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促進以城帶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鶎狱h建工作必須順應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努力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切實把城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
一、以創新思想理念為先導,全面樹立統籌基層黨建工作意識
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需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適應當前城鄉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樹立新思想、新觀念,掃除思想障礙,凝聚統籌共識。
1、要樹立“大黨建”的理念。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是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實踐中開展的。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以統籌城鄉基層黨建為龍頭,把黨的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通盤考慮,全面整合黨的建設、人才智力、經濟發展、公共行政等資源,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要堅持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一起抓,形成縱向一級抓一級。橫向貫穿黨委所有部門,涵蓋政府、人大、政協及群團組織的黨建工作網絡。二要建立統籌城鄉基層黨建聯席會制度,定期研究解決統籌城鄉黨建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共建格局。
2、要樹立“大效益”的理念。抓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要像抓經濟工作一樣,著眼于促進和解放生產力,追求效益最大化。一要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要通過選準干部、配好班子、建強組織、用活人才,做到想干事的給機會,能干事的給崗位,干成事的給地位,把干部的心思和注意力引導到加快發展上來。二要建立有效的考評機制。樹立“想干是德、會干是能、多干是勤、干好是績、干凈是廉”的用人導向,把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由“軟任務”變成“硬指標”。三要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制定具體措施,落實分解作風建設任務,做到有檢查、有督辦,出實招、求實效,使服務城鄉統籌發展創造最大效益。
3、要樹立“大品牌”的理念。國務院啟動的《江蘇沿海發展規劃》,給包括贛榆縣在內的連云港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組織工作從來就是為大局服務的,去年以來,我們圍繞服務和推動我縣跨越發展,緊扣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努力打造贛榆黨建品牌。按照沿海、平原、山區不同地域,區別農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等不同領域,突出“創新、特色、品牌”,培育了贛馬鎮黑坡村薩爾農場、青口鎮東關社區流動黨員“陽光驛站”、墩尚鎮泥鰍協會等50多個在全省有特色、在全市有影響的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品牌,使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推進、不斷創新。
二、以調整組織設置為關鍵,建立城鄉統籌黨建體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方式、就業方式和利益關系的多樣化,要求我們必須調整基層黨組織設置,形成與城鄉統籌發展相適應的組織網絡。
1、橫向整合建立黨組織。綜合考慮社區、企業、機關單位與鄉村在地域上的相近性、優勢上的互補性、資源上的共享性和職能上的帶動性等因素,整合配置城鄉組織資源,探索產業聯動、區域聯動、城鄉聯動等聯動黨建模式,強化行政村黨組織下專業黨組織及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務管理等功能型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完善村黨組織的功能,建立以村級黨委為龍頭,行政村黨總支為主體、專業黨支部為骨干、分類黨小組為基礎、聯動黨支部為補充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構架。目前,贛榆縣已建立村企合一型黨組織37個,區域聯動黨組織8個,產業聯動黨組織3個。獅子口社區與江蘇東成生化集團、宋口村與江蘇榆城集團分別聯合組建了黨組織,以“村企合一”助推發展,收到明顯成效。
2、縱向延伸建立黨組織。把城鄉基層組織建設與城鄉產業鏈條相互融合,積極推行產業型黨組織的設置,充分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組織,在各類產業鏈條上因地制宜建立黨組織,使黨組織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切實發揮黨組織對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目前,全縣已建立行業協會黨組織7個,設置專業黨支部225個,專業黨小組614個,7個經濟實力強、黨建成效好的村組建立了村級黨委?!澳圉q之鄉”墩尚鎮成立泥鰍養殖協會、建立協會黨總支,成立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全鎮18個行政村發展泥鰍養殖2萬余畝,發展出口企業8家,形成了“黨組織+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富民產業鏈。全縣形成了以村級黨委為標桿,村級黨總支為主體、專業黨支部為骨干、分類黨小組為基礎的新型農村基層黨組織格局。
3、動態化管理城鄉黨組織。積極構建城鄉一體的黨員教育管理機制,推動城鄉黨員在日常管理、服務群眾、教育培訓等方面互動融合。全縣建立了城鄉一體的流動黨員信息庫。實行黨內統計信息季報制度,及時掌握黨員流入流出情況。在全縣農村黨員中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模式,完善“設崗強責”制度,確保黨員作用的有效發揮。各社區設立流動黨員“陽光驛站”,開設了流動黨員“網上家園”、“網上黨校”,依托城鄉有效資源,全縣建立了5個黨員科技素質培訓基地,在強化管理的同時為黨員提供全方位服務。
三、以健全機制為根本,保障城鄉統籌黨建規范運行
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為城鄉黨建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1、完善統籌城鄉基層黨建物質保障機制。近年來,我們把健全統籌城鄉基層黨建物質保障作為工作重點,認真落實“一定三有”要求,制定了《村黨組織書記管理辦法》、《村黨組織書記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法》,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工資和保險待遇。先后籌集資金4600多萬元,新建改建新農村服務中心420個,實現服務中心行政村全覆蓋。我們還加大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投入,遠程教育終端站點覆蓋全縣18個鎮、420個村,夯實了統籌城鄉基層黨建的物質平臺。
2、建立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服務網絡機制。做好服務黨員群眾工作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以新農村服務中心為依托,在各村設立黨員為民服務代辦點的基礎上,不斷延伸服務網絡。縣委組織部在縣行政服務大廳設置窗口,為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提供代理承辦黨建服務。各鎮設立了為民服務大廳,所有涉農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全部集中辦理。從而形成了縣有行政服務中心,鎮有為民服務大廳,村有為民服務代辦點的“三級互動”基層黨建服務基層、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網絡機制。2008年4月,中組部歐陽淞副部長來我縣調研,對我縣拓展為農服務平臺、構建城鄉互動網絡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3、健全統籌城鄉基層黨建人才流動機制。人才資源在城鄉間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城鄉一體的人才培養鏈,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積極引導五種人才進村組,使城市優質人才資源向農村流動。一是聯系領導人才,為每個村黨組織明確聯系領導,定期指導開展基層黨建各項工作;二是選派管理人才,組織“二線”及離退休干部到村擔任“城鄉統籌共建指導員”,選派機關干部到重點非公企業擔任專職副書記,加強村、企黨建工作力量;三是招錄實用人才,不斷強化大學生村官的教育管理,與南師大聯合舉辦了“農村后備人才”大專班,健全了基層一線培養干部的鏈條;四是聘請技術人才,結合“百名教授科教興百村”活動??h鎮為每村選派一名科技人員,為村級經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提供技術支持;五是引導志愿人才,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強責、黨員責任區等活動。為村內黨員大戶、無職黨員等設定崗位,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戈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