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探討中學階段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出現的新特征,并從新特征中總結出素描教學的新方法。通過傳統與新生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藝術的比較,就如何平衡素描教學中的“變”與“不變”提出素描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始終堅持技法與理論相統一,從而沉淀新的教學藝術,步入嶄新的教學時代。
【關鍵詞】素描教學;新方法;新藝術;再思考
引言
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現代科技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美術教學領域也不例外。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被賦予了新的內容。現代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促使素描教學新特征的不斷地涌現,并逐漸成為特有的教學方法,沉淀新的教學藝術,吸引越來越多的眼球。素描是美術創作的造型基礎。素描教學是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對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方法及藝術進行再次的深入思考,可以更好地推動我國美術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
一、素描教學的新特征
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已從傳統的程式化教學方法及審美意識淡薄,逐步發展到了目標明確、手段多樣、內容豐富且審美觀念多樣的新階段。中學美術新課程標準要求素描教學能以全新的方式,合理打破傳統限制,培養出自由的、富有創造力的高素質學生。因此,新時代下,素描教學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新特征。
(一)目標明確化
一開始,中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的教學目標以學生初步掌握基本技能、熟悉基礎知識為主。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長期占據著中國的素質教育市場。如今,新課標的出臺,素描教學開始步入了以強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高美術欣賞這一目標為主體,轉美術教育的技法訓練系統為審美教育的創造思維培養系統。據此,新時代下的素描教學目標更為明確,將推動素質教育的不斷向前。
(二)手段多樣化
訓練學生的造型技巧與造型能力是基礎素描教學的主要功能。素描教學主要通過技法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即素描教學中的技法訓練必不可少。盡管如此,技法訓練還要與理論知識相匹配。傳統的理論知識教學方法常以乏味為主,較難突破既有教學設備的限制。如今,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普及,教學設備的更新,使得理論知識教學方法呈現活力,為技法訓練準備了豐富的造型手段,如新材料的運用和處理,使用工具以及藝術造型等。手段多樣化的新特征令素描教學的教學方法更為多樣,有利于高超的藝術更好展現。
(三)內容豐富化
正是由于素描教學具備了更加明確的培養目標以及多樣的教學手段,現代素描教學的技法訓練及理論知識都得到了應有的充實。主要表現在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較少的時間介紹更多的素描手法、素描藝術以及素描理論的精髓。
(四)審美意識鮮明化
新課標的美術教育強調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的培養。這與傳統的美術教育不同。過往的美術教育對于素描教學中的審美觀念的培養不甚重視。如今新課標的強化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越顯重要。由此可見,美術教學中素描教學這一新特征即審美意識鮮明化的出現,正是社會發展之必然趨勢。
二、素描教學的方法
(一)傳統的素描教學方法及其存在問題
如前所述,傳統的素描教學方法偏重于技法訓練,久而久之已形成一種模式化的教學即所謂的“程式化教學”。它過于強調基本功而忽視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不斷社會對藝術教育提出的要求。這一教學模式在素描教學中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1.美術理論與技法訓練偏重不一
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齊頭并進,這是美術教學的基本要求。但就傳統教學而言,中學階段的技法課上,多數教師不能實現“精講多練”中的“精講”,在實際教學中只畫不講,使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不系統,不符合新課標的人才培養標準。
2.技法訓練中的示范過少
技法訓練中最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示范。作為教師尤其要重視課堂演示,以此培養學生的直觀思維以及敏感的審美觀念。但在實踐教學中,往往教師的技法課演示不夠或者不敢演示。這必然導致傳統教學中的諸多弊端。
3.照本宣科,不利于想象力及創造力的培養
由于傳統教學方法以傳授基本知識以及基本技能為主,循規蹈矩,照本宣科。往往會出現“學生變成復印機”的奇怪場面,學生作業千篇一律,這自然會對學生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設置重大的阻礙。
(二)新出現的素描教學方法
時代發展促進了素描教學新方法的涌現,如利用豐富的國內外資料展開全面美術教學、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進行美術指導、通過更為創新的課堂內容培養人才等。下面就其中最突出的兩點進行介紹。
1.全面素描教學的展開
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展開全面的美術教學是素描教學新出現的突出特征之一。社會發展豐富了國內外文化資源,從塞納河到艾菲爾鐵塔,從充滿創意的課堂到豐富多彩的課外藝術活動,從中國五千年文化延續至今,作為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美術的價值進行教學創意,開展教學工作,全面展開素描教學。
2.運用現代技術指導素描教學
現代技術的不斷涌現,使得美術教學獨特的要求即在評價學生作品時不能拿客觀事物去對照得以實現。在現代高科技時代,事物的再現在照相機以及電腦技術的幫助下,變得既清晰逼真又方便快捷,而且變得更精確快速,還可反復修改。因此,如今的素描教學不能只是用一家之言來指導教學,應兼收并蓄,更好地運用現代科技和現代信息來指導素描教學。
三、素描教學的藝術
(一)既有的教學藝術模式
受制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發展不平衡的技法訓練與理論教學及對審美意識的忽視,使得既有的教學藝術顯得比較單薄。無論是僵硬的教學模式還是古板的教學方法,都令素描教學藝術無法展現應有的魅力。但必須明確的是,既有的教學藝術模式也并非一無是處。其中就堅持規范性和個性共同發展的教學藝術來說,是值得保留并發揚光大的。
(二)時代變化賦予的新的藝術沉淀
隨著現代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傳統的素描教學有了新變化。素描教學模式的改進使得教學課堂氣氛從死氣沉沉轉向活力四射。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課堂藝術有極大的改進,不僅有較大的視覺沖擊效果,且傳遞了龐大、迅速的信息。學生自主學習、充分及時的交流和創造力、想象力及審美意識的鞏固加強,使得新教學藝術熠熠生輝,標志著素描教學步入了繁榮發展的新時代。
四、素描教學中“變”與“不變”的平衡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對人才價值取向的變化,美術教學面臨著素描教學中“變”與“不變”的平衡發展。素描教學中“變”的是時代環境,“不變”的是教學目標。素描教學始終以實現“規范性與個性共同發展”為手段,以此真正揭示素描教學中的藝術審美目標。時代環境賦予了素描教學新的教學方法,并有意識地吸收現代科技成果和現代教學觀念,開拓學生視野,創設發揮想象力的表現空間,運用現代材料與工具發掘新課題,最終沉淀了素描教學新的教學藝術。
因此,時代的進步要求素描教學要擯棄原有的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指導、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這是素描教學中“變”的內涵。同時,還必須要明確的是,傳統的素描教學模式必有存在的合理性,換言之,對于素描教學中“不變”的精髓即繼續走規范性與個性共同發展的道路要予以堅持。唯此,方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中,取得素描教學的成功,沉淀更精的教學藝術,從而達到激活學生創新思維、完成審美再創造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萱.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08(11).
[2]康靜.論新課標下美術課堂教學的轉變[J].文教資料,2009(3).
[3]劉狄娜.新課標下美術課堂教學創新與實踐[J].文化科研,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