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自己隨身常備個“癢癢撓”的老年人多起來了,同時因為皮膚瘙癢而到皮膚科就診的老年人也日漸增多。一些瘙癢嚴重的老年人在談到癢的感覺時有“如坐針氈”的感受。瘙癢,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卻常常令他們徹夜難眠、痛苦不堪。其實,如果老年人做到“少洗澡,多潤膚,別過暖,少刺激”這幾條皮膚保養原則,就可以將瘙癢減輕到最低程度。
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多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高,晚間瘙癢比白天嚴重,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變薄,表面有糠秕狀的脫屑,長期搔抓,皮膚上會出現許多抓痕、血痂、色素沉著、苔蘚樣變,重者可以發生皮膚感染?,F代醫學研究表明,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膚老化萎縮及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減退,使皮膚含水量減少、缺乏皮脂滋潤、易受周圍環境因素刺激等所致。
少洗澡:老年人的皮膚因為生理性退化的緣故,表面缺乏足夠的皮脂保護,皮膚干燥缺水,過勤洗澡會帶走原本就不多的皮脂保護層,使皮膚愈顯干燥;如果洗澡水過熱、用堿性大的肥皂或用力搓澡,無疑會加重皮膚干燥瘙癢的癥狀。因此,冬季老年人應當減少洗澡的次數,每周一次足矣。選擇性質溫和的浴液,不用過熱的水,更不要用力搓澡。有條件的用浴缸浸泡身體最好,浴后在全身或常瘙癢的部位薄薄地涂抹一層類似寶寶霜那樣含油脂較多的潤膚液。
多潤膚:除了浴后必要的潤膚外,平時應根據自己皮膚干燥的程度,每天在容易瘙癢的部位涂抹1~2次含止癢成分的潤膚劑,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度。
別過暖:老人冬季著衣冷暖要適度,既不能涼著了,也不宜熱得冒汗。穿著過于厚重,會導致體內汗液蒸發過多,使皮膚含水量減少,而皮膚的干燥又會加重瘙癢的發生。室內暖氣或空調溫度過高,也會帶來同樣的問題。一般來說,室內溫度以18~20℃為宜。
少刺激:研究表明,過多、過勤地吸煙喝酒、飲濃茶、喝咖啡或食辛辣食物,對人體及皮膚是一種刺激,會引起血液中的許多化學介質如組胺、5-羥色胺、激肽、神經肽等神經傳導介質發生變化,導致睡眠欠佳、情緒不穩定等諸多反應,皮膚也因為刺激而產生癢感。因此,適當戒、減不良嗜好,對于老年皮膚瘙癢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老年人只要遵循以上保養原則,皮膚瘙癢的癥狀將會大為減輕或消退。個別人在此基礎上仍有瘙癢時,可以使用一些抗組胺類藥、鎮靜劑及外用止癢藥物來治療,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果出現頑固性的瘙癢,應當考慮是否有其他內臟疾病的存在。有資料顯示,32%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瘙癢,86%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會伴有皮膚瘙癢,其他慢性便秘者、腫瘤患者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這時就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了。
皮膚瘙癢時,可采用以下方法來減輕癥狀。
外洗法:
①用鮮絲瓜葉搗爛洗滌、涂搽患處。
②用食鹽水洗滌、涂搽。
③蒼耳子(根、葉全用)15克切碎,煎湯1碗,外洗患處,每日1次。
④苦參30克,川椒9克,水煎外洗患處,每日兩次。
外敷法:
①紅花、桃仁、杏仁、生梔子、荊芥、地膚子各10克,共研細末。每次取10克,用蜜調成膏狀敷臍,外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5天為1個療程。
②將一撮香煙灰放在一容器內,滴上幾滴水,使其呈糊狀,敷于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