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劉七的人,原本在一個小鎮上開飯館,后來被村霸逼債勒索破了產,只好流落他鄉討飯。這一天劉七討飯來到一座縣城。因為將近年關,大家施舍他一些年貨如臘魚臘肉什么的。劉七見家家戶戶正準備團圓飯,他也精心地設計一番,把討來的臘魚臘肉調配一下用蒸缽盛了,在一個財主家的屋檐下生火燒了起來。
這時這家的財主正在陪客人飲酒,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忽然有濃郁的香味溢上客廳。客人用鼻子聞一聞,說:“老弟,酒已三巡,你為何留一手呢?快端出來吧。”財主也早聞到這個香味,忙向身邊的仆人一瞪眼:“還不快端上來!”仆人很是奇怪,明明把菜全端上桌了,怎么還會有菜沒端上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沒有。可又一股越來越濃的香味飄來,就到門外一看,在墻角有一個乞丐正從火上端下蒸缽要吃,香味就是從這里來的,就惡聲惡氣地對他說:“你走,把那個留下!”
劉七說:“我好不容易有點好吃的。給你留下我吃什么?”仆人也不好硬搶,就說要用兩倍的飯來換,劉七只好答應。仆人把劉七的菜換了一個盆子盛好,收拾得漂漂亮亮的端進客廳。客人忙夾起一塊肉填到嘴里,連連喊道:“好菜,好菜。”財主一嘗果然味道不錯。恰好這位客人是本縣一家大飯莊的老板,他想這道菜菜色美、味道香,當下正是過節,如把它移到飯莊豈不更招徠生意?于是就想借財主家的廚子去兜兜生意。財主正要答應,仆人在一旁慌了,趕緊在財主耳旁低語,財主遂轉向客人說,“此事好說,老兄如不嫌棄,小弟以廚子相送。”飯莊老板一聽很是高興。
仆人忙到屋外對劉七說:“我們家員外開恩,要送你到本城最大的飯莊去當大師傅。”劉七本是廚子,心想能找一個吃飯的地方豈不是更美,馬上就答應了。
劉七進了大飯莊,著實把他這道菜精心地調配了一下,并取名“臘味合蒸”。果真以色、香、味、形俱佳招徠了大批的顧客,飯莊的生意十分興隆。這樣“臘味合蒸”便作為名菜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