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人民公仆本色,既要靠黨規國法作保障,又要靠個人良好的心境作基礎。心境,指的是一種修養,它為道德所支撐。不同的人,其世界觀和道德支撐點是不同的,其修養的境界自然就不同。心境,看不見,摸不著,但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與人文環境相比,心境對個人的影響更直接、更明顯,它左右人們的心理,引導人們的行為。它在人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能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人的心境容易受到外界客觀的刺激,但是如果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掌握、調適好自己的心境,就一定能夠當好自己的主人,約束和控制好自己的行為,永葆公仆本色。由此可見,保持良好的心境至關重要,它是保持公仆本色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是建功立業的力量之源。每個領導干部都要時刻注意改變自己的不良心境,培養良好的心境。
一、改變心境,就是要變得過且過為勤政敬業。業精于勤,荒于嬉,毀于惰。勤政敬業是保持黨政干部人民公仆本色的基本要求。古代的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今黨政干部更應該為黨和人民事業忘我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黨政干部只有做到勤政敬業,才能取得群眾的鼎力支持和全情信賴,才能在群眾中樹立威望。勤政敬業就要做到盡心、盡力、盡責。盡心,就是把心思全部用到工作上,專心致志地對待事業、對待工作。盡力,就是竭盡全力地抓工作,不偷懶,不?;?,苦干實干,務真求實。盡責,就是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盡其責。
二、改變心境,就是要變驕傲自大為謙虛謹慎。新時期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克服驕傲自大情緒,保持謙虛謹慎態度。一是以謙虛之心對待學習。只有謙虛,學習上永不驕傲自滿,才能不斷接受新觀念、新事物,從而與時俱進。二是以謙虛之心對待工作。工作中的謙虛,就是無論身居何位何職對待工作時刻都充滿熱情,不會懈怠,愛崗敬業。工作中的謙虛,就是當你取得某項成績、獲得某項榮譽時,并不認為是一己之勞,而是認為榮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領導的關愛和同事的協作,從而把鮮花和掌聲當成一種鞭策和鼓勵,當成新的起點,從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三是以謙虛之心對待他人。虛心好學才能容納真正的學問和涵養,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日益完善自己的能力和修養。身為一名黨政干部,更應該以虛心的態度,認真向他人學習,從他們身上吸取長處來幫助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三、改變心境,就是要變心浮氣躁為淡泊名利。名心盛,利欲強,這是當前一些黨政干部心氣浮躁的突出表現。每個黨政干部,特別是黨政領導干部,更應盡力警之、避之、戒之。一戒工作浮躁。一個有事業心的黨政干部,應該清醒地站準自己的位置,認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好為誰工作、為誰用權、為誰服務的問題,腳踏實地地干好工作,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做到工作爭第一,迎著困難上,遇到問題解。二戒生活浮躁。浮躁是因為人的欲望太多。人的欲望是無法完全得到滿足的,關鍵是看如何對待欲望、管束欲望。只有以寧靜熨貼的心理面對誘惑紛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淡泊的心態應對嘈雜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處理炎涼的世態,堅持左不攀右不比,扎扎實實管自己,才能做到耳根凈、眼睛亮、腳跟穩、心底闊、手不癢,淡泊名利,知足常樂。三戒為官浮躁。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名利觀、價值觀、政績觀和榮辱觀。在權力的追求上,有正確的“官念”;在權力的運用上,有高尚的人格;在領導崗位上,有不凡的作為。用自己的心力,開足馬力工作,持之以恒地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一旦離職卸任,上不愧黨,下不愧民,己不愧心。
四、改變心境,就是要變心胸狹窄為豁達大度。實踐告訴我們,凡豁達大度、寬容待人者,一般都會贏得好人緣,而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人,易失去人心、失去朋友、失去友誼。因此,我們每個黨政干部都應該豁達大度,真心容人,真正做到容人之長巧利用,容人之短常提醒,容人之功重提攜,容人之過多鼓勵,容人之諷善忍耐,容己私仇早忘掉。學會寬容,互諒互讓,生活中會多一份和諧和幸福,少一些煩惱與仇恨。有了和諧的氛圍,就會形成合力,推動社會發展和繁榮。
五、改變心境,就是要變嫉賢妒能為見賢思齊。每個黨政干部一定要摒棄嫉妒之心,做到見賢思齊。首先,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自覺破除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思想,從“自我”的小天地里跳出來,歡迎他人超過自己,且要見賢思齊,學趕先進。其次,正確對待比自己強的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應該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為己所用,虛心向別人學習,發奮圖強,努力拼搏,力爭干出成績,以求得自身的進步和發展。再次,培養自己健康的好勝心。嫉妒與好勝的共同之處,是不甘心自己的落后,想勝過對方。在工作中爭上游、不服輸是好事,這種精神如果用在拼命工作、比學趕超上,自然是無可非議的,更是應大力贊賞和提倡的??孔约旱穆斆鞑胖呛头e極努力與同事競爭,這是消除嫉妒心理的最積極的辦法,也是由被動轉向主動的有效方法。
六、改變心境,就是要變自我放縱為嚴以自律。一個擁有一定權力的黨政領導干部,如果不檢點、不收斂,經常原諒自己、遷就自己、放縱自己,不用黨規政紀法律意識約束自己,光知道“老子天下第一”、“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那么最后栽跟頭的還是自己。缺乏自律的人,將會遭遇人生的厄運,會品嘗失敗的苦果。偉大人格的魅力在于嚴以律己、廉潔自律。嚴以自律的人能夠贏得群眾的信賴和良好的社會聲譽,這也是保持公仆本色的題中應有之義。自重自律,會使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放縱自我,會使自己逐步墜入萬丈深淵。每個黨政干部,特別是黨政領導干部一定要認真學習,切實增強自律意識,心中常備一面鏡子,以映照其心,端正其形,把“常懷律己之心”作為思想道德和黨性修養的座右銘,堅持慎獨、慎微、慎權、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始終做到政治上清醒,思想上清明,心境上清潔,經濟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作風上清廉,永葆黨員的先進性。
責任編輯:陳偉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