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講評是指學生在完成考試之后,教師對試卷進行解剖、分析、點評,以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解題能力,掌握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在高三復習迎考階段,高強度的訓練,頻繁的綜合性考試,更加顯示了試卷講評課的重要性。但在目前很多老師對試卷講評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qū),存在著“只測試不講評”或把試卷講評課上成“對答案課”“思想教育課”等現(xiàn)象。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我們做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循之以法,切實地上好試卷講評課,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一、試卷講評課的類型
根據(jù)講評的內容,高三政治試卷講評課大致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章節(jié)、單元性試卷講評。
高三第一輪復習,主要以復習、鞏固基礎知識為主。每一章節(jié)、單元講完后都要有一定量的練習或提問,針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提高、查漏補缺。這樣的試卷,一般題量少,內容單一,難度較低,講評比較簡單,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但對出現(xiàn)的錯誤問題一定要及時通過講評予以糾正、補遺。
2.階段性模塊檢測講評。
復習完《經(jīng)濟生活》或《政治生活》等每一模塊的基礎知識后,都要對該模塊的內容進行綜合性的測試。這種試卷覆蓋面較廣、難度較大,常以社會熱點材料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這種試卷講評要突出階段性特點,重在啟發(fā)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形成系統(tǒng)牢固的知識結構,熟練運用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知識的遷移、運用、整合能力。
3.綜合性大考的試卷講評。
在高三的復習過程中,時常穿插著針對高考的大型綜合訓練,如縣級統(tǒng)考、市級摸底考、聯(lián)考等。這類試卷綜合性強、難度大,其實質就是模擬高考的實戰(zhàn)演練。對這類試卷的講評,教師務必針對考查知識的范圍、類別,考查能力的層次,出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巧妙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有側重地講評。只有這樣做,才能對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給予準確評價,使他們糾正錯誤,明確規(guī)律性的認識,提高答題能力,也使教師總結前一段教學的經(jīng)驗、吸取教訓,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試卷講評課的原則
試卷講評課,必須本著“科學、高效”的宗旨,精心進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設計。為此,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及時原則。
考試結束之后,教師要在認真批改、分析統(tǒng)計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及時講評試卷。講評得越及時效果越好,時間拖得越久則效果越差。
2.共性原則。
試卷講評課的共性原則,一是指試卷存在的普遍性錯誤問題即共同錯誤,教師要給予重點講評。這要求教師在充分分析問題的前提下,找出學生錯誤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找準講評的切入點。教師重點講評錯誤問題時,分析要到位。對問題的講評切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二是指問題講評的對象要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講評的起點既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要使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受益。
3.啟發(fā)原則。
學生在答卷中出現(xiàn)的普遍性錯誤,多數(shù)是記得不牢、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知識,沒有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沒有形成舉一反三的規(guī)律性認識。因此,評講試題的過程不僅是給學生對答案的過程,更是傳授做題方法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評講試卷時,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來分析審題的切入點、答題的思路、答案的組織等,教師再給予點撥、補充,完善學生的思考,使他們領悟解題規(guī)律,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補救原則。
一次考試,不僅能檢測出學生的成績,還能檢測出教師教學的得失。教師必須針對試卷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補救措施。一是教師要布置學生課后反思:這次考試考得較好(較差)的原因是什么?今后需要在哪方面加強?并要求學生總結解題技巧和解題規(guī)律。同時,一定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二次訓練,以避免學生再犯同樣的錯誤。二是教師也應該作反思:針對學生普遍出現(xiàn)的錯誤,采用哪一種講評方式能起到較好的效果?自己的教學需要哪些改進?復習的思路需要做何調整?這樣做不僅可以少走彎路,而且有利于形成師生在思想上的共鳴。贏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
5.鼓勵原則。
學生對考試都是比較重視的,所以試卷講評課應堅持表揚、鼓勵的原則??隙總€學生的答題亮點,尤其應表揚那些思路清晰、答題規(guī)范、靈活而又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切忌把講評課上成“批評課”,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對于錯誤問題,老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析其原因,有區(qū)別地加以指導,幫助學生找出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教會學生掌握“審題”“聯(lián)想”“規(guī)范答題”的好習慣。
三、試卷講評課的步驟
1.教師的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
首先,認真批改試卷,做好對試題的分析評價和對學生答題情況的記錄。認真分析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及能力層次,每道試題的得分率,學生普遍存在的錯誤問題等。其次,針對記錄的內容,研究克服學生普遍錯誤的對策,研究講評的方式方法。再次,針對學生答題存在的普遍性錯誤,通過集體備課,研討、搜集與本次考題的意圖、考查的知識點、設問的角度相類似的二次矯正練習,以便在講評課上使用或課后完成。
2.課前的學生自我糾正環(huán)節(jié)。
考試過后,教師要將試卷及答案及時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查、自評,并讓學生了解全班的總體考試成績情況,對照分析自己的成功與不足。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利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扼要地概括本次考試試題的特點及考試結果。向學生展示《題目設計雙向細目表》,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試卷考查的重難點、社會熱點背景、設問的巧妙之處,了解班級或個人所取得的進步、學習上的認識誤區(qū)等。
3.教師課堂的重點講評環(huán)節(jié)。
這是試卷講評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滲透科學方法、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講評的首要任務。教師的講評一定要得法,既不能是簡單的對答案,又不能講得過細以致效率不高。有些試題只要“蜻蜓點水”,而有些試題則需“仔細解剖”,對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癥下藥”。老師主要講共同存在的問題、考查知識的范圍、講審題的切入點、答題的思路、解題的方法;評出錯的原因、出題者的意圖;評一題多問、一題多解,幫助、啟發(fā)學生找差距,培養(yǎng)他們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的矯正訓練。
教師講評試卷之后,一定要針對錯誤問題進行矯正訓練,讓學生將所獲取的新知識、新方法、新觀點運用于解題實踐,以鞏固矯正教學的效果。矯正練習可以是幾道典型題目,也可以是新編制的試卷。
5.教師課后的檢查與落實。
對矯正練習,教師必須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評定、有落實,保證訓練質量。檢查落實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相互批閱檢查,教師也可收齊學生的試卷,檢查全體學生的訓練結果。老師對矯正效果要進行總結性評價,對已達標學生提出新的努力方向,對未達標學生制定補救的措施。
總之,上好試卷講評課不僅可以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還可以促使學生不斷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啟發(fā)思維,激發(fā)興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老師還可以發(fā)現(xiàn)、解決教學疑難,改進教學,提高業(yè)務水平。所以,教師要予以充分重視,提高試卷講評課的實效。
(作者單位:銅山縣鄭集高級中學,江蘇銅山,22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