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知覺、記憶和問題解決等方面評述了格式塔心理學在認知心理學產生和發展中的作用,以期能夠使更多的心理學工作者對格式塔心理學有更深刻的把握,重審格式塔心理學在認知心理學產生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知覺;記憶;問題解決
中圖分類號:B84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2-0072-02
格式塔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興起于1912年的德國。認知心理學(此文特指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它的產生和發展給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強大的震撼和沖擊,成為很長一段時間內占主導地位的一種心理學范式。在探究推動認知心理學興起及發展因素時,就心理學方面,眾多學者一致認為認知心理學既繼承了行為主義的經驗主義和操作主義的方法論,又借鑒了格式塔心理學對內部心理過程的研究。但是對于認知心理學是如何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特別是從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研究中汲取了哪些有益的成果,格式塔心理學在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及發展中具體做出了哪些貢獻,國內心理學工作者對其研究甚少。本文擬從知覺、記憶、和問題解決等方面研究格式塔對認知心理學的影響,通過探討格式塔心理學對認知心理學產生和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以期能夠使更多的心理學工作者對格式塔心理學有更深刻的把握,重審格式塔心理學在認知心理學產生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全面的審視記憶、思維、知覺和問題解決的理論,在實踐研究中從中汲取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一、知覺方面
知覺領域是格式塔學派最重要而又最有貢獻的部分。傳統心理學認為知覺是點與點之間的對應,即特定刺激和感覺之間的對應。格式塔心理學對此提出質疑和批評。認為傳統的心理學過多地強調過去經驗的作用,并陷入了原子主義和機械論的誤區,重元素分析而忽視整體。因而他們提出了自己關于知覺的觀點。認為人們采用直接而統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覺為統一的整體,而非知覺為一群個別的物體。隨后他們又總結為圖形一背景關系、接近、相似、閉合、完形趨向等多項組織原則。他們的知覺觀體現了整體觀以及知覺過程是主動的、積極的觀點。格式塔學派關于知覺的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為知覺心理學理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深地影響著現代認知心理學關于知覺理論的建構。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覺是個體對刺激信息的組織和解釋,也是獲得感覺信息意義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積極的、主動的、有選擇的。知覺活動不僅依賴于刺激物的物理性質,而且依賴于知覺者本身的特點,這與格式塔心理學的知覺觀是十分相近的。在涉及知覺過程的整體,局部加工問題上,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整體決定部分的知覺,整體是在部分之前被知覺的。認知心理學家Navon(1977,1981)對此進行了一系列驗證性的實驗w一*。1977年他進行的一項實驗結果表明,個體對總體特征的知覺快于對局部特征的知覺,而且當個體有意識地去注意總體特征時,知覺加工不受局部特征的影響。但當人注意看局部特征時,他不能不先知覺總體特征。這意味著總體特征是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覺的,總體加工是處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個必要的知覺階段。Navon將這種知覺加工的順序稱為總體特征優先。
二、記憶方面
格式塔心理學家以研究知覺起家,記憶方面的研究幾乎無一例外地體現了知覺研究的一些規律性原則。他們關于記憶方面所作的實驗及其觀點盡管不多,但是預見了現代認知心理學關于記憶領域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向。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刺激所在的情境(context)對回憶的影響;他們首次進行記憶中組織因素的研究,強調組織因素的作用并提出了組織策略;他們研究了刺激特異性fdjsfinctiveness)對識記的作用I've;格式塔心理學家馮·雷斯托夫提出了著名的隔離效應,并做出一系列精巧的實驗來進行驗證;考夫卡強調自我的作用;他們對前攝抑制、后攝抑制、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等加以探索和解釋。這些方面在現代認知心理學中也是十分注重并著力研究的。
在記憶研究中認知心理學家所做的一些實驗研究及觀點與格式塔心理學記憶觀點極為類似,甚至有些觀點是在格式塔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深化和拓展。如認知心理學對場合的強調,可以說是格式塔心理學重視情境作用的進一步細化;認知心理學家重視組織在記憶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各種組織策略,這與格式塔心理學的觀點極為相似;關于刺激的特異性認知心理學家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對于遺忘,認知心理學家探討了短時記憶的遺忘、前攝抑制、后攝抑制、近因效應、首因效應等,這些方面在格式塔心理學中也有充分的體現;考夫卡關于自我的論述對當前認知心理學所研究的內隱記憶有一定的解釋。考夫卡認為,內隱記憶是個體對信息的記憶已經保持了但是未聯結到自我系統上來而產生的。
三、問題解決方面
