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目前高校鋼琴教學的狀況與現(xiàn)存的問題,著眼于高校音樂教育的主要任務,著重探討了“新課標”理念給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帶來的啟發(fā),且密切結合“新課標”理念提出了適合新課程標準與將來基礎音樂教育發(fā)展急需的具體革新方法與措施。
[關鍵詞]新課標;鋼琴教改
2005年秋在我國范圍內推廣的新課標所呈現(xiàn)的主要理念包括一下幾個方面:把音樂審美當做核心、把興趣愛好做動力、面向所有學生、重視個性發(fā)展、注重音樂實踐、提倡音樂創(chuàng)新、鼓勵學科融合、發(fā)揚民族音樂、通曉多元文化與完善評價機制等十個方面。原來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新形勢下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需要確立教育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高校鋼琴教育教學主題思想是:展現(xiàn)出以培育具備全面的、高素養(yǎng)、復合型音樂人才;教學任務是:培育的學生不但要能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與技巧,還要有較強音樂實踐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即興音樂創(chuàng)編能力。在學生學習掌握正確的鋼琴彈奏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同時,著重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及拓展有關的音樂專業(yè)知識結構。
二、“新課程標準”理念對學校鋼琴教育教改的啟示
(一)把音樂審美當做核心,發(fā)揚民族音樂,通曉多元文化且能集中體現(xiàn)上面所說教學理念的教學內容莫過于鋼琴藝術史。筆者認為可以在課程內容上,可安排中國作曲家的鋼琴作品,也可以包含有比如拉格泰姆、爵士、布魯斯等美國黑人音樂藝術風格的流行鋼琴音樂作品。還可加入相關“鋼琴音樂作品欣賞”的教學內容。
(二)以音樂實踐為中心,鼓勵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提升學生能力。其中包括給歌曲伴奏或即興音樂創(chuàng)編能力等。參照“新課程標準”理念,學校鋼琴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提升學生能力、提倡音樂創(chuàng)造,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出較多的音樂實踐機會。在實際的基礎音樂教學過程中,鋼琴即興配奏是很好體現(xiàn)上面所說的理念的教學內容。綜合現(xiàn)在學校鋼琴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筆者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促進該課程的改進。
1、應該增加即興伴奏教學內容的比重。2、應讓學生們接受長時間、連續(xù)的系統(tǒng)訓練。3、應適當?shù)睾突A音樂教育教材結合。4、應強化學生們聽覺培訓和積累。除了靠音樂課堂上的學習和訓練以外,應提倡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給同學彈伴奏和給演出活動彈伴奏等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很多藝術實踐的機會。
(三)以本學科知識為主軸,倡導多學科知識綜合
我們提出了把原來鋼琴技能課和鋼琴理論課程進一步整合的教學方法。鋼琴理論課程包含有鋼琴教學法與鋼琴藝術史。教學法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能更加全面地掌握鋼琴學習的相關知識,以便能在更高層次方面提升演奏水平,并可以理論對以后可能從事的鋼琴教學進行指導。中外鋼琴藝術史的學習能讓學生對音樂作品、音樂文化和內涵的理解和體會,通過對音樂作品個性化分析研究,讓學生們的學習由純粹的技能技巧層面上升到文化藝術的高度。把這三者進行整合,在鋼琴課堂上加入理論部分,引入理論知識可讓老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進行鋼琴理論知識的講授,強化理論性的指導,把純粹的技能技巧訓練上升到理論和實踐、文化相融合的高度,從而使學生具有較完整的本學科知識和技能。
(四)把興趣愛好做為動力,面向全部學生,重視個性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中的這一理念是把所有學生的共性目標和發(fā)展學生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巧妙結合起來,提倡每個同學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出生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具體運用過程中,可多開設鋼琴小組課,給學生提供上臺表演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互相交流分析,討論并相互指正缺點;在教學中增加集體重奏、小組配合等內容,提高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完善評價機制
考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可是,當前大多數(shù)的高校鋼琴課程考核常常只有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考試內容大多為單一的技能考試,其弊端是:
1、有些師生為了應對考試,一學期內僅僅準備考試要用的曲目,考試的分數(shù)就不能準確說明學生的真實水平。2、只安排一到兩次的伴奏考試,不能督促學生通過長時間系統(tǒng)的訓練來培養(yǎng)良好的伴奏能力。3、每位學生在上大學之前經(jīng)歷的鋼琴訓練程度不一樣、水平不同。可是,因為同年級的考試衡量標準是一樣的,原來程度好的學生常常會獲得高分,而程度不好的學生常常都是低分。長期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4、上臺表演等藝術實踐活動沒有列入考試范圍內,降低了學生參與藝術實踐的極積性。
筆者認為鋼琴課程的考試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改革:
1、鋼琴彈奏能力。在同一年級中安排不同程度的考試,考試的分數(shù)僅僅根據(jù)學生完成該程度作品的優(yōu)差而作評判,在分數(shù)前注明學生考試的級別。成績等于分數(shù)加級別乘以一定的系數(shù),這和鋼琴業(yè)余考級的評判方法類似。2、鋼琴伴奏、視奏能力??荚嚂r間應在一到四年級的每次階段考試中都有??荚噧热莅袖撉倬€譜、簡譜的視奏歌曲鋼琴線譜伴奏,歌曲伴奏和即興編配曲子,甚至歌曲自彈自唱??荚囯y度根據(jù)級別劃分。3、鋼琴的實踐能力。把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演出、比賽等實踐活動作為成績評估的一個內容,當做考試成績的一個加分點。
三、關于老師素質的提高
改革要有一支通曉教學改革目的、內容、方法,有著過硬專業(yè)技術素質與豐富文化知識的老師隊伍。改革的發(fā)展會對老師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師應該用強烈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感、熱情的姿態(tài)和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轉換觀念,持續(xù)改進充實老師的知識結構,使老師勝任改革以后的鋼琴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音樂美學通論》[M]修海林、羅小平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 1999年4月
[2]《琴道文化與樂教思想》[J]張新民 《藝術百家》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所 主辦
作者簡介:張佳(1978-),女,學歷:研究生,職稱:講師,職務:教師,研究方向:鋼琴、音樂教育學、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