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北師版4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認識直線、線段、射線,知道三者的區別與聯系;掌握3種線的表示法與讀法;體會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滲透兩點之間的直線段最短的思想。
2.培養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對比、分析、推理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3.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1.線的特征。
(1)直線。
師: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生:喜歡。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會請你說一說都看到了什么。(動畫演示。)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生:我看到孫悟空的金箍棒越變越高,一直升到了天上。
師:觀察仔細,聲音洪亮,你是大家的好榜樣。
生:我看到金箍棒把一只小烏龜都頂上了天,而且還在長高……
師:那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動畫繼續播放下去,金箍棒還會怎樣變化?
生:會把天頂個洞。
…………
師:在數學上有一種線也能無限的延長。(動畫演示:直線變長。)
師:同學們再來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屏幕的限制,它還會長到哪里呢?
生:會跑到屏幕外邊去。
…………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想象一下,一條線從我們眼前穿過,穿過禮堂,穿過公路,穿過田野,穿過大海,穿過我們所能想象的最遠的地方,還在一直、一直地延伸下去……
師:好了睜開眼睛吧,那么這種線在數學上我們把它叫什么呢?
生:直線。(板書:直線。)
師:那直線有什么特點呢?
生:可以無限延長。(板書:無限長。)
(2)認識線段、射線并比較它們與直線的異同。
師:接著請大家看屏幕,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演示線段的產生。)
生:我看到了一條線段。
師:你的觀察很仔細,說出了觀察的結果。但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還應該留心事物產生的過程。(板書:觀察。)
生:我看到在直線上點兩個點,就出現了一條線段。
師:我們把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叫做線段。(板書:線段。)
師:再看屏幕。(演示射線產生的過程。)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板書:射線。)
師:(同時出現3種線)下面請大家比較一下這3種線,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先說給同桌聽聽。(板書:端點個數和長度。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講授。)
生:直線最長,射線第二長,線段最短。
師:大家看屏幕,射線的一端如果不受屏幕的限制,會有怎樣的結果?
生:也會無限延長。
師:那么直線與射線都是無限延長的,它們的長度無法比較。
師:相對而言,線段的長度則是……
生:固定的。
師:有限的,那么我們就可以來(出示測量線段的動畫。度量。)誰能說一下這條線段的長度?
生:長3厘米。
師:除了長度上發現了不同,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線段的兩頭有兩個小黃點,射線的一頭有而直線沒有……
師:我們把出現在線兩端的點叫做端點。
師:那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端點的個數。)
(3)舉生活中的例子。
師:考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況,看屏幕上出現的是什么。(出示一點引出一條射線。)
生:射線。
生:斜線……
師:這條線的確是傾斜的……
師:(采訪一名說斜線的同學。)孩子大聲告訴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曹**。
師:好,你請坐。再來告訴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曹**。
師:那你回家躺在床上叫什么名字?
生:還叫曹**。
師:那老師就奇怪了,你站著叫這名,坐著為什么還是叫這名呀?
生:我還是我呀!
師:這名同學,你又想說些什么?
生:只是我們的觀察角度變了,但曹**沒變。
師:那大家看屏幕,這條線不管它是傾斜放,還是水平放,它的特征發生變化了嗎?
生:沒有。
師:那它都應該是數學上的……
生:(齊說)射線。
師:請大家找一找我們的生活中射線的例子。
生:發射出的子彈所走的路線。
生:不對,子彈不能一直走。
師:現實生活中子彈所走的路線,的確不是射線,而是上初中大家要學習的拋物線。
生:手電筒發出的光是射線。
師:如果光源足夠小的話,電筒發出的光線我們就可以看做是射線。
生:太陽發出的光也可以看做是許多條射線。
師:那大家看如果把老師的頭發抻直,可以看做哪種線呢?
生:線段。
生:射線。
生:頭發可以生長。
生:但也不能一直長呀。
師:同學們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看,如果老師是個老壽星,頭發可以一直地長下去,那把它抻直了,我們就可以把它看做是……
生:(齊說)射線。
師:如果這樣呢?(揪斷一根頭發抻直。)
生:線段。
師:只要大家留心觀察,其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是無處不在的。線段的長度是有限的,我們可以把它們完整地畫出來,可是直線和射線都是無限長的,不能完整地畫出來,所以我們只能用沒有端點來表示它們是可以無限延伸的。(出示平時畫的這3種線。)
師:剛才大家發現了許多生活中線的例子。下面老師就給大家幾幅圖,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看你發現了什么。(先互相交流再匯報。)
a.(出示3幅風景圖) 請同學們在圖中找找數學知識。
師:提一點要求,請同學們盡量用較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回答問題。
生:探照燈所發出的光線可以看做是射線。(光源足夠小。)
…………
b.猜謎語。
師:大家看誰來了?
生:機靈狗。
師:聽說大家學習了線的知識,機靈狗想出幾個謎語考考大家。
生:有始有終是線段。
生:有始無終是射線。
生:無始無終是直線。
師:接著來……
2.線的讀法。
(1)線段讀法。
出示線段。(若干條擺放雜亂無章的的線段。)讓學生找出最短的線段。
學生說教師指。(師故意指錯。)
一學生迫不及待上前面來指。
師:同學們,在雜亂無章的這么多線段中,按要求找到指定線段并不難,但怎樣才能讓別人明白,要表示的是哪一條呢? 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給線加上序號就行了!
