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地方稅務局大力推進“陽光稅務”服務品牌建設,最大限度滿足納稅人需求,有效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執行力,在南京地稅與廣大納稅人之間架起一座聯系溝通的紐帶和橋梁。
(一)理清“陽光稅務”基本內涵,確定核心內容
創建良好的服務品牌是一個組織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有效載體,它凝聚著組織的科學管理、文明服務、超越自我的精神文化內涵。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通過不斷思考、挖掘和提煉,于2006年提出了打造“陽光稅務”服務品牌的構想。其基本內涵是,以政務公開為依托,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以優質服務為目標,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嚴格依法治稅,強化監督管理,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稅收行政運行體系。
“陽光稅務”的核心內容有四層含義:首先是一種服務品牌,是社會各界和廣大納稅人認知南京地稅的一個標志,是全局上下致力于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努力構建和諧稅收征納關系的工作愿景。其次是一種鄭重承諾,代表著南京地稅致力于主動服務、貼近服務、周到服務的承諾。第三是一種目標導向,通過把“陽光稅務”融入“三個一流”建設之中,以一流的干部隊伍為保障,以一流的工作業績來體現,打造出一流的“陽光稅務”服務品牌。第四是一種組織文化,是高層次的精神訴求和文化成果,是構建南京地稅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
(二)構建權力陽光運行機制,實現“陽光執法”
1、規范執法事項。全面導入ISO質量管理體系,使各項稅收工作的過程和結果處于嚴格的受控狀態;經過全面清理和規范,明確稅務行政執法事項87項,整理固化流程圖48個;梳理行政審批事項64項,其中55項事項實現窗口當場辦結,9項實現限時辦結。
2、完善執法體系。對每一個工作崗位的執法事項、崗位職責、工作規程、考核內容、扣分標準進行全面細化,建立崗責體系的動態維護制度、稅收執法考評制度。加強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范,避免過多的人為裁量因素。
3、強化監督制約。對執法行為進行全過程監督。事前,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會簽會辦、備查備案制度,從源頭上保證執法依據的正確。事中,強化過程監督,加大對主要權力點的監控,執行重大案件審理制度,嚴格減免稅集體合議制度。事后,開展執法檢查,將檢查結果在全系統通報,督促落實;通過“局長信箱”、“舉報投訴”等形式,隨時接受社會監督。
(三)推行政務公開,實現“陽光行政”
一是依托媒體優勢,拓寬宣傳范圍。積極開展對外交流,開展互動宣傳,確定公告欄、公開觸摸屏、網絡、光盤等方式拓展宣傳廣度。建成中英文外部網站,在南京地稅網站上制作了政務公開網頁,打造透明的網上資訊渠道。
二是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在“南京地稅”網站設立“政務公開”欄目,動態發布政務信息,建立稅收電子條法庫,收錄法規文件2500多個,對最新的稅收政策進行及時更新并公布。對涉及行政權力事項、最新政策、收費標準、服務承諾、辦稅流程等與納稅人相關的各種信息進行公開。
(四)以貼近需求為導向,推行“陽光服務”
打造“主動型稅政”,貼近黨委政府需求服務發展大局。從2006年起,該局提出全力打造“主動型稅政”,主動貼近地方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變事后監督為事前指引,變事務型為研究型,變審批型為服務型。2008年按照南京市新一輪解放思想的要求,梳理了服務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高層次人才引進等95條稅收優惠政策;2009年研究出臺了為全市“保增長、促轉型”提供稅收政策支持的4大類10條惠民實事項目。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分配、促進經濟發展的職能作用。
(作者系南京市地方稅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戈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