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起“黃金”,大家都知道那是財富的象征。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以貴金屬采礦、冶煉、加工及銷售、貴金屬地質勘查以及相關工程技術服務為主業的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肯定是坐擁金山,吃喝不愁。其實,普通民眾并不知,曾在2006年時,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開采成本、資源占有成本急劇上升,使得黃金資源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單一、產業鏈短、產業過小,帶來了發展的局限性。
面對如此局面,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在“超常規思維、跨越式發展”理念和“四年翻兩番”目標的引領下,于2009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7.4%;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9%;年末資產總額同比增長43.6%;黃金產量同比增長37%,其中礦產金同比增加2.8噸;礦山銅同比增長52.8%。整個集團有望提前實現“四年翻兩番”目標。
志存高遠
“黃金不僅能夠有效保護財富,而且極有可能在未來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因此,及早建立我國黃金戰略防御體系應當成為一項國家戰略,而黃金集團對此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孫兆學如是說。
2006年底,以孫兆學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的新領導班子剛剛走馬上任,隨即便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在反復論證的基礎上,他們于2007年初提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即到2010年末,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實現總資源占有和控制量、總資產、年產值和利潤翻兩番的目標;同時,科學定位集團公司的產業定位——以黃金為主,多金屬開發并舉;企業發展原則——優先發展黃金產業,加強勘探開發,積極介入多金屬開發,有選擇地發展其他稀有金屬和高價值的礦產。
功夫不負有心人,截至2009年底,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資源占有增長10倍,金資源儲備超過1 200噸,增長4倍,提前實現翻兩番;銅資源從30萬噸增長到600萬噸,資源占有水平居全國有色金屬企業前10位;鉬和鐵資源從零噸分別增長到78萬噸、2億噸,其中,鉬資源占有量居國內第三位。各類資源按照現行價格折合成黃金資源,實際增長超過10倍。同時,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擁有各類礦權322個,其中,采礦權110個,面積325平方公里;探礦權212個,面積4 768平方公里。
“這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代,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競爭,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決不能安于現狀,超越自我、開拓進取、創新求變、擴張發展才是我們的信條。盡快做強做大,實現快速健康發展是全集團共同的目標和中心任務。”談起當年決策“四年翻兩番”的目標時,孫兆學激情洋溢,透露出他銳意進取的決心和勇爭上游的品格。
縱橫捭闔
始于2008年底的國際金融風暴,對于剛剛邁開步子的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無異于晴空霹靂。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跌,鋼鐵和有色金屬產品價格也大幅下挫,礦業經濟遭遇十年來最為嚴酷的冬天。
“由于我國經濟的基本面總體是良好的,這非常有利于我們克服困難,渡過難關;加之金融危機使得黃金的金融屬性更加凸顯,從實際看黃金價格非但沒有受到負面影響,而且還有上揚的趨勢。因此,既要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更要善于發現和把握其中蘊含的機遇。”孫兆學分析認為,周期性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礦業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更為明顯。作為礦業公司要適應市場規律,保證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就需要對戰略進行不斷調整,黃金企業恰好具備這種調整的天然優勢。有色礦業蕭條時期,一些資源條件好的有色企業估值大幅降低,黃金價格保持高位運行,保證了企業能夠渡過難關,并把握時機低成本獲取有色資源;有色經濟繁榮時期,有色金屬規模效益能夠產生巨大的收益,可以增強企業的實力,并支持擴大黃金資源的占有。形成這樣的產業結構,是黃金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任務。
事實證明了孫兆學當初的判斷,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縱橫捭闔,在2009年生產經營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中央企業,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走過了輝煌的發展歷程,為我國黃金工業的騰飛作出了巨大貢獻。面對時代賦予的機遇和市場競爭的挑戰,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秉承優秀傳統,實踐創新精神,為國家創造財富,為社會奉獻價值。”
孫兆學目光深邃,對未來充滿了必勝信心。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