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關鍵一年,也是我省提出建成懲防體系基本框架目標的最后一年。新形勢新任務對行政監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各級監察機關要增強憂患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緊貼中心,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行政監察在服務大局中的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一、把推動中央和省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作為首要任務,確保政令暢通。全省各級監察機關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能,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專項督查和紀律保障機制,保證中央和省各項決策部署的有效落實。突出抓好對擴內需促增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完善監督檢查體系,強化監督檢查責任制,切實增強監督檢查的協調性和有效性;把握監督檢查內容,加強對投資方向、建設進度、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資金配套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對發現問題的督促整改力度,保證每一個問題都百分之百整改到位;健全監管長效機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深入查找政府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廉政風險點,建立健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規章制度,推動監督檢查工作走上科學規范、嚴密有效的軌道。在重點抓好擴內需促增長政策落實的同時,進一步抓好其他方面的監督檢查。加強對經濟結構調整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堅持產業政策導向,嚴防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及時淘汰落后產能項目,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強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強對節約用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遏制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用地和囤地、炒地行為,確保中央和省相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二、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扎實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抓好排查工作,落實排查責任制,重點對治理招標投標異虛作假,非法用地、低價出讓土地,違規變更規劃、調整容積率,工程質量低劣等四個方面開展排查,力求排查不走過場、不留“死角”;督促問題整改,對排查和抽查中發現的問題,明確時限和責任人,確保整改到位,不留隱患;完善制度體系,堅持標本兼治、懲防并舉,針對薄弱環節,督促有關部門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規范工程建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積極開展減輕社會負擔的專項治理。加強對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清理涉企亂收費和各種攤派行為,減輕企業負擔;認真清理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解決過多過濫問題。繼續深化對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深化治理教育亂收費、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食品藥品安全突出問題、公路河道“三亂”、行業協會及市場中介組織服務和收費中的不正之風、“四項資金”監管中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三、把健全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作為關鍵舉措,扎實推進治本抓源頭工作。一是深入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建設是制約監督權力的重要手段。省政府主要領導在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在省級政府部門和省轄市行政權力事項全部上網運行的基礎上,做到在縣級以上行政機關全覆蓋、所有行政權力事項全覆蓋、網上行政監察全覆蓋”。要督促各地各有關部門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加快建設步伐,加強日常管理,完善規章制度,提高應用水平,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全程動態監控,切實增強監察工作的客觀性、及時性和有效性。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抓好第五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再取消、調整一批省級設定的審批事項,對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實行編碼管理,加強后續監管。建立防止利益沖突制度,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制度改革。深化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配合有關部門著力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三是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各級監察機關要按照省委提出的“懲防體系基本框架形成年”要求,督促政府部門把制約和監督權力作為核心,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和公共資金監管制度、財政預算公開制度、行政程序制度建設,完善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制度,努力形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制度的行為,切實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四、把加強和改善政風作為主要任務,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著力加強行政機關效能建設。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專項效能監察。強化行政問責,加大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行為的問責力度。進一步加強民主評議和政風行風熱線工作,組織開展民主評議基層站所活動,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積極推進政府機關厲行節約。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人數、團組數,進一步規范和改革公務接待制度,從嚴控制樓堂館所建設,繼續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穩妥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大力精簡會議和文件。認真抓好《廉政準則》的貫徹落實,努力解決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探索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先行試點,穩步推進。規范完善“四級便民服務網”。全面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擴大服務范圍,將涉及群眾辦事的服務事項納入便民服務網,進一步改善“四級便民服務網”的服務質量。
五、把查辦案件作為維護行政紀律的重要手段,堅決懲處違紀違法行為。查處違犯行政紀律的案件,是行政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的基本職責,也是監察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經常性工作。監察機關作為政府的專門監督部門,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嚴峻形勢,繼續把查辦案件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加大查處行政領域腐敗案件的力度,以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以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的案件為重點,嚴厲懲處利用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搞權錢交易的案件,嚴厲查辦在貫徹落實擴內需促增長政策中發生的違紀違法案件、工程建設及房地產開發等重點領域的案件、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積極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既要充分發揮懲治的震懾和警示作用,又要通過查辦案件發現行政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督促政府機關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查辦案件的綜合效果。
六、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重要保證,進一步提高行政監察工作科學化水平。一是強化執行,著力推動工作落實。提升執行力必須抓重點。各級監察機關要緊密結合實際,選準工作重點,精心組織,抓出成效,帶動整體工作。提升執行力必須抓創新。把創新作為推動工作落實、提升執行力的不竭動力,著眼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著眼反腐倡廉建設的新要求、新任務,積極探索行政監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推動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提升執行力必須抓協調。對由監察機關牽頭的工作,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對由監察機關會同抓的工作,積極配合,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發揮主抓作用;對由監察機關協助做的工作,加強配合,形成合力。二是改進方法,著力提高工作水平。找準著力點,善于從日益變化的發展動態中把握走勢,從紛繁復雜的工作頭緒中把握規律,找準能夠迅速打開局面、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環節,采取有效措施,聚集優勢力量,打開工作局面。放大閃光點,持之以恒培植特色,堅持不懈創造特色,一著不讓放大特色,增強影響力,讓特色工作成為反映江蘇行政監察形象、折射江蘇行政監察風貌的重要窗口。提升整體水平,既注重培植特色、放大長處,又注重查漏補缺、取長補短,促進各項工作協調發展。三是加強管理,著力提升隊伍素質。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認真組織開展“模范履職、文明執紀”集中學習教育活動,扎實開展理想信念、黨規黨紀等方面教育,切實提高監察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加強能力建設,注重知識更新,增強業務素質,提高履職能力和服務本領;加強作風建設,把開展學習教育活動的過程作為加強黨性修養、養成良好作風的過程,學習貫徹《廉政準則》,帶頭執行準則,樹立良好形象,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
責任編輯:劉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