這一領域的開創性探索是格式塔心理學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他們有關問題解決的基本觀點成為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的基礎和熱點。如格式塔心理學對重新建構、重新組織的重視。實質上是強調對呈現的問題進行心理表征,用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術語來解釋,就是問題解決者將該問題的有關特征進行編碼加工以構建問題空間。人的知識經驗、問題本身的提法等都影響到問題解決者對所呈現問題的內部表征。問題解決者對此問題形成的表征適宜與否對問題解決有重大的直接影響。格式塔心理學家塞爾茲的“圖式預期”實際上也是對問題的一種心理表征。此外,對于格式塔心理學中的頓悟、重新建構現象,西蒙認為都可以用計算機程序來加以模擬。紐厄爾甚至認為。“GPS程序是格式塔心理學家鄧克爾問題解決理論的一個實例……鄧克爾的問題解決理論是信息加工問題解決理論的先驅……”。
四、進一步論證
鮑爾等人在《學習論:學習活動的規律探索》中明確指出格式塔心理學家是認知心理學家的先祖。因此格式塔學派對認知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綜上所述主要表現在:
第一,格式塔學派的一些實驗及其思想觀點構成了現代認知心理產生與發展的基礎,有些已經成為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和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前幾部分已經具體論述,這里不再贅述。 第二,格式塔學派重視對個體的內部高級心理過程的研究,促進了行為主義向認知方面的轉化,為認知心理學重新將內部認知過程恢復為心理學對象創造了有利條件。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托爾曼綜合行為主義和格式塔心理學的觀點,形成了一種符號——格式塔模式的學習理論。強調研究整體的行為,重視刺激一反應間的中介變量,即認知的重要作用。他是將認知和行為主義聯系起來的第一人,使得其他行為主義者能夠客觀地面對人的內部認識過程,從而推動了行為主義向認知方向的發展,以至于他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的開山始祖。可以說,格式塔心理學的傳播在心理學內部削弱了行為主義,為把意識重新作為研究對象創造了內部條件。
第三,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對認知過程進行綜合整體研究,這對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主張從整體的動力結構觀來研究心理現象。現代認知心理學受格式塔心理學整體觀的影響,強調對人的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的綜合分析。
第四,在研究方法上認知心理學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在重視客觀實驗方法進行定量研究的同時。也強調定性研究。
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實證主義影響下,心理學研究中存在著客觀主義思想傾向,它采用物理學的模式、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現象,著重用定量或實驗的研究。定量研究在心理學研究中處于統治地位。這種研究曾給心理學的發展帶來生機,無疑是歷史的進步。然而面對紛繁復雜的心理世界,極端的客觀主義傾向、傳統單一的定量研究又使心理研究捉襟見肘。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一直受到壓制的定性研究重新得以發掘和充實。它以解釋學、現象學為方法論基礎,強調對心理現象整體分析,提出以整體觀為前提來理解心理活動有關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思路。在研究知覺、記憶時,他們設計了不少實驗對知覺、記憶現象進行客觀實驗研究,但同時對直接經驗進行豐富而樸素的現象學分析。
現代認知心理學一方面承襲行為主義客觀主義的研究方法,成為現代實驗心理學的主流;另一方面受到格式塔心理學整體觀、現象學研究原則的影響,并與計算機模擬有機結合,開辟了心理學研究的新途徑。總之認知心理學既繼承了實驗心理學定量研究的傳統,吸收了計算機科學的研究成果,又充分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學以現象學為基礎的研究,由此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研究方法一實驗、模擬、理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庫博維和波梅蘭茨在他們編著的《知覺組織化》一書的序文中用擬人手法對格式塔作了如下評價:“在行為主義的全盛時代,有少數認知心理學家在傾慕格式塔現象。但如今,認知心理學已與信息處理學結下良緣(有人說是政治婚姻)。婚后,認知心理學家在理論上馬上變為老態龍鐘的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的主流很少接觸格式塔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認知心理學的初戀對象格式塔,又重新燃起強烈的欲望,另覓豆蔻年華的新歡。”隨著心理學的深入發展,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風靡一時的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漸漸受到聯結主義模式的沖擊。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對行為主義造成強大沖擊的格式塔心理學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漸漸退出當代的心理學舞臺,但其對其它心理學流派的影響卻是深遠而持久的。格式塔心理學最大的貢獻在于行為主義盛行之時堅持研究個體的知覺、記憶和思維等認知過程,在認知心理學產生之前開創了認知研究的方向,為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作了有力的鋪墊,它對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的潛在影響是巨大而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