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初中英語教學已不再是零起點,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便接受英語學習。但是,他們的英語并沒有達到學習初一教材的水平,在普通學校這種狀況更為嚴重。初一新生的差距主要表現為:(1)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不少學生對字母、單詞拼寫還是模糊不清,詞匯的遺忘率較高,對單詞、句子會讀但不會寫,甚至既不會讀也不會寫,不能正常理解語法,缺乏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科學的學習方法。(2)不少學生學習信心不足。有調查表明,初一年級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已經減退或消失。小學階段經歷的困難和挫折使得不少學生已經喪失對英語的興趣,并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加上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多、步子快、要求高等原因,很多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就無所適從。
面對這種狀況,初一英語教師就要接受新的挑戰:怎么才能讓在小學階段學過英語,但基礎參差不齊,英語學習信心不足的初一新生重新樹立信心,調整方法,盡快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初中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我們來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
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差異和問題。一是教學目標存在較大差異。小學的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習興趣,能進行簡單口頭交流。初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二是初中英語與小學英語最大的區別是教學內容多,詞匯量增多,語法多,需要大量筆記,課外還需要延伸。三是教學策略區別。小學教學往往利用直觀手段和游戲活動,課堂活動形式豐富多彩。但也有這種現象:過分重視活動形式,而忽視效果。沒有讓學生把握關鍵句型、詞語,導致不少學生難以熟練準確朗讀所學內容,難以用所學語言正確熟練交流。缺少了朗讀環節造成學生對課文半生不熟,課外朗讀困難重重。此外,小學高年級過分注重單詞識記而忽視語段教學,學生讀寫能力跟不上。由于沒有讀寫支撐,僅靠口頭操練難以形成穩定的綜合技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多采用講解、操練和任務為主。但有的老師不能綜合地使用這些方法,他們單一地使用某種方法。如以講為主,占用課堂大量時間,久而久之,課堂氣氛沉悶,致使學生興趣低落。四是小學英語教學忽略詞匯學習策略滲透。由此,導致學生死記硬背單詞,而面對初中教材龐大的詞匯表學生無所適從,學習負擔沉重。
目前由于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以上差異和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英語教學的“中小銜接”。要有效地解決“中小銜接”這個矛盾,一方面我們要充分理解教材編寫體系和教學思路。另一方面初中老師應順應小學生的特點,逐步引導他們適應中學的英語學習。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要理解教材及分析學生特點。
1.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是外研版的初中銜接版教材,這個教材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編寫的,由詞匯、語法或句型、任務組成。它要求我們改變過于重詞匯、語法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方式,把以語言、做事為教學核心,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學會交際。
2.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仍然保持小學生的特點,天真幼稚、活潑好動、好表現、求知欲旺盛、向師感強、喜歡直觀形象的東西,而且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中學老師應因勢利導,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年齡特點、教學內容和新課標基本理論設計出他們感興趣又能運用語言的活動,重視課堂實效。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法,組織多種教學活動,重視情感激勵。
