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19世紀上期美國領土拓展性質的錯誤認定或故意歪曲,是美國擴張主義產生的重要歷史根源之一。19世紀上期美國的領土拓展不是“擴張”,而是美國的“形成”,其實質是美國各部分實現聯合、美國真正取得獨立、美國整體走向成熟的過程。否定了“擴張”說,就否定了兩種錯誤態度:責難歷史和鼓吹擴張。
關鍵詞:領土拓展;擴張;形成;擴張主義
中圖分類號:K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l 12-0031-02
從冷戰結束前的“反共主義”,到現在的“民主外交”、“人權外交”乃至“新干涉主義”,美國的外交一貫具有強烈的擴張主義特征。考察美國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不能不說,對19世紀上期美國領土拓展性質的錯誤認定或故意歪曲,是美國擴張主義產生的重要歷史根源之一。
一、美國的領土拓展不是“擴張”,而是美國的“形成”
北美人民在18世紀下期通過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剛獨立的美國(1783年)領土包括最初獨立的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和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
19世紀上期,美國通過多種方式拓展了領土:1803年從法國購得路易斯安那;1811年強占西班牙所屬的佛羅里達西部;1819年強購佛羅里達東部;1845年合并原屬墨西哥的德克薩斯;1846-1848年通過侵墨戰爭吞并包括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內華達、新墨西哥等在內的領土;1846年以戰爭相威脅從英國奪取俄勒岡;1867年從俄國購得阿拉斯加。到19世紀中葉,美國的領土從大西洋拓展到太平洋。由剛獨立時的230萬平方公里,增加到900多萬平方公里。
這一過程,歷來被稱之為美國的“擴張”。這種“擴張”說,是對該歷史過程性質的錯誤認定或故意歪曲。筆者認為,這一過程不應叫做美國的“擴張”,而應叫做美國的“形成”,其實質是美國各部分實現聯合、美國真正取得獨立、美國整體走向成熟的過程。
二、美國的拓展大多不是對別國的侵略。領土主要得自殖民者之手
阿巴拉契亞山以西地區,原是印第安人生息的地方。同整個美洲一樣,16世紀以來,這里成了歐洲殖民者角逐的舞臺。參加角逐的主要有法國、西班牙和英國。他們在此---建立起殖民統治,對當地人民進行殘酷的壓榨和剝削。美國獨立后,這些地區仍處在殖民者的統治之下。
19世紀上期美國的拓展,大多不是對其他主權國家的侵略,所得領土主要來自歐洲殖民者之手,因此,不應叫做美國的“擴張”,而應叫做美國的“形成”,其實質是美國各部分實現聯合。如果說獨立戰爭使得最初的13個英屬殖民地取得了獨立,那么所謂的美國的“擴張”則使得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各個地區取得了獨立,并走向聯合。這種“擴張”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它使得路易斯安那、佛羅里達、俄勒岡等地區分別擺脫了法、西、英等國的殖民統治,取得了獨立,得到了發展,并與東部組成統一的獨立國家,一道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19世紀上期美國的領土拓展(對墨西哥領土的掠奪除外),與沙俄侵占我國東北、西北領土不同,與日本侵華不同,與美國后來出兵朝鮮、出兵越南也不同。后者都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領土或主權的侵略和掠奪,是擴張行為。而19世紀上期的北美洲西部還沒有建立起獨立的主權國家,其各個部分的共同命運是處在被壓榨被奴役的殖民統治之下,共同歷史任務是推翻殖民統治,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而這一歷史任務,正是通過與東部已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聯合,擺脫歐洲殖民者的束縛,從而組成統一的美國來完成的。
三、移民為西部的開發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美國領土的向西發展,也發生了大規模的向西移民運動。美國人所謂的“牧歌式”的西進運動,實際上是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與西部土地開拓同時發生的,是對印第安人接連不斷的戰爭和血腥屠殺。
但是,移民對西部的開發和建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也是不可否認的。為開發這一廣闊領域,成千上萬的家庭, 穿過森林和草地,越過高山和平原,滾滾向西推進,為追求’獨立和繁榮而與大自然勇敢搏斗。他們掃清森林,刈除雜草,白手起家,披荊斬棘,墾拓出望不到邊的玉米田和棉花田,開采了一個又一個煤礦、鐵礦、金礦,建起了一座座嶄新的城市……開拓者的主力是農民,另外還有牛仔、印第安人、礦工、伐木者、皮貨商等,他們用自己的血汗喚醒了沉睡的財富,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成果,使還處在原始社會的西部一步跨入了近代資本主義文明。經過一百多年的開發建設,西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千千萬萬人移往西部,美國的人口中心逐漸西移;到1900年,西部已建起409萬個農場;為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大量的煤、鐵、銅、錫、金、銀等礦藏得到開采;隨著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西部的農業逐漸商品化;一個個新的工商業中心,如克利蘭夫、辛辛那提、芝加哥、圣路易斯等城市拔地而起,象征著新西部的誕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移民創造了今天的西部。
