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四中全會提出把理論素養、學習能力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重要依據,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我認為,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黨員干部隊伍,首先要特別強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同時要倡導學好哲學、學好歷史、學好文學、學好法律,在提高干部人文素質方面下功夫、見成效。
一、增強四個能力,夯實從政基礎
增強思維能力,打好精心謀事的基礎。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要求黨員干部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思維方法的科學是干好事業的保證。正確的思維方法體現在善于從全局高度觀察問題、分析形勢、處理矛盾,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原則問題不含糊、大政方針不動搖;體現在善于運用規律、把握趨勢、突出重點,做到謀篇布局高屋建瓴、真抓實干事半功倍、化解沖突游刃有余。黨員、干部要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密結合工作實情,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必須善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斷提高從大局出發謀事、按政策法規辦事的自覺性,找準結合點,選好突破口,創造性地做好各項工作。
增強學習能力,打好依法辦事的基礎。知識未必就是力量,會使用知識才是力量!心有多大,舞臺才有多大,思想有多遠,實踐才能走多遠。學習能力是各項能力的基礎,黨員、干部的思維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和協調能力無一不是來自于學習、來自于學習能力的增強。學習能力既源于書本,更源于實踐,既源于課堂,更源于社會,惟此方能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跟上知識融合、分化、更新的節奏,才不會被時代淘汰。孔子告誡我們的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不恥下問、舉一反三、循循善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都是增強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徑。
增強實干能力,打好潛心干事的基礎。求實、務實、落實是黨員、干部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理想抱負的必由之路。黨員、干部理應言行一致、身先士卒、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實干能力重要的不是肯干的態度、苦干的精神甚至蠻干的沖動,而是巧干的方法、會干的技能。實干能力包括尊重規律的態度和探索規律的方法、統攬全局的思路和舉一反三的素質、精心組織的能力和舉重若輕的技巧、隨機應變的心智和因地制宜的習慣。增強實干能力,就要胸懷天下、心系百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以雷厲風行的作風、開拓進取的銳氣、勇于拼搏的精神、負重奮進的品格,多辦實事、多做好事、多解難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增強自律能力,打好謹慎行事的基礎。公生明,廉生威。拒腐防變、廉潔奉公是對黨員、干部最根本的要求。黨員、干部能否保持清正廉潔,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黨員、干部要本著對黨、對國家、對組織、對家人高度負責的精神,牢固樹立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切實增強廉潔自律、清正為民的意識,努力成為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黨員與優秀干部,始終做到廉潔奉公,恪盡職守。以自警、自省、自勵的胸懷,養成慎言、慎行、慎思的習慣。
二、注重四項學習,提高人文素質
學習哲學,增進修養以立德。陳云同志說:“學好哲學,終生受用。”黨員、干部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是物質世界的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黨員、干部要多學一點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的觀點。先秦諸子中,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的哲學水準都很高,國學經典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值得我們記取。比如《禮記》闡述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就充分表明了增進個人修養的重要性。要想“齊家、治國、平天下”,必須“先正其心”、“先修其身”。“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哲學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有助于黨員、干部立德、修身、養性。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養,黨員、干部才能不斷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踐行科學發展觀。
學習歷史,開闊胸襟以養氣。李大釗說:“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列寧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在文明的時代,智者應學歷史,不學歷史不能成為智者;賢者應學歷史,不學歷史不能成為賢者。共產黨人要胸懷天下、心系百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就必須學習歷史、尊重歷史,既從太平盛世中借鑒經驗,也從改朝換代中吸取教訓,還從歷史煙云中求真求實。中國古代盛世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充滿憂患意識,牢記“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二是重視法治建設,在法理與人情之間選擇法理,在法治與人治之間選擇法治;三是注重刷新吏治,重視干部隊伍建設,拓寬官員選拔渠道,使官場政風為之一變;四是堅持以民為本,堅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這些經驗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汲取的。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共產黨人理應有豁達的心胸、淡泊的心志、崇高的志向,透過歷史擦亮前進的眼睛,增強前進的動力。
’學習文學,陶冶情操以益智。文學素養是一個人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對黨員、干部來說,提高文學素養,既可陶冶性情、增長智慧,又可升華精神、完善人格,是提高人文素質、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題中之義。王國維先生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每一個朝代都有其獨領風騷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從《詩經》、《楚辭》、《論語》、《孟子》、《史記》,到唐宋詩詞、明清小說、“五四”新文學、當代文學,均貫穿著優秀的民族精神。黨員、干部通過學習文學作品,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精神情操中吸取營養,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最起碼的道德標準,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古訓中潛移默化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道德意識和歷史使命感。
學習法律,培養公心以明理。遵紀守法、令行禁止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改革發展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學法用法工作,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黨員、干部帶頭學法用法,模范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才能有效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帶動廣大群眾學法守法用法,推動全民普法不斷深入,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形成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良好風尚。黨員、干部學法的重點包括:憲法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持續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經濟、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公共權力運行,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法規;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黨員、干部一要做尊重法律的表率,大力弘揚法治精神;二要做學習法律的表率,強化學習意識,不斷提高法律素養;三要做運用法律的表率,始終堅持依法辦事;四要做遵守法律的表率,充分發揮示范作用;五要做捍衛法律的表率,自覺維護法律尊嚴。
(作者系江蘇省物價局紀檢組
副組長、監察室主任)
責任編輯:陳偉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