1.詞匯教學。適當延用小學教學方法,如直觀手段和游戲活動,增加讀寫訓練,滲透科學的詞匯學習策略。(1)初一學生和小學生一樣,形象思維強,但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因此老師可多用實物、投影、簡筆畫和體態語言、視頻等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保持興奮狀態,提高學習效率。(2)游戲、競賽和猜迷等多種形式教學活動比較符合初一學生年齡和學習特點,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熱情。(3)增加讀寫訓練活動,克服課堂熱熱鬧鬧沒有實效的缺點,促成知識內化。(4)讓學生利用詞匯學習策略學習、記憶單詞,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樹立自信心。詞匯教學步驟如下:首先以直觀手段呈現詞匯,然后從聽人手,逐步擴展至說、讀和寫。這樣既能擴大學生語言的輸入量,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和腦等多種器官,使所學語言得到扎實有序的訓練,學生的興趣也得到提高。第二步聽,老師指著物品說,學生聽。然后作聽檢查。第三步說。第四步讀,老師寫出學生說的單詞,利用拼讀規則認讀單詞。如寫出“stand, thank”引導學生讀新單詞“map,cap”。第五步寫。學生讀完單詞后,要求學生按拼讀規則邊讀邊抄寫單詞,直到記得為止。最后作單詞聽寫檢查。另外詞匯復習和鞏固很重要。因為詞匯記憶是中學生頭疼的問題,它需要我們給學生作正確略策的引導。(1)要求學生制作拼讀規則表。學了一個新單詞把它歸類到同一個拼讀規則中,每天早晚讀進行朗讀。(2)利用word map整理、分類記憶詞匯。(3)進行定期聽寫、默寫評比。并且及時給學生作鼓勵性評價。給他們貼小五角星、笑臉等,每個月在全班評比一次,看誰得五角星和笑臉最多。實施這個方法,學生學習單詞興趣可調動起來。(4)利用游戲幫助學生學習單詞。針對不同詞性的單詞選擇不同的游戲,常變常新。如數詞,讓學生猜教師的年紀,以及他人的年紀。又如名詞,老師在黑板上畫兩筆,學生開始猜單詞,老師繼續添筆,直到學生猜出為止。
2.句型強化訓練及其教學方法——聽說法,游戲活動和讀寫訓練。初一(上)教材每個單元中呈現一兩個重要句型。熟練掌握這些句型是發展學生技能的關鍵,在句型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隨之提高。句型教學要進行口頭操練,此外還要進行讀寫訓練。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增大,要從聽說為主,逐步轉為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句型教學過程:(1)句型引入情景化。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導入應盡量巧妙、新穎、獨特、富有藝術性。給學生帶來親切的感覺留下難忘印象,使學生樂學好學。具體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可采用提問式、游戲式、情景式。(2)利用聽說法進行句型操練。引入句型后,多次重復同一個句型,以達到記憶正確句子結構的目的。一般這個步驟的時間不宜持續過長,3至5分鐘即可。(3)組織多種多樣游戲活動進行有意義的句型操練。教學游戲是英語教學情景化和交際化重要組織形式之一。游戲能使枯燥的英語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開展游戲活動有助于學生學習、掌握、鞏固、復習和運用所學知識,使語言學習富有實用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發展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創新精神;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助于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符合初一學生年齡和學習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把游戲恰當引入課堂。在設計游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真實自然,體現語言的運用。(2)信息互補,注意真實意義。(3)形式多變,力求活潑有趣。學生學習動機來自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根據不同學習內容設計多種游戲。(4)進行讀寫訓練。因為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基本技能,缺少讀寫訓練就缺少綜合運用能力中的讀寫技能,而缺少這兩個技能訓練環節,勢必造成課堂教學形式單一,而且學生知識內化缺少支撐。有經驗的老師都會把讀寫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們把游戲活動中使用的句型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認讀,然后仿寫真實情景。實現“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情學交融,實踐延伸”。
3.利用完成任務的環節培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新課程最大亮點是提倡任務型教學。要完成任務必須首先學習相關的詞匯、句型。接著用語言去“做事情”,去完成任務。現用教材中每個模塊Unit3中都有一個任務。如果這個任務適合學生實際情況和達到培養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目的,我們運用它。如果不適合,我們作修改調整,再運用。值得注意的是,完成任務或游戲活動中所需的繪圖和道具,應在課前準備好,保證學生課堂上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語言實踐,不能浪費課堂的寶貴時間。
