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形勢下,增強科學發展的信心、下定科學發展的決心,都需要廣大干群在科學發展上戮力同心。凝心聚力共謀科學發展,是鄉鎮廣大干群統一認識、夯實思想基礎的主旨和目標。由此,我們東??h石梁河鎮黨委、鎮政府近幾年來緊緊圍繞科學發展,狠抓鎮村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在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方面,在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在環境整治、生態建設方面,在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工作熱情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把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融入加快科學發展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以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結合黨委中心組學習會議,通過理論學習、反復研討,確立了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的戰略思路,全力推進大項目、大開放、大環境“三大工程”建設,以及10個過千萬元工業項目、10個過千畝農業項目和百人百日大招商“雙十雙百”項目大會戰。我們認識到,石梁河鎮作為東隴海線最北部的一個鄉鎮,地理環境偏僻,項目引進難度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三套班子合力抓、分管領導全力抓、有關部門齊心抓的格局,把縣委提出的深入開展“轉變作風年、狠抓落實年”落到實處,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貫穿始終,有效地調動了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干勁。目前,“雙十雙百”項目立項率和開工率都達到90%以上,全部投產達效后,全鎮GDP將突破14184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4.021萬元,財政收入將突破1500萬元。全鎮干部群眾有決心、有信心在“十一五”期間實現上述目標。
二是把培訓提高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我們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在全鎮開展了有計劃、寬領域、廣覆蓋的干部培訓實踐活動。具體做法是“四個不放松”:一是堅持理論教育不放松。始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發展觀等作為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必學內容。作為黨委中心組和鎮黨校干部教育的必修課程。充分利用磨山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優勢,建立了磨山抗日烈士陵園、袁湖烈士墓等2個黨員教育基地,利用清明節組織廣大黨員領導干部進行集體宣誓,加強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二是堅持專題培訓不放松。連續5年邀請市縣黨校有關專家來石梁河鎮就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宏觀經濟走勢和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等關系石梁河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講授。通過每期3天的集中封閉學習,領導干部廣泛學習和吸收了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是堅持考察學習不放松。先后組織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村一把手,帶著發展中的問題赴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和山東等省考察,學習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四是堅持實踐鍛煉不放松。先后選派6名大學生村官到基層鍛煉,使他們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質,提升了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
三是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思想政治建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我鎮領導班子針對這個問題,召開專門會議并達成共識:石梁河鎮經濟發展絕不要帶污染的GDP,絕不要沾上污染的速度和效益。為此,我們以“騰籠換鳥”的理念、“壯士斷腕”的決心、“亮劍治污”的舉措,持續掀起并打勝了3次大規模的環保攻堅戰役。在全鎮造成強大輿論攻勢,形成了環保攻堅的濃厚氛圍。鎮領導面對面給企業法人做思想政治工作,整個攻堅戰役沒有發生大的突發事件。同時在全鎮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對參與單位和個人預扣押金,同時制定實施嚴格的考核辦法,并邀請新聞媒體大力做好輿論監督工作,形成了對環保嚴治真抓的高壓態勢?,F在,已經還給居民整潔、干凈、衛生的生活生產環境。
四是把信訪穩定工作作為衡量思想政治建設成效的重要參考。當前石梁河鎮既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期,又處在矛盾凸顯期,矛盾糾紛多發易發,信訪問題成為影響全鎮和諧發展的突出問題。鎮黨委和鎮政府深刻把握這一階段性特征,從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出發,把信訪穩定工作作為各單位、各村主要領導親自抓的“一號工程”,著眼從機制上、制度上、源頭上解決信訪問題。2009年石梁河鎮黨委、鎮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信訪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了“信訪工作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著力解決事關民生的10個信訪突出問題,大力實施以“實現一個工作目標、暢通四條信訪渠道、狠抓五級調處機制、強化六項基礎建設、健全九項規章制度”為主要內容的“14569”信訪工程;強化信訪工作者的考核激勵,選調了3名年輕干部到信訪辦公室任職、掛職。通過這一系列措施,2009年我鎮進京、赴省上訪量下降為零。
五是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與組織手段保障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與組織手段保障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全面辯證、公平公正地選拔任用干部,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考核評價干部,領導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形成了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政治建設和黨的工作目標、民主評議共3大類35小項的綜合考核評價機制??己酥笜说脑O置實現了從偏重GDP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轉變。從偏重即期效應向長期效應的轉變。從偏重“一刀切”向分類指導的轉變。對考核排名前三位鎮屬單位和前五位村級單位。每年分別給予1萬元和5000元的獎勵:對排在最后三位、特別是最末一位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考核不稱職的領導干部予以免職,形成了公開明確的以實績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和擢優汰劣的用人導向。
責任編輯: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