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不穩定型心絞痛;奧扎格雷鈉;低分子肝素鈣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5-0589-02 中圖分類號:R 541.4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40
不穩定型心絞痛(UA)是指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組臨床心絞痛綜合征[1],病情往往較重,是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一種,且極易發展為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選擇適當的治療對改善其預后有重要意義,我院應用低分子肝素鈣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UA,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0~76歲。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42~73歲。兩組性別、年齡及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使用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ACEI、腸溶阿司匹林等。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鈣[商品名稱:立邁青,兆科藥業(合肥)有限公司]5000 U,臍周皮下注射,q12 h,連用7~10天,生理鹽水250 ml+奧扎格雷鈉80 mg靜滴,連用10天,住院治療7~21天,隨訪治療至6個月,觀察再發心絞痛、AMI、死亡的發生情況。
3.觀察指標 ①觀察記錄兩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疼痛程度、持續時間;②心電圖的改變;③復合終點事件;④不良反應。
4.療效判定 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或最長持續時間減少>80%,靜息心電圖示缺血性ST段恢復>0.1 mV或ST段恢復正常。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或最長持續時間減少50%~80%,缺血性ST段恢復0.05~0.1 mV。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或最長持續時間減少<50%,心電圖與治療前相同。
5.統計學方法 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結果
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明顯好于對照組的70.3%(χ2=4.32,P<0.05)。見表1。隨訪6個月治療組的心臟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見表2。
2.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3例皮下瘀斑、瘀點,無內臟出血病例,未見過敏反應,治療前后血小板計數未見明顯改變,肝、腎功能檢查均正常。
討論
UA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釋放,凝血系統激活形成血栓,并有血管痙攣,引起血管狹窄或閉塞。UA的血栓主要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故治療以抗血小板、抗血栓為主。奧扎格雷鈉是一類能特異性地抑制血栓素A2(TXA2)合成酶,降低體內TXA2濃度,同時促進前列環素I2(PGI2)的生成,改善TXA2的平衡異常,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2]。
低分子肝素的主要作用特點為[3~5]:①抗凝活性主要是通過抗活化凝血因子(FXa),并且與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親和力低,故引起出血副作用少;②血漿清除率低,血漿半衰期長;③與血漿蛋白、內皮細胞及巨噬細胞結合力低,生物利用度高,應用治療劑量的低分子肝素無需藥物監測;④可降低血漿內皮素水平而達到控制心絞痛目的;⑤對全血黏度、血漿黏度、還原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均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低分子肝素鈣聯合奧扎格雷鈉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改善UA患者的近期預后,安全性良好,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0,28(6):409-412.
[2]黃興漢.奧扎格雷鈉對腦梗死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山東醫藥,2002,42(14):40.
[3]王延瑞,王振才,李曉.低分子肝素的藥理特性及臨床應用[J].臨床薈萃,2000,15(18):855-856.
[4]杜榮品,韓俊平,劉坤申.低分子肝素在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1,21(5):314.
[5]吳成濤.低分子肝素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J].中國實用醫刊,2008,9(17):78-79.
(收稿日期:2010-07-10 修回日期:2010-09-02)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