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國60年來的全部實踐歷史和理論發展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取得了輝煌成就,關鍵就在于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并積累了寶貴經驗。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化;經驗
中圖分類號:D6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2-0001-02
建國60年來的全部實踐歷史和理論發展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關鍵就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始終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創造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成果,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道路與模式,進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整體通觀建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歷程,可見在實踐歷程中積累了如下十大經驗。
1.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才能真正探索反映客觀實際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共產黨執政規律;只有真正尊重客觀規律并按照規律辦事,才能使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發揮具有堅實的科學基礎;只有在按規律辦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才能真正地實現科學發展。事實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探求事物的規律,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一般規律與共產黨執政的特殊規律。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和尊重客觀的科學規律始終需要貫穿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這條經驗是對思想與規律而言的。
2.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結合上下功夫,尋找到恰當的結合點和結合方式,才能真正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建設與改革的理論、道路和模式;只有真正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道路、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有力推動中國社會各領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而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創造主客條件。黨的十七大報告總結的“十大結合”就是明證。這條經驗是對方式與路徑而言的。
3.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深入了解時刻變化發展的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并根據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做出準確的科學判斷,才能真正認清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性質、社會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才能摘清中國的各種實際和最大實際;只有搞清楚了中國的實際,才能真正科學制定解決中國矛盾和問題、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完全統一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改造中國社會的客觀世界與中國人的主觀世界的廣泛實踐中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并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條經驗是對前提與基礎而言的。
4.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依靠最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堅持搞好統一戰線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真正確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具有最大的主體力量;只有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領導力量、依靠力量、支持力量,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才能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行各業中去,發揮各自應有的力量和作用。這條經驗是對力量和動力而言的。
5.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人民群眾相互尊重和發揮首創精神,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最大利益,不斷解決最廣大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才能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成為最多數人參與的為最多數人服務的自由自覺實踐,并不斷在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實現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刨新和發展。事實上,以人民群眾為主體和中心,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點,以最廣大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實踐為基礎和源頭,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好切入點。這條經驗是對價值和立場而言的。
6.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中國現代化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全面推動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社會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不斷進行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教育創新、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才能徹底改變中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面貌,增強中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并發揮積極的作用,擴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影響。只有始終堅持以中國現代化建設為中心,歸根結底以經濟現代化建設為中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是具有實質性內容的中國化,才是符合中國實際需要的中國化。只有著眼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以及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制定科學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并積極探索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固有規律,才能真正形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條經驗是對中心與任務而言的。
7.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全面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和指導地位,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主旋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種社會思潮,才能確保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馬克思主義性質、社會主義方向、為人民服務本色。與此同時,只有始終從中國實際出發,立足國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時代的特征、實踐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創造中國特色、創造中國模式、創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真正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適合中國國情和中國實際、改變中國社會和造福中國人民。而且,事實還證明,只有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才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革命年代,堅持毛澤東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建設時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條經驗是對前途與方向而言的。
8.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把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始終致力于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先進性建設,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中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理論建設。才能真正堅持與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事實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與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關鍵在黨,關鍵在—個具有執政能力和永葆先進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條經驗是對關鍵與核心而言的。
9.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堅持中國的事情根據中國的情況由中國人來辦的原則,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的道路和模式,積極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才能挺立中華民族的主體性、中國共產黨的主體性、中國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只有始終挺立了主體性,才能更好地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批判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各國的一切文明成果,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刨造與他國文明成果的中國化,才能在有效反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與懷疑主義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真理,才能在與包括左傾、右傾在內的一切錯誤思想進行斗爭的過程中排除各種干擾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事業,才能在研究各種理論文本和中國社會實踐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基本立場和基本精神。這條經驗是對主體與精神而言的。
10.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只有始終唯物辨證歷史地處理理論與實踐、主義與問題、普遍與特殊、堅持與發展、批判與創新、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際、科學與人文、系統與重點、自主與外援等各種關系,才能確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有機結合、良性互動、動態平衡、優化組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中得以不斷深入持久的推進。在正確處理關系中謀求發展,在積極發展中處理好各種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真正化中國社會、化中國人民、化馬克思主義自身,化出舉世矚目的偉大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這條經驗是對關系與發展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