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2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體會,因為要解決問題才有了計算,計算是伴隨解決問題而產生的。
2.在學生復習舊知的基礎上,引入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策略:
1.奧運福娃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獲取新知,感受遷移學習的魅力。
3.練習反饋,鞏固學生所學,熟練進行計算。
4.奧運常識與數學知識相結合,拓展延伸,開啟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們,2008年對中國人民來說是最值得驕傲、自豪的一年,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生:奧運會。
師:請看大屏幕,這是誰呀?
生:福娃。
師:今天,福娃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想和我們共同上一節數學課,你們高興嗎?
師:福娃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幾組問題,你們有信心解決這些問題嗎?
師:首先看看貝貝給我們帶來了哪幾個問題。
(1)把乘法口訣補充完整,看誰的聲音洪亮。
( )八 五十六三( )二十七 二( )十八
六( ) 五十四七( )六十三( )七二十八
(2)我們進行一組乘法口算練習,看誰是口算小能手。
4×55×87×99×47×3
6×89×58×83×67×8
(3)同學們利用乘法口訣又準又快地完成了這組乘法口算,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組除法口算練習,看誰表現得最出色。
24÷630÷518÷314÷2
28÷416÷415÷512÷3
師:同學們這組除法口算練習完成的特別出色,貝貝想知道你們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
生:想乘法口訣。
師:看來同學們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這些方法來求商。這節課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獨立學習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你們有信心學會嗎?
(板書課題: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生讀。)
二、解決問題,總結方法
1.出示晶晶的問題。
師:晶晶準備很多彩旗、五角星和氣球,在準備過程中遇到幾個問題,今天晶晶就把這幾個問題帶給每個小組,希望你們幫助解決。
師:(出示題簽)這是第一小組的問題:做了56面彩旗,平均每行掛7面,能掛多少行?第一組的同學誰來給大家讀讀?
師:第二組是做了56面彩旗,要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多少面?
師:第三組是:做了49顆五角星,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人多少顆五角星?
師:最后一組的問題是:準備了27個氣球,平均9個擺一行,能擺多少行?
(生讀題。)
2.解決晶晶的問題。
師:你們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課件提示:先在本上列式計算,然后在學習小組內交流求商的方法。)
師:請大家在書寫時要工整,看誰的數字和文字寫的漂亮,一會老師將在每組找一名寫得好的同學在白紙上寫,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每個小組做自己相對應的題。做完的同學先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你們都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
師:(實物投影)這是第一組小瑞寫的,你來把答案說給小朋友聽。其他小組的同學一定要認真傾聽,因為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你們當小裁判看看他們做的對不對。
生:56÷7=8(行)答:能掛8行。想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7等于8。
師:其他小組都同意嗎?如果你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怎么算?(在其他3組各找一名同學匯報。)
…………
師:請第一組做對的舉手。
生:都做對了。
師:這是第二組小昊寫的,寫得非常工整。
生:56÷8=7(面)答:平均每行能掛7面。想乘法口訣,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師: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嗎?
生:沒有。
師:請第二組做錯的舉手。
生:小龍做錯了。
(在抄題時,把數字抄錯了,師生共同將他的錯誤改正過來。)
師:請你以后要認真啊!我們大家在做題時都要認真。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組,小林寫的,請你匯報。
生:49÷7=7(顆)答:每人7顆五角星。想7的乘法口訣,七七四十九,所以49除以7等于7。
師:其他小組都同意嗎?
…………
師:這是小童寫的。
生:27÷9=3(行)答:能擺3行。想三九二十七口訣中缺3,所以商是3。
師:她說的很完整,你們都同意嗎?請第四組做對的同學起立。
…………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2個算式(前2個),你發現了什么呢?
生:除數和被除數的位置調換了。
生: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2個除法算式。
生:一句乘法口訣還可以計算2個乘法算式。
3.總結求商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們在解決這些問題時都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呢?
生:用乘法口訣。
生: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
師:我們把求商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課件:乘法口訣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一起讀讀。大家不但幫助晶晶解決了問題,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總結了求商的方法,完成得都很好。
三、應用方法,巧妙練習
師:用7、8、9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你們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
師:太好了,到這節課為止用乘法口訣求商這部分知識我們就全部學習完了。
師:接下來老師想檢測你們學習的效果,誰表現得出色將獲得參加歡歡、迎迎和妮妮為我們準備的奧運游戲活動,好不好?
