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奶奶的牙痛險要命
劉奶奶牙痛了幾天,弄得她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那天她半夜驚叫把女兒喊醒了。女兒一看老媽面色煞白,呼吸短促,手捧胸口,不敢活動。問她哪里不好?她指心口。原來老媽的牙痛換了地方。送到醫院一檢查,是“心絞痛-心肌梗死”,而牙髓炎是心絞痛的直接誘因。
牙髓組織發生炎癥叫做牙髓炎,由于牙髓中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因此,牙髓炎最突出的癥狀就是疼痛。冠心病患者患牙髓炎時,劇烈的疼痛易誘發心絞痛,出現心血管意外;患高血壓的老年人,可因疼痛誘發血壓升高。經過搶救,好歹保住了劉奶奶的性命。
蘇老伯的不明熱
蘇老伯一年前初次來看牙,我發現他有較重的牙周炎和一處膿腫,我給他放了膿,讓他服用消炎藥,注意養成保持口腔衛生的好習慣,并囑咐他一定要再來復診。可他一去不復返。直到前幾天他來了,是內科醫生介紹他再來看牙科。原來最近半年,他反復發熱,可就是查不出原因。醫生只好下了“不明熱”的診斷。后來心臟出現雜音,經心血管詳細檢查和多次血培養,才確診為“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內科醫生懷疑心內膜感染的根源在牙病。果然,血液和牙齦的細菌培養,都是同一種細菌——草綠色鏈球菌。
實際上,即使有輕度的牙周炎癥,也會有數十億細菌藏在牙周袋中,患牙周膿腫或膿瘺,細菌最容易由此進入血液中而發生“菌血癥”或“敗血癥”。這種特殊的草綠色鏈球菌寄生在心內膜上,會引起心內膜炎。牙齦是細菌侵入機體最容易突破的門戶。牙周炎、齒槽膿漏是引起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細菌來源。如果他最初能徹底治好牙病,心內膜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多項醫學研究得出結論,牙齒與牙齦的感染是誘使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因素,壞牙誘發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大于正常牙齒的兩倍,所以它的危險性不可低估。
老人如何防范牙病
強化漱口習慣老人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食物殘渣長時間停留在牙縫間隙,發酵、產酸后,促使牙釉質脫磷、脫鈣,牙質軟化,口腔內的致病菌乘虛而入,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和多發性齲齒的發生。所以,進食后一定要漱口、剔牙。無須用價格較貴的漱口水,只要用溫度適宜的天然水就可以了。外出時可帶一瓶礦泉水,除飲用外,可隨時漱口。剔牙宜用竹牙簽,不可刺傷牙齦,要做到“面面俱到”,絕不讓食物殘渣停留在牙縫間。
耐心、合理刷牙許多人刷牙沒有耐心,時間達不到3分鐘,更做不到豎刷為主、里外兼顧。老年人時間充裕,每餐后都應該耐心刷牙。當然要用品牌牙膏、柔軟牙刷,以免損傷牙齦、牙面釉質。不提倡用抗生素牙膏,容易造成耐藥。
定期洗牙潔齒老人不喜歡洗牙,一是經濟問題,二是以為認真刷牙就行了。其實,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因為刷牙難以清除牙石、色素等頑固的牙垢。而“洗牙”,醫學術語稱為“潔齒”,是??漆t生用現代物理化學方法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石、色素等牙垢。洗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工作,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勝任。如果你親眼看一看洗牙清除的那些牙垢,你就會相信,刷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在發達國家,洗牙已成為很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人們每年一至兩次,定期找自己的牙醫洗牙。
防止牙齒磨損老人莫嚼檳榔、啃甘蔗、嚼魷魚絲,勿嗑榛子、栗子、嚼蠶豆等,更不可用牙齒將線咬斷,拿牙齒當開瓶器等,避免牙齒磨損。如果外層琺瑯質被破壞掉,深層的牙本質及其細小管道暴露,牙髓神經末梢失去保護,不僅易倒牙(牙本質過敏癥),還會引發齲齒等嚴重牙病。
及時填齲修補老年人抗齲能力差,易出現齲洞;長期磨損、腐蝕,易出現牙體殘缺不全。所以,中老年人應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現齲洞,及早充填;牙體缺損可以修補。目前的填充材料、修補技術不斷更新,完全有可能治好齲齒和修補殘缺。光固化、烤瓷冠、樁冠等極好的方法和材料使殘缺的牙齒達到完整,甚至與天然牙齒很接近。再不要持以往的舊觀念,隨便拔牙哦!
掉一個鑲一個,及時補缺有些人認為,年紀大了,缺幾顆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鑲假牙,怕麻煩或怕花錢多。這樣下去害處很多:它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它會加快鄰牙松動脫落;還會影響語言能力和容貌。鑲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復牙齒功能,并穩定鄰近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