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民生問題的優先位置,圍繞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發展水利,改善民生,形成了保障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發展格局,使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成為為民造福的過程,從而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地享受到水利水務發展成果。根據中央關于要加強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有關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關于飲用水工程的建設要求,我認為,蘇州水利當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做好防汛抗旱防臺為重點,在防災減災中重視民生。防汛抗洪事關人民的生命安危,是最大的民生。洪澇災害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盡管近年來未發生較大規模的受淹事件,但是我們的預測和預警能力依然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應對突發性洪澇災害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依舊存在著薄弱環節。對于可能出現的惡劣氣候,我們切不能麻痹大意,必須樹立防汛工作“事關大局穩定,責任重于泰山”的觀念,提高警惕,充分準備,扎實做好防汛防旱及防臺風的各項工作。要進一步促進流域防洪標準的提高,加快區域治理,整治通江河道,加快實施以中心城區為重點的防洪排澇體系建設。要依法加強河湖工程和水域管理,對一些地方非法圍墾河湖灘地、填河填塘造地、嚴重影響河湖行蓄洪能力的行為進行查處整改。要加強統一調度指令,保證汛期防汛信息及時高效傳輸。
二是以加快農村水利建設為重點,在服務三農上突出民生。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新農村建設行動計劃和農村環境建設總體部署,加快冬春水利建設。要因地制宜研究和完善聯圩建設和管理的投入機制,逐步將圩區的建設、運行、管理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完善圩區管理制度。要狠抓水系規劃工作的實施,做好河道輪浚,建立健全河道輪浚檔案。要做到基本清除各類違建圍堰、壩等擋、阻水建筑,實現水體暢流。要根據省廳小型泵站更新改造規劃,認真推動更新改造計劃的實施。繼續推進河道長效管理的市場化運作模式,不斷提高農村河道長效管理水平。
三是以加快鎮村生活污水治理為重點,在破解難題上關注民生。截污治污,事關人民生活環境的改善。隨著我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這給城鄉水環境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帶來極大挑戰。因此,加快治理鎮村生活污水是保護城鄉水資源、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要全面啟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們要做到“兩個落實”和“三個到位”——就是要落實組織機構,落實投入資金;要確保規劃到位,督促管理考核到位和指導技術保障到位,力爭全面完成鎮村生活污水治理階段性目標任務,切實提高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為改善城鄉水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四是以維護河湖生態健康為重點,在依法管水中保障民生。蘇州河湖眾多,水資源豐富,部分地區污水未經處理過量排放、隨意填埋河道湖泊、破壞防洪工程等違規現象還時有發生,造成河湖水域減少、河道淤積、水系受阻,調蓄能力和引排功能受到威脅。因此,加強河湖管理與保護,建設引排順暢、生態健康的河湖水系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加強依法管水的力度。要加快完成湖泊保護規劃,按照統一管理、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健全湖泊管理體制。我們還要打造一支機制合理、作風過硬、技能精湛、保障有力的水政監察隊伍,統一行政處罰權、規費征收權和行政審批權,堅持一支隊伍對外,按照“占一補一、誰占用誰補償”的原則,將水政執法覆蓋到所有水事活動。要建立河湖水域的有效管理和保護措施,創制河湖有償使用政策,在水資源保護、水環境保護、水土保持、防洪保安、長江非法采砂、水利工程設施保護、規費征收等方面發揮水政執法工作的職能。同時,要加大城區河道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重點是加大對違法亂停亂靠船只的查處。
五是以推進鄉鎮水利站改革為重點,在水利改革中服務民生。水利體制改革,事關水利事業的生存和發展。要加大改革的步伐,理順關系、明確職能,落實政策、穩步發展,按照事企分開、人員分流,機構精簡、定員定編的原則,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鄉鎮水利服務體系新機制和新體制,做到經費有保障、人員有素質、執法有手段、管理有規章。要從實際出發,抓住鄉鎮水系規劃實施的契機,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鄉鎮水利站改革具體方案,對改革后人員編制、單位性質、財政經費、資產處理等問題要一步到位,并要加強改革后基層水利站工作制度和辦法的研究,提高基層工作者的積極性,保證全市水利隊伍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