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律師同心共度Concentric lawyer to spend two sides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陸的法律事務市場并不成熟,臺灣律師謝宗明亦只是抱著旅游興趣大於考察市場的心態往返兩岸。
直至六年后,他受鄰居委託處理案件正式接觸大陸法律事務,身上僅帶不足2萬元人民幣與來回機票。但那張返程機票并沒有使用,因為他決定在大陸立足,設立事務所,并收穫了愛情。
工作結緣同舟共濟
「在剛創業的前兩年,我們這樣的小企業沒有雄厚的背景,業務跟推廣都得自己來十分辛苦,要一步一個腳印來打拼。」回想起當初創業的艱辛,謝宗明說,他的第一家商務資訊諮詢公司是與另一位臺商合租一套房子,只用一間小房間當做辦公室,而會議室、財務等都是共用。
在最辛苦的時候,他天天擠公車,鞋底都被磨掉兩叁塊。從拜訪臺商客戶開始,一點點積累業務與人脈。到2003年時,他買下公司所有的股份,并開始找伙伴組成御誠律師事務所。
其中的一位事業伙伴,上海籍律師史繼紅與他因工作結緣,互相傾心,在不久后就成為了他的妻子,兩人組建起臺灣先生與上海太太的美滿家庭。「與太太結婚后沒多久她就懷孕了,有時候還要挺著大肚子上法庭,或著跟客戶談工作;后來生了雙胞胎女兒,她一直都是任勞任挨。」
既是夫妻,又是同事,兩人之間難免會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亦會將家庭裡的情緒帶到工作上。而兩岸雖然一母同宗,但文化、生活背景的不同,在溝通與思考方式上都存在差異性。
「分歧是難免會有的,比如我太太比較有條理,做事會更細緻一點;但我是急哄哄的個性,一直認為客戶第一,服務第一,因為在臺灣大家都是這樣。」對此,謝宗明表示工作上雙方出現分歧,就要進行溝通,互相慢慢感化,對團隊也一樣,結果一年后發現大家都提升了不少。
「雙方都需要長時間的磨合,這是所有人都會碰到的問題,更不用說文化理念不同的兩岸家庭組合。」對於兩人的分歧,史繼紅亦有體會,「什麼時候發生了分歧,都要理性處理,儘量以事論事。」
工作上,兩人在數年中已培養出一定的默契,謝宗明干勁十足,擅長跟客戶交流;史繼紅個性偏內向,但對細節把控得較好。他負責拿回CASE后,她則負責具體安排工作,包括如何架構一些細節問題。一旦與客戶發生溝通不良的情況,再與律師們一起分析如何解決問題。
夫妻同心共創事業
謝宗明對事業有著非常強的企圖心,史繼紅以實際的輔助行動支持他。兩人都積極地將彼此間的分歧看成一種互補。他沖得比較快時,她則稍微拉一點;而她看到另一半勇往直前,則督促自己趕快跟上對方的步伐。
亦是夫妻同心、互相幫持下,事務所贏得了不少客戶的信賴。「我是臺灣來的,企業在大陸,娶的又是當地太太,跟我一樣是律師,事業上是如虎添翼,一般臺商看到我們這樣的組合,對公司的信任度就高了很多,加上之前一直在打基礎,所以事業一下子非常順利。」
在另一位合作伙伴退出后,謝宗明夫婦將事務所的團隊與業務范圍不斷擴充,2005年4月,公司從原來的小地方搬到上海虹橋機場附近,除了法律服務外,增加財務、稅務業務,將事務所提升了一個層級。
「法律、財務、稅務都是企業很重要的部分,息息相關。臺商對專業方面的服務是比較信任視窗式的,如果他信任你,就會把所有的業務給你做,所以我們就把有附帶價值的業務都拓展開,把事務所品牌做大。」
目前,事務所95%的客戶以臺商為主,克莉絲汀、億霖都是其客戶。靠著二分臺灣經驗、叁分大陸經驗、五分的創新;靠著實力與勤奮,事務所幫客戶把事務具體化,化成執行內容,「跟當地的同業區別開,不僅教客戶怎麼做,教了之后還會幫他們去做,這樣就慢慢得到客戶對我們業務能力的信賴。」
在2009年之后,兩岸經貿的互動日益密切,事務所亦不斷調整發展步伐與團隊力量,陸續在昆山、泉州、廈門設立公司,并開始拓展內資企業的業務。
未來之路攜手共度
生活中兩人更是互相體恤與扶持。
在史繼紅連續加班后,謝宗明十分心疼,想帶太太去旅游調劑一下,放鬆身心;而在謝宗明生病后依然為項目著急時,史繼紅則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感情上要置之度外,行動上要當一回事來做」寬慰他。
在彼此的互動中,謝宗明將急性子改了不少,亦開始融入當地生活,找到事業的另一番天地;而史繼紅則在工作中更明白臺商客戶之所需,亦能默契到明白另一半的想法。
「老天爺對我太好了,來大陸發展才幾年,就有這麼好的老婆,有了雙胞胎女兒,又有這麼好的事業平臺,以及非常好的前景,有幾人能有這樣的福氣?」謝宗明笑著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女人,而我是有叁個女人。我太太跟著我很辛苦很累,她非常的努力,失去了一些自己的空間,把全部時間都給了工作跟家庭。」
兩人對攜手共度的未來同樣十分期待:「不論工作還是生活上,我們都是互補型的。未來的事業、未來的感情都能夠長長久久,是我們最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