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冬季,羊肉備受青睞。羊肉性昧甘溫,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糖類、無機鹽和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羊肉除了營養豐富外,還能防治陽痿、早泄、經少不孕、產后虛贏、寒疝腹痛、胃寒腹痛、納食不化、肺氣虛弱、久咳哮喘等疾病。不過,冬吃羊肉還應有些講究。
◆合理搭配防上火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豆腐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另外,羊肉反半夏、菖蒲,不宜同用。
◆不宜與醋、茶及南瓜同食 《本草綱目》載:“羊肉同醋食傷人心。”羊肉大熱,醋性甘溫,兩物同煮,易生火動血。因此羊肉湯中不宜加醋。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馬上飲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若與南瓜同食,易上火。
◆忌用銅器烹飪《本草綱目》記載:“羊肉以銅器煮之:男子損陽,女子暴下物。性之異如此,不可不知。”這其中的道理是:銅遇酸或堿并在高熱狀態下,均可起化學反應而生成銅鹽。羊肉為高蛋白食物,以銅器烹煮時,會產生某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不宜用銅鍋烹制羊肉。
◆羊肉好吃應適可而止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一些病灶發展,加重病情。另外,肝臟有病者,大量攝入羊肉后,肝臟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蛋白質和脂肪的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肝臟負擔加重,可導致發病;經常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干痛、齒齦腫痛者及腹瀉者均不宜多食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