四、真正意義上的美國是在西部開發的過程中形成的
應該說,1783年的美國,還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只能算是美國的雛形,是美國最早獨立的部分。剛獨立的美國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它雖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獨立,但在經濟上仍然是“歐洲的殖民地”。在立國之初,美國就意識到西部尚未開發的富饒資源是其真正獨立和社會自力更生的保證。被稱之為美國的“擴張”的過程,實際上是獨立戰爭的延續,是美國徹底擺脫殖民統治而真正取得獨立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是在西部開發的過程中形成的。
首先,西部的開發,促進了美國整體經濟的形成。西部的開發,與東部正在展開的工業革命緊密相聯,互相促進,構成了19世紀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西部遼闊土地的墾殖,各種礦產資源的開采,為東部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糧食、棉花、木材、牲畜以及煤、鐵、銅、錫、金等農產品和原材料;同時,西部的開發和建設,又為東部的工業產品開辟了巨大的國內市場。東西經濟渾然—體,不可分割。西部的開發和建設,加速了美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促進了美國統一國內市場的形成,改變了美國的勞動力布局,推進了美國的城市化進程。正是在西部開發的過程中,形成了美國的整體經濟。
其次,西部的開發,對美國的民主制度產生重大影響。西部30多個新州的建立并作為平等成員加入聯邦,這本身就是美國民主制度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眾議院代表席位是按人口比例分配的,而參議院議員名額則是按州權平等的原則選派的。西部諸州加入聯邦的直接后果,是使美國立法機關中地域力量的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事關普通民眾利益的立法正是由西部代表提出,或是在西部代表的努力下才礙以通過的。美國強大全國政府的發展,民主制度的促進,無不與西部開發有著密切的關系。
另外,西部的開發,促進了美國混合民族的形成。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定共同體。”美國,是一個沒有童年的國家;美國民族是一個中途形成的民族。美利堅民族是由世界各地會聚到這塊大陸上的人混合而成的,包括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非洲黑人、印第安人等。在西部開發的過程中,富饒的土地、豐富的物產,不但吸引著美國東部居民,也招來了大批外國移民,有荷蘭人、英國人、瑞士人、愛爾蘭人、東南亞人等。他們在一同開發勞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共同的經濟生活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質,形成了多民族混合而成的美利堅民族。
五、否定了“擴展”說,就否定了兩種錯誤態度:責難歷史和鼓吹擴張
19世紀上期美國的領土拓展,歷來被稱之為美國的“擴張”。這一觀點派生出兩種錯誤態度:責難歷史和鼓吹擴張。
前者認為:這一“擴張”過程是赤裸裸的侵略和掠奪,是完全不正當的和極其罪惡的。持此態度者完全不考慮該過程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合理性和進步性,看不到它正是美國形成的過程。似乎美國應該永遠是1783年剛獨立時的“美國”,不該向密西西比河以西邁進一步。這種責難歷史的態度顯然是片面的和錯誤的。
后者認為:這一“擴張”過程在美國的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完全正當的和極其合理的,因此,擴張是美國的光榮傳統。持此態度者大肆鼓吹擴張,為美國的擴張主義提供理論依據。其主要代表是美國歷史學家特納。
弗雷德里克·杰克遜·特納是美國中西部學派的創始人,他創立的“邊疆學說”不僅對美國史學界有巨大影響,而且對美國擴張政策的制定也有深遠的影響。特納的“邊疆學說”貫穿著一種擴張主義思想,宣告向新領土擴張乃至美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并斷言在西部消失后,“美國生活的擴張特征”并沒有“完全中斷”,“美國的活力將繼續為它的活動要求一個更為廣闊的領域。”特納認定向新領土擴張乃至美國歷史發展的“天定命運”,從而宣告擴張政策是美國過去、現在和將來發展的基本規律之一,似乎美國的擴張是不可避免的和十分正當的。他借助對歷史的歪曲,制造輿論,鼓吹擴張,為美國的擴張主義提供理論依據。
道理很簡單:19世紀上期美國的領土拓展,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但不是“擴張”,而是美國的“形成”,是美國走向成熟的過程;而如今擁有50個州、93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成熟的國家之一,再去制造類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巴拿馬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事件,對其他主權國家實施侵略和掠奪,便是標準的擴張行徑,因此也就是非正義的和罪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