(三)激勵學生情感,增強學生自信心。
英語教學中需要老師對學生的表現和學習結果作出合理的評價。老師要發揮好口頭即時評價的作用。因為學生的某種良好行為出現之后,如果能得到相應的認可,學生就會產生某種心理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向更高層次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賞識。老師課堂的口頭即時評價應做到:(1)層次性,如對優等生的精彩表演說:“Excellent!”“Great!”對遜色一點的學生提出改進意見。對學困生說:“Well done.Nice work.”(2)激勵性,教育的本質是激勵和喚醒。其中包括感激性的表揚,老師通過感謝方式對學生進行表揚;描述性表揚,用描述方式來評價學生的成績或表現;診斷性表揚,既肯定學生成功點又要使學生意識自己的不足。暗示性表揚,老師通過從情感、語言上體現對學生的答案、作業、任務等很感興趣,讓學生體會自己的優點。如當面對學生自己繪制的新校園圖畫作精彩介紹時,老師說:“Wow, It's a nice and beautiful school.Do you like it?Would you like to study there?”對學困生的錯誤可以說:“That's close.Not quite.Can anyone help him/her?A good try.”在評價中老師要有意識豐富自己語言,做到有的放矢,不僅對學生作評價還要與學生交流思想和感情。(3)客觀性,我們強調對學生尊重和賞識并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的表揚。如果屬于不需要太多思維創新的模仿活動,老師只要點頭肯定或進行必要的糾正即可,無需用夸張的語言加以評價。口頭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老師看似平常的話語,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熱情,為學生的不斷發展提供新的空間。另外表演后的相互評價也受到學生普遍重視。通過相互評價,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刻苦,在教師和同學面前表現更為出色,同時也增強自信心。
(四)嚴把語音關,強化模仿和朗讀。
許多小學生進入初中時都存在語音、認讀、朗讀等方面的問題。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第一關。音標學習是語音教學重要內容之一。所以我們要教會學生認讀音標、學會拼讀單詞。解決了學生識詞問題,學生就逐漸學會查字典,就會自己預習,獨立學習。但英語課本里沒有專門音標課,老師可以嘗試在教字母時同步進行音標教學。在復習26個字母時,給字母標注音標,利用字母教音標。英語音標中有許多音素發音與漢語拼音相似,老師用這些相似之處引導他們學習音標。待音標認讀完后,作音標的認讀測試。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學一定要進行頻繁的聽錄音模仿、朗讀等練習,讓學生盡早過“語音關”,學生英語是否學得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初學階段朗讀基本功是否扎實。一個不會朗讀課文的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對其參與課堂活動和課外復習都會產生消極影響。老師可讓學生課后模仿錄音朗讀,并把它錄下來,帶到課堂上,大家相互聽一聽,比一比,搞一次錄音比賽,看誰模仿得最像,設個“名模獎”以增加課堂趣味性、實用性,學生就不會感到語音學習枯燥無味了,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教會他們一項本領。
(五)給學生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
初一新生好動、好表現、好勝,所以我們要給他們創造機會展示“自我”。滿足他們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在課堂上用5分鐘進行表演或比賽,也可以舉行English party。節目有:“問題大王”,“問不倒”,看誰問的問題最多和看誰回答得最流暢;“單詞大王”看誰在規定時間內寫出最多正確的單詞;“模仿秀”看誰朗讀最地道;還有“角色表演”、“作品介紹”和英語歌典演唱等。舉辦活動前給每類節目出題目作語言提示,學生進行臺詞、劇本和道具的準備和排演,保證party的質量,學生們很樂于參加活動“自我”展示。晚會結束時大家一起評出最佳表演者,最佳創意節目,最佳名模,最佳作品等,學生樂此不疲。
初一入學時,正是學生英語學習新階段的開始,即使一個學生小學期間的英語基礎不好,如果我們老師認真研究中小學教材,認真學習教學理論,使用教學方法得當,給學生滲透正確的學習策略,加上情感鼓勵,那么他們的知識、學習方法和心理就得到有效銜接,他們在初中重新開始學好英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能順利過渡到初中的英語學習中來。中小學英語教學是否能進行有效銜接,我們的初中英語老師擁有主動權,也負更大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