生:加上字母也行。
師:兩名同學能想到運用數字和符號來表示事物,正是我們數學中常用的代數的方法,你們的想法與數學家的想法不謀而合,有思想。
師:在數學上人們習慣用字母來表示線,下面老師要介紹的是兩點表示法,也就是把線上的兩個點用兩個大寫英文字母來表示,進而表示這條線。如這條線段我們把它的兩個端點分別用兩個大寫字母A、B來表示。讀作:線段AB(邊讀邊指),也可以讀作:線段BA(邊讀邊指)。
(2)直線、射線的讀法。
師:直線我們也可以用兩點表示法把它表示出來,我們只要取直線上的任意兩個點,然后用英文字母表示出來就可以了。試著讀一讀……
生:CD或DC。
生:應該加上名稱直線CD或直線DC。
師:那射線你能把它表示出來嗎?
生:射線已經有一個點了,只要在線上再任意找一個點就可以了。
生:讀作射線OE或射線EO。
師:同意嗎?
生:射線不能反著讀。
師:到底誰說的對呢?我們先來指一指這條射線。
生:應該從端點向另一端指。
師:也就是說射線是有方向性的,我們只能從它的端點向另一端來讀。
生:讀作 射線OE。
師:直線也可以用一個小寫字母來表示。
師:這條直線也可以讀作 直線 l。
(3)基本練習:鞏固3種線的讀法,重點強化射線的讀法。
(指導學生邊指邊說。)
師:3種線的讀法大家已經掌握了,那你能畫出線來嗎?
3.點與線的聯系。
(1)過一點畫直線。
師:先在紙上任意畫一個點,然后過這一點畫直線。
(生畫后匯報結果。實物展臺展示。)
師:看了大家畫的,老師也想畫一畫,同學們幫老師數一數吧……
師:大家畫了直線,也看了老師畫直線,你想說些什么嗎?
生: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師:誰還想說說……
生: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板書。)
(2)兩點之間的直線段最短。(設置情境。)
師:放假了,機靈狗可沒閑著,一直在補習功課,可第一天補課,它就起來晚了。從家到學校有3條路,請大家幫它選一選,走哪條路能最快到達。
生:中間那條。
師:為什么?
生:中間那條路最短。
師:好,就聽大家的。機靈狗選擇了3條線路中最短的,一路狂奔跑到了學校,可它還是遲到了。機靈狗很傷心,大家幫它想一想,從家到學校還能不能畫出更短的線路呢?畫一畫、量一量、說一說……
生:老師我沒畫,因為不管怎么畫路線都繞遠,只有中間的直的最短。
師:老師這也畫了好多線路,看了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生:家和學校之間的直的線段最短。
師:既然機靈狗走的已經是最短的線路,可還是遲到了,那該怎么辦呢?
…………
師:看來路是死的,人是活的。知識也是一樣,我們要學會活學活用。
(3) 過兩點畫直線。
師:過兩點畫直線,畫好后把結論告訴大家。
生:老師,兩點可以任意畫嗎?
師:當然可以。
學生操作體會,總結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板書。)
機動練習:比眼力。(比較下面4條水平線段的長度) 練一練的第2題。
師:同學們請你先估一估,說一說。
生:4條一樣長。
生:1、4短,2、3長。
生:3最長,2其次,1、4最短。
師:那我也猜猜看,我看2最長,然后是3最后是1、4。
師:大家的觀點不統一,聽誰的呢?
生:(齊說)聽老師的。
生:(輕聲說)聽格尺的。
師:老師想問問你是怎樣想的。
生:(輕聲說)我們可以用格尺測量一下。
師:剛才,大家進行了大膽的猜測。(板書。)更讓老師感到欣喜的是這名同學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聲音。在科學面前人人平等,我們不應該迷信任何人,應該用學到的方法去驗證知識。(板書。)
師:時間有限,就不讓大家測量了。看屏幕的演示。(演示重合。)
師:為什么與很多同學猜測的不同呢?
生:是我們的幻覺。
生:是錯覺。
師:錯在那呢?
生:左邊線段進到了圓的里面,下面的沒進去。
生:右邊的線段箭頭一個沖里,一個箭頭沖外。
師:觀察到的與驗證的結果可能不同,所以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干擾,要正確對待,會用科學的方法去檢驗。
結束語:今天和大家一起認識了3種線,更學到了學習知識的方法。老師對大家的將來充滿了期待,希望大家今后能夠象直線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在遇到困難時,要學習射線那種一經出發就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希望大家能成為一個做事有始有終的人。
總評:
王開杰老師的這節課,以學生為主體,重視了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著力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過程,注重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注重學習方式的引導,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1.巧設情境,突破難點。
直線、線段和射線對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難度。而王老師為了幫助學生準確扎實地理解3種線的特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認識線,以談話引入,巧妙地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效的情境創設,借助了學生感興趣的動畫情境——孫悟空的金箍棒,在這一生活實例中抽象出各種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直線、線段和射線。
2.聯系生活,深化認識。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王老師讓學生聯系生活,通過例舉生活實例感知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再引導學生從“看一看”“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的現實情境活動中來感悟、體驗,逐漸感知這3種線的特征;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3.實踐操作,提升觀念。
在練習中學生的動手操作畫線,感知了“點與線”的關系,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從實際的情境和操作活動中更充分認識了這3種線,并通過合作交流展現了3種線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同時王教師還能夠及時捕捉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矯正,提高了教學實效性。通過引導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能在實際的生活中找到這3種線的實物代表,從而使學生對線的認識更加明晰,新的知識也得到了形成和發展。同時滲透了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教育,從而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問題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王老師設計這樣層層深入的教學環節,把學習的知識充分的落實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整節課一條線下來,脈絡清晰,充滿了原汁原味的數學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可謂是一節非常不錯的好課。
(2005年8月 全國高師數學教育研究會小教培訓工作委員會第六屆年會觀摩課。)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