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風、學風俱佳的學校一定是具有一位好的校長和擁有優秀中層團隊的學校。校長的素質對學校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中層是校長決策的參謀智囊,他們的自身素質、工作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發展前景。
1 執行力——虎氣
學校中層首要任務就是執行,是校長決策的堅決執行者,中層沒有執行力,校長再好的思路都是空中樓閣。具體說來,要有一種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要有虎氣,做雷厲風行的“執行官”,切忌搞形式走過場,切忌陽奉陰違。要準確領會校長的意圖,做到執行時不走樣、不偏向。如果按校長的決策工作出現了失誤,不要推諉。要勇于承擔責任,積極地想辦法進行補救。不能看校長的“好戲”。
2 感召力——底氣
作為學校中層,要想干好工作,贏得老師的信任,必須要有感召力。首先,必須要嚴以律己,率先垂范,在老師中樹立起形象和威信。其次,作為中層,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不斷充實自己,精通教學業務,先做一名好老師,才能有效指導教學工作,教師才會佩服你、尊重你,你才能擁有學校建設的發言權和指揮權。第三,中層要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只有自己的業務精深,發揮專業特長,在本職能部門中駕輕就熟,這樣,你的底氣就足,讓教師感覺到你是專業的“權威”。
3 協調力——靈氣
協調就是關系的溝通,學校要正常運轉,中層是紐帶,要快速地傳遞學校的指令與反饋教師工作情況,發揮調節與平衡的作用。中層既要注重部門、單位之間的橫向協調,又要注重上下級之間的縱向協調;既要搞好內部協調,又要搞好對外的協調。在協調中,要堅持溝通協商、求同存異。在學校工作出現矛盾或沖突時,中層必須頭腦靈活,顧全大局,展示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4 表達力——才氣
學校中層優秀的表達能力是溝通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是協調干群關系的潤滑劑。把校長或者學校決策的主要內容、基本要求用簡練的語言告訴大家,中心明確,邏輯清楚,易于理解,避免重復啰嗦;將基層的建議、要求反饋給領導,表達要點清楚,注意講話的策略;部門的通知、計劃總結或者匯報材料表述要做到觀點鮮明、內容充實、文字準確,有可讀性。作為中層書生氣不可有,但書卷氣不可無,要博覽群書,拓展文化科學知識層面。平時要訓練自己的簡捷準確平和的表達能力,善于思考、勤于實踐、樂于反思。
5 創新力——勇氣
中層執行不是簡單機械地復制領導的命令,應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在制定計劃、實施方案的時候,要有自己的智慧,在工作中不斷地發現、研究、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向創新邁進的過程,這樣,校長的決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就能不斷完善,效果更好,創新也就成為組織解決問題的必要手段和必由之路。還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要有洞察力,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真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提煉出真實的信息,對教職員工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或改革中的一絲曙光,能洞察先機,及時予以抑止或張揚,要有勇氣,未雨綢繆。要結合本學校、本崗位和個人的實際,勇于探索,敢為人先。邊試驗邊探索,積累經驗,逐步推廣,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素質和創新能力。
6 親和力——人氣
中層要想成功地開展工作僅僅依靠職權是不夠的,更要依賴個人的親和力。好中層必須首先是個好人,胸懷大局,事業至上,不計較個人得失,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平時和同事、老師的相處,能用一顆真誠友善的心去理解、關心教師,融入到大家之中,傾聽他們的心聲,過問他們生活中的冷暖苦樂,讓大家覺得你既是領導又是“哥們”,他們就會把你當成親人一樣,也就會信賴你,愿把你當成知己,以心換心,以信任換取信任,你也就有了人氣,有了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