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日雖特別寒冷,卻有朵朵梅花俏立枝頭——上海越劇院五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錢惠麗、單仰萍、章瑞虹、趙志剛、方亞芬首次以舞臺聚首的形式集體亮相,回顧和總結自己的藝術生涯。
相比于前輩和后輩,他們是幸運的一群演員。出道時得到老一輩藝術家們的言傳身教,成長時又恰逢越劇風靡一時獲得戲迷的萬千寵愛。因此從藝經年,他們經歷過越劇舞臺的極盛和起伏,有了很多的藝術積累,孕育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作品,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也擔起了承上啟下的擔子??梢哉f他們的成功是上海一代越劇演員的縮影。
“趙王子”:才瀚豈甘落尋常
有時會疑惑,究竟是趙志剛詮釋了“越劇王子”這個名號,還是“王子”這頂桂冠給了他努力的方向,激勵他不可懈怠?巧的是,“王子”的老師恰是公認的一代“越劇皇帝”。
趙志剛給人最深的印象是忙,每天的日程都被排得滿滿的:接受一撥又一撥的媒體采訪,在各類電視節目上頻頻露臉,出席與越劇相關的、不相關的活動,還利用自己的號召力,牽頭或參與許多紀念活動——紀念尹桂芳流派演唱會、汶川地震后越劇界的賑災義演等等。難得的是,面對如此高強度、近乎可怕的活動,他竟能始終興致勃勃。與此同時,他還以驚人的速度一部接一部推出作品:新版《紅樓夢》、新版《家》、《千古情怨》、《趙氏孤兒》……且作品多有新意,并都打著深深的“趙”式烙印。但“愛折騰”的趙志剛不愛滿足,又將觸角伸向四面八方,如第一部取材于網絡小說的越劇《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先鋒實驗劇《鏡像紅樓》、跨越五大劇種的星#8226;雜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及與越劇嫁接的《新暗戀桃花源》。然而,無論多么忙碌,他的嗓音總如清泉般澄澈,穩定到不可思議。
如果說嗓音是天賦,宗尹派是緣分,那么趙志剛的藝術長青卻是不懈努力的結果。“十生九尹”,尹桂芳老師仰慕者眾多,弟子也眾多,最初趙志剛在其中并不算是最出眾的一個。這個瘦削素凈的年輕人,有著一股與外表極不相稱的刻苦與堅韌,他每天守在排練廳,排隊等琴師空下來幫他吊嗓子。這才有了以后在尹桂芳流派演唱會上的一鳴驚人,才有了在江浙滬越劇大獎賽上的獨占鰲頭。他展示的不是“男子能唱越劇”的問題,而是“男子可以把越劇唱到醉人”。
“方女王”:豪情惟獻知音賞
因為出道不久就演了《女皇與公主》,她被許多粉絲稱為“方女王”??v然扮演哀怨柔弱的“嫂”們,仍然無法遮掩王者之氣。任何經她塑造的角色,即便是只有幾句唱的配角,也能熠熠生輝。
扮相、嗓音、身高、形體、靈氣無不齊備,方亞芬仿佛就是為舞臺而生的,任何越劇伯樂們一見她就不免怦然心動。天賦對一個演員來說固然重要,但有時卻是一種阻礙。當一切得來太過容易時,就會讓人不再努力,停止追求,最終難有所成。可幸運的是,方亞芬沒有因為天賦太好而被寵壞。無“梅”時也好,有“梅”后也罷,她從不挑角色,只要有戲演,就是她“第一件稱心滿意的事”。
舞臺形象端莊秀美的方亞芬,臺下卻頗有幾分瘋鬧。排練廳里她是大家的開心果,有了她定然熱鬧三分;作為演唱會的嘉賓,她機靈調皮,會時不時給主持人出出難題;最難得的是她還有股子仗義、拼命的勁頭。越劇《玉卿嫂》最初不是方亞芬的戲,初期,劇本和立意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甚至袁雪芬老師一開始還反對她出演,只是后來為了救場才首肯。而恰是這個救場的角色,20天的排練,一百多句破紀錄的唱詞,竟讓方亞芬先摘玉蘭,又摘梅花。所謂幸運,不過是偶然后的必然。
2009年藝術節之前,已經傳出了她腿傷的消息——膝蓋半月板撕裂。在這樣的傷痛下,她演了兩場《千古情怨》、四場《永不消逝的電波》,還抽空策劃組織了袁派青年演員專場。演出間隙,常見她一瘸一拐地排戲、練唱。上了臺,仍然是滿場碎步、隨時跪拜,天衣無縫。
“章山伯”:君子至貴是端方
