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教育是言傳身教地灌輸學問,這不假;說教育是耳濡目染地傳授知識,也不錯。但真正的教育,也包括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將心比心!
那是一堂很不成功的語文課,可我一想起心里就高興,因為我從另一角度看到了更實在的意義。上《世紀寶鼎》這課時,我問學生:“如果你代表中國向聯合國贈送這一世紀寶鼎,你會怎樣介紹?”這個問題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班級靜得出奇。等學生想得差不多,我又提醒他們:“如果你覺得有困難,可以先在小組里試著說說。”教室里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了,商量、討論、爭辯不絕于耳。下課了,我讓學生回去準備,并吩咐各小組一定要選好一名代表上臺作介紹,當然,其他同學要補充,到時看看哪個小組的代表介紹得最好,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學生很興奮!
第二天一上課,各小組選派的代表依次上臺匯報。但由于我要求要脫稿,加上緊張,上臺的學生把很多內容給忘了。我很焦急,提醒下面同一小組的學生要上來補充。可事與愿違,愿意上來補充的學生實在少得可憐。在我軟硬兼施下,站起來補充的人依然屈指可數。
好不容易挨到各小組匯報完,該是我大發雷霆的時候!我清了清嗓子,剛要開口——突然,我靈機一動,問了一個連我自己都有點詫異的問題:“剛才匯報的時候,你怎么也接不下去,這時候你怎么想?”
話音剛落——
“要是有誰站起來幫我,那該多好!”
“我真希望有人能站起來幫我!那樣,我一定會很感謝他。”
“我很生氣,明明說好我接不下去時要幫忙,現在卻坐在下面看我笑話,下課后一定好好找他們算賬。”
“我也覺得很委屈,想要哭。”
…………
所有上臺匯報的學生都講了自己的心里話,我很慶幸自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一吐為快的機會,避免了不必要的爭端。
但結束了嗎?當然沒有!“下面的同學呢?你坐在下面,看到上面的同學接不下去,臉漲得通紅,你心里怎么想?”教室里靜極了,多數人屏息凝氣,低下頭來!也許是因為覺得自己理虧吧!看著他們那難受的樣子,我想,饒了他們這一回吧,也就不再追問了。
于是,我回到了我要說的意思上來,“通過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或受到什么啟發嗎”?
教室里手臂林立!
“我覺得以后當我發現別人需要幫助時,我一定不要再猶豫!”
“我覺得當別人有困難時,我一定得伸出自己的雙手,去幫助別人。這樣我會很高興,別人也會和我一樣的高興。”
“如果看到別人有困難,而又不去幫忙,這樣的人特別惹人討厭!我以后一定不會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
學生誠懇的言辭,動情的表達深深地感動了我,我也接過學生的話茬:“是啊,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一定會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間!”下課鈴響了,我才猛然想起,這是一節語文課!可我把它上成什么了!
雖然那天的教學內容完全被打亂了,教學目標也沒有完成,但卻讓我意識到,在語文教學的背后,還有很多東西更有生命力,更值得去發掘和關注。那天的情形,不止是我,還有許多的學生會記住,討論的內容可能會對他們今后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想,那天其實可以有許多處理方式,可以置之不理,可以一筆帶過,甚至可以大發雷霆……慶幸的是我選擇了這樣的做法。于是,學生和我同時進入了一個思考的境地,他們需要發泄,需要反省,需要溝通……
都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地球的兩極,而是人心!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讓彼此的心靠近嗎?不就是為了拉近心的距離嗎?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縣小岞中心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