗教學者,有些甚至還是教皇”,因此文藝復興運動不可能是反對基督教根本倫理道德的,而是主張剔除教會惡習從而維護基督教文化體系的。而且文藝復興將古典時代的追求肉體和物質滿足的自然本性與精神需求聯系起來,強調人性的復雜性。而承認并探求人自身的復雜性是現代西方主流文化的重要內容。
四、西方文化導入的策略與方法
對西方文化的學習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持之以恒的滲透。要想使學生能夠建構起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教師需要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搭建有效的文化知識信息平臺來協助學生逐步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討論如何在基礎階段進行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文化導入。
(一)在審美體驗中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
基礎階段的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僅限于對當代西方文化的感性認識,所以對西方文化早期文明的學習應該本著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原則。在進行文化導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首先讓學生在對雕刻、繪畫、建筑等的審美體驗中形成對西方文化的感性認識,為今后的抽象理解打下基礎,如:通過對古希臘雕像(如:《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等)的欣賞,學生可以了解希臘文化對西方藝術的貢獻是一種對于人類肉體美的愛;通過對基督教堂建筑藝術的了解,學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宗教是中世紀歐洲人的精神支柱;通過對源于《圣經》故事的畫作的賞析,學生可以形象地了解圣經故事和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二)在語言實踐中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
英美文學教學的西方文化導入并不排斥對文學作品的學習。文學本來就屬于文化的范疇,文學是對社會生活諸多方面的最全面的反映。在基礎階段滲透文學知識應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在技能訓練中適當地加入文學內容會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和對文學的熱愛。聽力練習中加入外國小說廣播劇(如:《簡愛》、《湯姆索亞歷險記》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帶有故事情節的聽力練習可以激發學生想看看原著的興趣。技能訓練中還可以借助流行的影視大片的吸引力,有效地利用學生在娛樂生活中吸收的知識將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美國好萊塢大片《特洛伊城》讓許多學生癡迷,如果適時加以引導,就可以變成了解《荷馬史詩》最好的導入。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理解古希臘眾神是如何介入到世俗的世界中的,同時也理解了Achilles’ heel和Trojan horse等成語的由來。
(三)在追根溯源中加深對西方文化的理解
每一種文化的發展都是對歷史的傳承,鼓勵具有強烈求知欲的學生通過網絡工具對現在的文化存在進行追根溯源,可以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例如,學生一般都通過媒體知道西方的議會制,但議會制從何而來卻說不清楚。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追根溯源,這不僅可以了解西方議會制的由來,也會讓學生體會到每一種文化都不是一種偶然的發生,而是在文明的進程中不斷發展而來的。在追根溯源中,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協作式學習共同查找相關資料,然后進行交流。這樣學生很容易了解到西方政治制度是源于古希臘的城邦制。古希臘各城邦形成的初期階段就有民主形式(民眾會和貴族會議)出現,但權力主要集中在貴族手中。這種民主形式發展到中世紀逐漸形成議會制現在的模式,如英國的上下兩院(Spielvogel,2005)。
五、結語
近年來,由于過度強調語言的交際作用,文學課受到了冷落。其實英美文學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和文化修養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一點來講,文學對于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不僅體現在語言能力的提高,更體現在文化修養層次的提高。要發揮英美文學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必須有西方文化的前期導入。將西方文化的核心內容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學習文學的熱情。西方文化的導入給英美文學教學帶來的將是異彩紛呈的綻放。
參考文獻:
[1]Spielvogel. Jackson J. Western Civilization[M].Belmont:Thomson Learning, 2005.
[2]高志旺.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對西方文化向近代轉型的作用[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336-340.
[3]姜守明、洪霞.西方文明史[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李賦寧.論英語學習與西方文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5]劉建軍.基督教與文藝復興運動時期的歐洲文學[J].外國文學研究,2007(5):144-150.
[6]馬小朝.希臘神話、《圣經》的表象世界及其對西方文學的模式意義[J]. 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5):71-76.
作者簡介:丁蔓(1973-),女,吉林長春人,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英語教學;
張菅(1976-)女,吉林長春人,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語用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