祝英臺曾經把心上人梁哥哥比作一頭“?!?,章瑞虹這位在舞臺上多次塑造梁山伯的范派小生也很有幾分“?!睔狻K粚捄褓|樸,頗得范派神韻,舞臺形象憨厚癡情。但與臺上的俊美倜儻、明快熱情相比,生活中的她卻未免不夠有趣,說話非深思熟慮不開口,行事嚴肅認真、全神貫注,尤其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幾乎有點難以親近(其實她對自己一樣嚴格)。不過穩扎穩打的個性還是讓章瑞虹大有收獲,如《紫玉釵》里短短兩三場戲,一段核心唱腔,都得千錘百煉,所以最終助她摘得了“白玉蘭配角獎”。
近年來,章瑞虹的舞臺風格多有變化。如果說青春越劇《梅龍鎮》里,她發揚女小生清新活力之長,所塑造的天真活潑的小皇帝順應了老少觀眾喜歡輕松喜劇的心理,博得市場和評獎雙贏的話,那么時隔5年后,她在《青山#8226;紅袍》里一人塑造四個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古代文人,則是對越劇慣常表現的“才子”題材的一種更深層的挖掘。
及至2009年推出的以辛亥革命為背景的現代戲《秋色漸濃》,是章瑞虹又一次勇敢的嘗試與探索。女小生演現代戲,以己之短,搏人之長,本就屬于吃力未必討好的活兒。加之要演反映特殊歷史時期小革命者內心的彷徨掙扎是最大的難題,如不打形象牌,不求討人喜歡,而拼心理戲,這對演員來說難度更高。所幸,章瑞虹繼續發揮著她穩扎穩打的精神,永不退縮,生生地把“短”變成“長”,答卷相當可喜。
“單美人”:淡至極處最雍容
選職業和選伴侶一樣,合適的是最好的。單仰萍就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最適合自己的角色。黛玉曾以菊花自比,單仰萍也稱得上人淡如菊,嫻靜出塵,尤其眉宇間那一抹哀愁無可替代。即便在美女輩出的上海越劇院,單仰萍的美也備受矚目,連同事、學生也為之心折。
形象固然得天獨厚,但單仰萍的嗓音條件還是遜色許多。今天迷醉眾多粉絲的唱腔,恰恰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她的軟肋,幾乎讓她要放棄越劇的夢想。如果不是當時劇團的一位琴師連續幾年幫她吊嗓,觀眾們怕是就與這位氣質如蘭、柔情似水的“林妹妹”失之交臂了。幸運的是,在別的事情上都很隨和的單仰萍,唯獨在越劇這件事上一直在堅持。
最擅溫柔委婉女子形象的單美人為此下決心要走出“林妹妹”的窠臼。2006年,集合上越、紹百、浙百三大越劇團優秀演員的《虞美人》上演,美人從煙雨江南款款走來,殺入戰火紛爭的楚漢爭霸時代。面對京劇《霸王別姬》珠玉在前,越劇版虞姬能否站穩舞臺則一時成了巨大的問號。 然而,她“大王如山虞似水,高山啊永遠在水懷抱中”一句唱詞還是盡顯王派柔中蘊剛的神髓,撫琴的手舞起長劍,決不失端莊大氣,卻原來烽火紅顏別樣美麗。
“錢公子”:胸中長懷英雄夢
每當被問及“幾歲開始學戲”,錢惠麗都會坦然告白:18歲。無邪得很。這確實很特別,她不像絕大多數演員那樣,在科班、戲校里打下扎實基礎,或者從小就廝混在后臺,出身于戲曲世家。她起步頗晚,卻收獲良多,只能說冥冥之中自有緣分。
作為越劇女小生,挺拔俊美總能先聲奪人,而她永葆幾分純真爛漫,又是一大長處。賈寶玉、張生、范蠡、潘必正——錢惠麗塑造了眾多風流倜儻、深情多才的翩翩佳公子形象,幾乎就是少女完美的夢中情人。每提起錢惠麗,人們總是津津樂道于她演過的1000多場舞臺版《紅樓夢》的傳奇。殊不知,這位怡紅公子心中一直有一個“英雄夢”,最想演的倒是偉丈夫、奇男子。某個演唱會上,她演了一折《關漢卿》,將胸中慷慨情懷揮灑了一回,過癮之余,始終念念不忘。
徐派以激情奔放為特色。除了唱腔,錢惠麗的激情澎湃也頗得流派真傳,特別適合塑造身處逆境、倔強叛逆的角色?!墩婕亳€馬》中,她命運跌宕催人淚下;《西施歸越》中,她身擔國仇忍辱負重;《紫玉釵》中,她不畏強權堅貞坦蕩……即便是反串,她同樣熱情高漲,《九斤姑娘》里的彩旦“三叔婆”則是她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如此大張旗鼓扮丑的她,卻樂此不疲到處申明:別的角色都可以讓,這個角色“堅決不讓”。
2008年,錢惠麗籌劃已久的《韓非子》如愿上演。這個光劇本就打磨了8年、大改16稿的艱難之作,曾不止一次到了被迫放棄的邊緣。但披發素衣、唱腔質樸蒼涼的韓非子最終站在舞臺上,還是挺拔依舊,激情依舊,所有那些塑造過的角色仿佛仍與她合而為一。只是那個少年寶玉,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