師:請大家完成書上49頁做一做的習題。
(生匯報。)
師:通過這一組習題,你們又發現了什么呢?
生:我發現,乘法算式里的積,在除法里做被除數。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數在除法里做除數和商。
生:這3個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訣來計算。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發現真了不起,由于你們的出色表現,我們共同參加歡歡、迎迎和妮妮為我們準備的奧運游戲活動。
師:歡歡想和大家一起做個“奧運火炬你傳我”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游戲規則。
⑴發給每一排第一桌一把火炬。
⑵按火炬上題的順序每人做一道。
⑶每人算完后向后一桌傳遞。
⑷最后一名算完后持火炬站到第一桌前。
18÷9=29-9=054-54=056÷7=8
64÷8=872÷9=8
(生傳遞火炬。)
師:名次不是最重要的,老師要看看大家完成得如何,請第一名小火炬手匯報計算的結果,其他小火炬手進行檢查,同學們看屏幕。(課件出示答案。)都做對了嗎?觀察這些算式的結果,你還能發現什么嗎?自己讀讀。
生:奧運會開幕的時間。
師:(課件演示奧運會開幕的時間及情景。)對了,這是奧運會開幕式的時間,2008年8月8日。
師:(課件出示:奧運競技大比拼。)接下來,迎迎想邀請大家到奧運競技場去PK一下,你們有信心獲勝嗎?(發題卡。)
①判斷題:9×2>9+9 () 49÷7=7÷1()
②選擇題:用“七九六十三”這句口訣求商的算式是:()
A.7+9B.7×9
C.36÷9D.63÷7
③解決實際問題:56個同學參加的滾球比賽,每8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
(生匯報,并請學生分別說明理由)。
師:我們在做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現在老師想把變一下,你聽聽該選擇哪個答案?
師:用“七九六十三”這句口訣計算的算式是:()誰想好了?
生:選B 、D。
師:都做對的同學請舉手,祝賀你們PK成功!
師:同學們運用學過的知識在奧運競技場上表現得像奧運健兒一樣勤于思考、勇于拼搏,這種精神值得發揚。下面我們和妮妮進入“奧運五環心連心”。(課件:五環里帶題、五環動畫。)
小結:老師發現同學們可真了不起,有乘法、除法、加法的混合運算都計算得又準又快。你們可以稱上是口算小能手了!
四、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和奧運福娃們共同上了一節數學課,用2~6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熟練的掌握了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你們高興嗎?
…………
反思:
以人為本,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課改的核心。新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學習,要求教師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就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節課的設計就體現了這些思想。
首先,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古人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它產生于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只有主動探索才會有創造,問題情境是促使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措施。在教學中,我將奧運會作為認知背景,把學生喜歡的福娃呈現給學生。整節課從始至終都以奧運會貫穿,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觀察、討論、交流,進而根據信息自己生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用遷移的方法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這樣巧妙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自由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大膽嘗試、探索,感受數學的趣味、品質,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其次,創設了合作平臺,展示了學生個性的價值。讓學生合作學習有利于體現學生的自身價值。在師生、生生之間的學習交流中,學生在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既可以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又可以養成與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因此,教師給學生提供合作的平臺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合作學習的機會,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學習小組內交流求商的方法,學生在這多元性、豐富性和主動性的學習交流中,明白了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深理解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形成了比較牢固地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這樣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展示了個性的價值,又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最后,巧妙設計習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新課后大腦容易出現疲勞狀態,學生的注意力也不集中了,所以習題的配備一定要融入具體的情境中,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為此我設計了“奧運火炬你傳我”“奧運競技大比拼”“奧運五環心連心”幾組習題,由淺入深,既體現了習題的梯度性,又體現了習題的密度性。學生興趣濃厚,達到了復習、鞏固的目的性,整組習題學生正確率非常高。
綜觀全課,因為有精心的預設,學生的主體參與、合作學習,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生動、鮮活,充滿生機,富有活力。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龍沙小學)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