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年伊始,2009年度的各個業態的年度盤點依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文化界依然不甘寂寞。相對于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權威機構發布的“中國十大文化事件”榜單以新聞的樣式發布,上海藝術人文頻道和《新民晚報》社等諸多權威媒體于日前共同推出的“2009 上海上文化事件榜”頒獎盛典,則標志著上海文化界首度以回放與激勵的姿態聚焦上海文化領域,作為上海新年伊始的一場文化盛典其本身也成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文化事件。
在典禮現場矗立著一棵象征著人類璀璨文化的藝術之樹,人文是它的根脈,滋養藝術枝繁葉茂,文化旋律生生不息。每一位上榜接受致敬的嘉賓將把一枚金色的“藝術之葉”掛上藝術生命樹,象征人文精神的傳承,文化使命的發揚光大。
事件一:2009 上海文化體制改革推出重大舉措——上海廣電制播分離領跑傳媒產業、上海文廣演藝集團面向市場經濟揚帆起航
【媒體推薦理由:
改革創新,才能創造傳奇。解放思想,才能解放藝術生產力。一個曾經享有半壁江山之譽的人文薈萃之地,一座今天名揚世界的特大型現代都市——上海,正闊步走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路上。
事件二:史詩般氣魄的萬人大合唱——《黃河大合唱》
【媒體推薦理由:
民族的史詩,不朽的經典。70年前激起保家衛國的熱血,70年后唱響民族崛起的強音。它創造了演出史上的奇跡,電視傳播史上的輝煌。《黃河大合唱》,我們為新中國六十華誕獻禮!
事件三:文化在評論中成長——上海媒體的文化評論欄目確立品牌,產生廣泛影響
【媒體推薦理由:
上聯:不媚俗不跟風不追捧。下聯:大思考大智慧大聲說。橫批:快人快語。
事件四:宣讀上榜的文化事件——海派清口 一票難求
【媒體推薦理由:
上海活寶侃上海事體,上海閑話講上海噱頭—2009年,海派清口實在太火了。
事件五:世博題材成為文化現象
【媒體推薦理由:
世博會給了中華文化全景呈現的機會,也給了上海展現市民風采的舞臺。2009年,世博題材已經成為上海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事件六:公益音樂會形成全國品牌 市民走進音樂廳——上海搭建了全國最大的公益性普及性的音樂平臺
【媒體推薦理由:
“高貴不貴 ,文化親民”——讓更多市民走進音樂殿堂,品味藝術、享受生活。公益性音樂會為提升城市的文化水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事件七:我們和謝導一同戰斗——滬上文藝界團結一致,為謝晉名譽維權,反擊對謝晉的無端污蔑
【媒體推薦理由:
作為媒體人,我們首先對徐大雯女士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謝晉導演名譽的行為表示由衷的敬意。滬上所有主流媒體和文藝界團結一致對謠言進行反擊,有力地鞭笞了假丑惡,弘揚了真善美,表達出了上海主流媒體強有力的輿論良知。
事件八:《中國新文學大系》百卷問世
【媒體推薦理由:
《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五輯不僅了卻了上海文藝出版人的一個心愿,也是文藝出版社鎮社之寶,是迄今為止中國級別最高的現代文學選集,更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精品工程。
事件九:2009 滬上影視票房逆勢增長
【媒體推薦理由:
原創動力注入國產電影,佳作不斷。2009電影市場逆勢增長,成為經濟寒流中的“報春花”,火熱了票房,溫暖了人心。
事件十:一曲浪漫50年——《梁祝》半個世紀的旋律縈繞
【媒體推薦理由:
用音樂譜寫的浪漫音符縈繞人間,用情意澆灌的藝術之花綻放魅力——2009年,《梁祝》是經典的,也是流行的。
事件十一:上海交響樂團的榮耀百年——“我們很老·我們很年輕”亞洲最古老的交響樂團
【媒體推薦理由:
由青澀走向成熟,并不斷超越自我,上海交響樂團為上海文化高地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這支很古老的樂團正以很年輕的姿態吸引海內外優秀音樂家的目光,筑巢引鳳,續寫華彩樂章。
事件十二:2009年度致敬人物——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從藝70周年
【媒體推薦理由:
88歲的傳奇人生,70年的藝術旅程,她塑造的東方女性之美不局限于光影,更來自于生活與真我。2009年,對她的藝術生涯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她永遠是年輕的,也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