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見到過城市的月光?我在城市里已經生活了20多年,我肯定地說,我從來也沒有見過城市中明媚的月光。我沒有關于城市月光的絲毫記憶,更沒有月光帶給的半點驚心動魄。
有很多個天氣晴朗的夜晚,我帶孩子到樓下的空地上仰望月光。但是,每一次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回。從狹窄的樓群間的縫隙里,哪里尋找得到月光的影子?偶爾,看到月亮的身影了,但是,在周圍明亮的燈光之中,在層層廢氣塵埃的掩蓋之下,她也暗淡無光,朦朦朧朧的,絲毫沒有皎潔的清輝和自如玉盤的高貴。
我只在鄉村生活過10多年,但是,關于鄉村的月光,卻一直深深鏤刻在心靈深處!
白天的忙碌過去了,踏著淡淡的暮色,人們從田間、從集市、從不同方向回到女人和孩子正翹首以待的家里。整個村莊很快就從一整天的紛亂中安靜下來,從村頭傳來的幾聲雞鳴犬吠,整個村子都清晰可聞。這個時候,從遠處的山頂。從村頭的樹梢上,月亮穿過薄薄的云層,悄然懸掛在了村子的上空。剛剛暗下來不久的村子,又明亮了起來。但這時的明亮與白天的截然不同,到處都是朦朦朧朧的,像掛著一層輕柔的薄紗。一切都寧靜下來,天空像拉上了一幅巨大的黑色幃幔。一輪碩大的玉盤向大地揮灑著無邊的清輝,地面上宛如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水銀,空中的風也沒有了白天的強勁,變得清爽柔和起來了。
當月亮升起來,月光灑滿了村莊,孩子們草草地吃了飯,就刮風般地跑出家門,聚集到村邊的場院里。場院里到處都是一個個的柴草堆,有一間間的看護場院的簡易土房子。孩子們就開始了玩打仗、捉迷藏的游戲。如果是沒有月光的晚上。父母就不會讓孩子出門,到處都是漆黑一團,擔心摔著孩子。
如果是沒有月光的晚上,女人們就在家里不出來了,但只要有月光,女人們沒有呆在家里的。附近幾個家庭的女人,有端了紡車的,有拿了針線筐子的,有織席編簍的。年幼的孩子則躺在奶奶的懷抱里,聽老奶奶講月姥姥的傳說。
月光使沉靜的鄉村變成了情趣盎然的田園詩,變成了美輪美奐的山水畫,變成了悠揚舒緩的小夜曲。因為有了月光,鄉村不再寂寞。鄉村的每一方土地,每一棵樹,每一棵草,都飽含了令人神往的詩情畫意。
這一切都成為了遙遠的記憶。我的孩子出生在城市里。他永遠沒有我這樣一筆關于月光的巨大財富了。每當老師布置寫月光的作文,他都十分為難。我理解孩子。他沒有在鄉村生活過,他沒有見過那美麗的月光,他怎么能夠寫得出?
城市的月光,被高樓大廈阻隔了,被彌漫的塵埃廢氣吞沒了,被到處閃爍著的燈光包圍了。她皎潔的身影,被迫躲藏在城市遙遠的上空,孤寂地自戀,沒有人欣賞,也沒有人喝彩。
暑假的時候。我帶孩子回鄉下老家。我對孩子說帶他去看老家的月光。在家住了一個周,我們每天就坐在院子里,在月光下吃晚飯,孩子寫了幾篇關于月光的日記。他用自己童稚的眼睛,記錄了他人生中最美的風景。
城市無月。但是,我們距離月光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