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為要求,緊緊圍繞建設“創新揚州、精致揚州、幸福揚州”目標,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對內加強輿論引導,對外擴大名城形象,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著力圍繞工作大局,在增強輿論引導力上狠下功夫
積極向上的新聞輿論,能夠凝心聚力,振奮精神,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市始終堅持正面為主的宣傳方針,在服務大局中增強輿論引導能力,在提高輿論引導能力中更好地服務大局。
緊緊圍繞重大決策,發揮輿論先導優勢。去年,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精心組織一系列宣傳戰役,深入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深入宣傳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實際舉措,著力分析形勢,鼓舞人心,增強斗志。今年以來,緊緊圍繞“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要求,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大力宣傳中央和省市委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努力引導人們認清當前形勢,增強居安思危憂患意識,充分展示全市上下創新實干、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市委宣傳部統籌協調,制定計劃,組織經濟轉型發展宣傳戰役。揚州日報、揚州電視臺、揚州網等媒體開辟了“兩創新看亮點”、“科學發展在揚州”、“駐揚省部屬企業發展新春紀行”等專欄,集中報道了30多個轉型發展的先進典型,激起廣泛反響,極大地增強了全市上下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信心、加快“三新產業”發展的信心、加快“創新揚州”建設的信心。
緊緊圍繞重大主題,發揮輿論主導優勢。近年來,緊緊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機關能力作風建設”等重大主題,堅持內外宣并舉、各媒體聯動,深入宣傳我市堅持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新目標、新舉措,宣傳一批爭先進位、改革創新的先進典型,有力地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今年以來,圍繞建設“創新揚州、精致揚州、幸福揚州”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精心策劃,統籌協調,全面實施,打響了一場場宣傳戰役。特別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揚州日報連續刊載了10多篇評論員文章,揚州電視臺、揚州日報等媒體開辟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優雅揚州人”等專欄,介紹創建經驗和做法,報道創建典型和志愿者服務事跡,鞭撻創建中不和諧現象,整個宣傳高潮迭起,輿論引導十分得力。
緊緊圍繞重大典型,發揮輿論引導優勢。我市近年來推出了老紅軍劉應啟,好軍嫂陳巧云,大學生村官黃俊,農村帶頭人朱快樂、張福龍,扶貧濟困好民警徐兆華,工會好干部陳小星等50多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先進典型和一批凡人善舉,樹起了一批“揚州好人”群像,形成了“滿城新風”。在重大典型宣傳中,我們做到整體策劃、精心組織、集中推出、形成合力,形成多層次、立體式、高密度的宣傳強勢。各媒體也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消息、通訊、評論、特寫、述評、側記、圖片、系列報道、追蹤報道、專題片等多種形式,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圍繞典型定位展開集中宣傳。
二、著力展示揚州形象,在增強輿論影響力上勤下功夫
輿論引導工作要堅持“服務大局、推進開放、擴大影響、樹立形象”的要求,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彰顯特色,全方位、多層次、廣范圍地開展對外宣傳,增強對外宣傳的影響力,努力提高揚州知名度。
以重大活動為載體,做響名城形象。我市緊緊圍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蘇中江都民用機場開工等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通過舉辦高郵郵文化節、寶應荷藕節、儀征茶文化節、江都花卉節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通過舉辦朱自清誕辰110周年、汪曾祺誕辰90周年等重大文化活動,全方位宣傳揚州的發展成就和發展環境,多形式推介招商引資項目和企業發展項目,多途徑宣傳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特別是每年一度的“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海內外50多家媒體來到揚州,宣傳揚州,推介揚州,極大地提高了揚州的知名度、美譽度。
以集中采訪為重點,做大名城影響。我市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積極組織海內外主流媒體來揚州開展集中采訪活動,努力提升名城的影響力。今年3月22日,市委組織了“名城揚州港澳行”活動,新華社香港分社等16家媒體聚焦“幸福揚州”,進行集中采訪。近年來,我們還組織了“全國百家報社聚焦揚州”新聞攝影采訪、“世界華文傳媒高層采訪團揚州行”、“魅力東方迎世博—一走進揚州”、“長三角主流媒體”看揚州、運河沿線城市黨報電視臺游揚州、揚州對外友好城市訪揚州、全國黨報千名小記者揚州行等活動,極大地推介了揚州的悠久歷史、璀璨文化、產業優勢、宜居環境,讓一個“人文、生態、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色亮相世界。
以網絡宣傳為特色,做優名城品牌。積極推進《今日揚州》、《揚州新聞網》等市內網絡媒體的資源整合,成立《揚州網》,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內外同步、上下互動。揚州網成立以來每年發布本地新聞5萬多條,設計制作70多個專題,點擊率不斷上升,覆蓋面不斷擴大。同時,充分利用全國“兩會”、揚州“兩節”和重大活動,聯系全國主流網站,對揚州進行集中網絡宣傳。近年來,通過網絡宣傳揚州、推介揚州,成為新聞宣傳中的一道亮麗特色。
三、著力推進制度和隊伍建設,在提高輿論引導力上深下功夫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提高輿論引導能力,要堅持黨管媒體,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在事關政治方向、政治原則的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
打造品牌欄目,在市委主要領導的倡導下,由市委宣傳部、廣電總臺、揚州日報社等市級媒體聯手打造了市民直接參與的大型電視談話節目——《市民論談》。《市民論談》每月一期,每期話題首先征求市民意見,從而把市民關心的問題和市委市政府關心的問題,變成一個城市共同的話題。《揚州需要什么樣的市民精神》、《統籌城鄉共奔小康》、《創新引領未來——揚州發展創新性經濟路徑探尋》、《改善民生、共享和諧》、《打造平安揚州,共建和諧社會》、《推進城鎮化,生活更美好》、《培植優勢產業、打造特色園區》等,成為論談開辦以來的7期話題。為了增強節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廣電總臺對節目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包裝,還邀請專家制作《市民論談》欄目徽標。揚州電視臺在播出《市民論談》的同時,揚州日報、揚州晚報刊載文字,揚州網、百姓生活網等新聞類網站同步網上刊播,形成了整體宣傳、集中推出的宣傳效應,大大地擴大了《市民論談》的覆蓋面和影響面。
強化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新聞發布會、新聞會商會、重大主題宣傳協調會、新聞閱評、廣播電視監聽監看、應急處置機制、對外宣傳聯席會議制度。按照“積極利用、大力發展、科學管理”的方針,牢牢掌握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和管理的主導權。積極探索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互動、新聞網站與商業網站共建、網上宣傳與網下傳播結合的機制,加強網上正面引導,努力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建立健全網上輿情分析研判、監督和處理、快速反應機制,建立完善網上監控、網上閱評、網上評論工作機制,準確把握網上輿論態勢,對網上重大輿情動向早發現、早引導,對公共突發事件第一時間在網上作出反應。
加強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宣傳新聞隊伍,是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根本。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結合“五個一批”優秀人才的培養,建立完善市級媒體負責人赴各縣(市、區)掛職鍛煉制度,進入后備的中層干部到宣傳部門、經濟發展前沿部門學習交流制度,骨干記者赴鄉鎮、社區掛職鍛煉制度。圍繞能力作風建設,加大培訓力度,著力培養“學習型”干部隊伍,舉辦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培訓班、網絡評論員培訓班、新聞媒體單位新進人員培訓班。建立激勵機制,引導新聞采編人員轉變作風、改進文風,始終做到“三貼近”,采寫更多的受眾喜聞樂見的精品佳作。
(作者系中共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責任編輯:尤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