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0號),文件指明了新形勢下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方向和任務。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前全省供銷合作社必須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性機遇,切實學習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文件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進經營、組織和服務創新,加快發展步伐,不斷健全完善“兩大體系”、“三大板塊”、“六大網絡”建設,著力構建運轉高效、功能完備、城鄉并舉、工貿并重的農村現代經營服務新體系,推動供銷合作事業在新的起點上跨越發展,真正把供銷合作社建成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近期,我們將全力打造“五大工程”。
狠抓項目、壯大本級是跨越發展的頭號工程。本級經濟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和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各地必須把壯大本級經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掛牌作戰,強力推進。要增強加快發展本級經濟的責任意識,形成加快發展本級經濟的共識,加快本級經濟改革創新步伐。創新經營模式,創新贏利模式,創新管理模式,不斷為本級企業注入全新的活力,不斷增強企業的內生力和市場競爭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懂經營、會管理的有奉獻精神、有前衛理念、有開拓能力的老中青三結合的干部隊伍。加快推進省社本級23個重大投資項目建設力度,2010年預計投資總額達22,05億元。抽調精兵強將,集中力量,千方百計,狠抓項目。激活存量、用活增量,充分運用供銷合作社的人、財、物、網絡、品牌、市場、信息等優質資源,吸聚社會資本,多元投入,股份合作,確保全系統今年新建、擴建的194個重大投資項目有序推進。推行CEO制度,鼓勵經營者持股,積極探索建立與績效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優化機制和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采取聯合合作、并購重組等多種形式,有條件的可以通過資本經營,做大做強。省、市、縣三級供銷合作社都要有自己的骨干企業。
激活基層、夯實基礎是跨越發展的重點工程?;鶎由缡枪╀N合作社的組織基礎?;A不牢,地動山搖。加強基層社建設,增強基層社功能,發揮基層社作用,關鍵是壯大實體,提升載體,發展聯合體,“三位一體”,缺一不可。基層社只有發展實體,才有為農服務的實力,才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鍛煉和培養一支過硬的干部職工隊伍;只有辦好載體,才有為農服務的話語權;只有真正成為聯合體,才能融入黨委政府的發展大局。應圍繞推進100家基層供銷合作社“三位一體”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等經濟實體,今年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500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聯社13家。改造一批、建立一批和裁撤一批基層社,全面提高基層社建辦質量、配送比例和覆蓋率,向農資配送率70%、日用消費品配送率30%和100%覆蓋率目標沖刺,完成和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積極發展聯合體。按照種植業、養殖業、倉儲運輸業、流通服務業等特點,組建各類聯合會,全方位開展為農服務,提高農民走向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發揮聯合社功能,發揮教育優勢,積極開展農民經紀人培訓,提高農民就業創業的能力。大力開展品牌經營,今年新培育市級以上名牌企業30個;新培育市級以上名牌產品60個。
網絡建設、產銷對接是跨越發展的助民工程。供銷合作社根在農村,服務的對象是農民,大力構建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組織農民走向市場,不僅是黨委政府的要求、農民群眾的期盼,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應全面提升“六大網絡”建設水平,今年新增連鎖網點1000家,總數突破3.3萬家;增強連鎖配送能力,連鎖經營銷售額10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大力開展種子、農機具、成品油等商品經營,辦好莊稼醫院,面向農民開展各種技術服務。堅持一網多用,積極開展家電下鄉、建材下鄉、廢舊家電、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等經營業務。充分發揮“新網工程”引導資金作用,實行項目管理負責制、責任追究制。認真貫徹省領導有關“每個縣都要建成一個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骨干農產品市場”的要求,今年再新(擴)建4000平方米以上的農產品市場26家,實現市場交易額450億元,比上年增長20%,提高市場現代化水平,發揮市場集散引導功能。全力做好產銷對接工作。2009海峽兩岸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成效顯著,影響深遠。從今年起,一年一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要辦得更好,更有特色,更市場化運作。各級供銷合作社務必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科學謀劃,努力把農展會辦出特色、辦出成效、辦出品牌,使產銷對接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平臺,企業搶占市場、發展壯大的有效載體。
聯合合作、開放辦社是跨越發展的重大工程。全省供銷合作社要把聯合合作、開放辦社作為服務社會、壯大實力、形成合力、推動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著力在農業生產資料、日用品、農產品、再生資源、煙花爆竹、非處方藥品等“六大網絡”建設上,以產權為核心、資本為紐帶、企業為主體,圍繞提高市場占有率和控制力等戰略目標,推進聯合合作,打造一批主業突出、充滿活力、有較強行業影響力和市場控制力的企業集團,不斷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行業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加大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努力營造一個鼎力支持、合力推進供銷合作事業改革發展的良好局面,達到對上有影響力,橫向有滲透力,對內有凝聚力,對社會有感召力。開放辦社拉動發展,廣泛聯手聯動,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大力發展農資、棉花、茶葉、果品、食用菌、蜂產品、畜產品、煙花爆竹和再生資源等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制定產業政策、行業規劃、產品標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供銷合作社社會影響力。
深化改革、創新創優是跨越發展的動力工程。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全面實現“五代會”確立的奮斗目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創新理念、創新舉措、創新機制,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理順內部關系、健全完善壓力傳導機制。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的服務方式,全面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拓展生產服務業,積極探索新興服務業。有條件的供銷合作社和社有企業,應積極參與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險等業務,大力發展農村社區建設、農業園區建設和農村觀光旅游等新型服務業,加快供銷合作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成立股權投資管理公司,發展新的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加強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大力培育先進典型,不斷提高供銷合作社的美譽度。轉變作風,提高執行力,切實提升服務發展的工作效能。大力弘揚攻堅克難、鍥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團結奮斗、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堅持原則、刻苦認真的負責精神,事業至上、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繼續開展學習華西、學習吳仁寶,學習蘇果、學習馬嘉操活動,對照標兵抬高標桿,瞄準最佳查找差距,加快發展步伐,奮力提速趕超,做到天天都是新起點,月月都有新成效,年年都上新臺階,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責任編輯: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