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模式是對好萊塢電影產業的一種概括性的統稱,它涵蓋了電影的投資、生產、發行、放映及其后產品開發的各個相關環節和領域,是一種高度集成的電影產業運作模式。本世紀初,好萊塢電影企業加速了資本的積聚與集中,依靠發達的資本市場與高新技術產業融合,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創造了轟動全球的業績和戰果。當前,全球正在放映的影視產品有85%來自好萊塢。好萊塢通過其工業化、程序化的生產模式以及產業營銷運作模式,承載著美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實現利潤和宣傳文化的目的。與其他國家相比,好萊塢電影產業方面存在以下幾點優勢:
首先,成熟的產業運作機制。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好萊塢電影工業日趨成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時期的政治考驗、電視競爭的文化考驗、流行文化過剩的環境考驗,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市場化投資模式、工業化生產模式、商品化發行模式和消費化放映模式的運作體系。好萊塢這種在產業化的基礎上,尋求藝術規則與經濟規則、文化規則與產業規則的融合,成就了神話。在全球化進程中,好萊塢在國家機器和商業機制的支持下,先后克服了電影輸出在不同國家所面臨的種種政治障礙、經濟障礙、文化障礙,形成了一套開拓國際電影市場的政治經驗、文化經驗和經營經驗,建立了全球市場營銷網絡。它還形成了一種適應海外市場特殊性的良性自我調節機制。
第二,好萊塢模式的資本國際化。好萊塢的“八大金剛”即20世紀??怂?、迪斯尼、米高梅、派拉蒙、索尼、環球、華納兄弟、夢工廠等八家電影制片公司每年出品的影片數量,能占到美國電影數量總數的60%到70%,其余的30%大多是獨立電影制片公司出品的。在本土市場飽和后,具有一般資本稟賦及特征的美國電影產業資本開始向國外市場和非影院市場拓展,多國投資合拍如今成為正常運作方式。同時,好萊塢早就開始購買或合營海外的發行公司和電影院線,以達到共擔投資、票房風險的目的。如今,創意、投資、制作、道具、服裝、音樂、宣傳等程序可以在世界不同地方靈活多樣地分期進行,在藝術、金融、法律等各方面分別處理。制片商與發行商訂合同,分賬預支籌款;制片商再與眾多的專業中小公司聯系,產生配套流水作業。
第三,好萊塢產品高度商品化。高度的商品化和高效的商業運作方式,是好萊塢的最基本特征。好萊塢電影的衍生產品如明星的時裝、汽車、手表等通常會隨著電影的傳播銷售到世界各地,甚至電影改編的游戲版權、玩具版權、圖書版權、唱片版權都是高額利潤的來源。好萊塢是通過內置廣告和形象產品將文化變成商品的典范。欲望故事、明星制度、電影衍生品策略是好萊塢商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好萊塢優勢還體現為在長期的娛樂工業發展中形成了一種大眾文化的傳統。好萊塢電影主要不是作為一種藝術創作來發展的,而是作為一種娛樂工業來發展的。它們往往通過展示暴力和性來宣泄觀眾的無意識沖動,以善惡有報、皆大歡喜來撫慰人的創傷性體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灰姑娘”、“灰小伙”的故事來為人們提供集體夢幻,以奇觀化的場面和強烈的音響來刺激人們的視聽習慣,形成了好萊塢電影特有的夢幻性機制、情節劇結構、奇觀化風格、煽情修辭和通俗性敘事的傳統。好萊塢在堅持基本的大眾電影模式的前提下,用藝術電影包裝流行電影,用流行電影促進電影流行,這使得好萊塢電影在保持主流性的同時也保持一定的創新性,在適應觀眾心理中保持消費性。
責任編輯:劉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