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過對肺Wegener肉芽腫的CT影像分析和分型,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減少誤診。
方法 收集23例經病理證實的肺Wegener肉芽腫的CT影像,根據CT影像進行分型和診斷性治療。 結果23例肺Wegener肉芽腫均有多發性肺部CT影像改變,其中4例表現為多發結節、腫塊型,誤診為肺轉移瘤;3例表現為片狀浸潤型,2例誤診為肺炎,1例誤診為肺膿腫;16例表現為三多一洞型,其中3例誤診為肺結核、5例誤診為肺真菌感染。經正確診斷及診斷性治療,病人病情好轉,部分治愈,誤診病例患者病情加重。結論 肺Wegener肉芽腫的CT影像表現具有多樣性,易誤診,根據CT影像分型認真分析影像特點,診斷性治療和結合臨床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對本病診斷和正確率。
【關鍵詞】 Wegener肉芽腫;計算機體層攝影;誤診分析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5-0567-02 中圖分類號:R 563.04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25
Wegener(韋格納)肉芽腫是一種可累全身所有器官和系統的壞死性肉芽腫性血管炎[1]。肺部的影像學表現因多樣性,極易誤診,筆者回顧性分析和總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5月已確診的肺Wegener肉芽腫23例,分析CT影像,鑒別診斷及誤診原因,以提高對此病的診斷水平。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組23例肺Wegener肉芽腫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齡20~72歲,平均43.5歲,病程1周~15年,臨床癥狀主要為發熱,胸痛伴咳嗽,肥漿型抗中性粒細胞抗體(CANCA)均為陽性,8例用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診斷性治療后,發熱減退,肺內病灶減少,臨床癥狀消失。
2.檢查方法 使用美國GE公司Lightspeed16層螺旋CT機掃描,采用螺旋掃描方式,層厚5 mm,層距5 mm,螺距為0.938。HRCT掃描參數為層厚1.25 mm,140 kV,300 mA,FOV為30,掃描后行肺部骨算法重建,由多名有經驗的放射診斷醫師共同分析評價其圖像結果。
結果
1.首次胸部CT表現
①肺部多發結節、腫塊型:本型4例,約占17%。表現為兩中、下肺胸膜下多發結節、腫塊狀灶,小結節病灶表現為圓形,可有分葉,邊緣光滑,大結節外形多不規則,邊緣可見短毛刺,部分與胸膜相連(圖1),增強后2例可見血管進入結節內,其中3例被誤診為肺轉移瘤,1例誤診為肺癌并肺內轉移。
②片狀浸潤型:本型3例,約占13%。表現為雙肺多發小片狀及片狀致密影,邊緣模糊,密度不均勻(圖2),其中1例片狀影呈楔形,1例片狀影內可見空洞。2例被誤診為肺炎,1例被誤診為肺膿腫。
③三多一洞型:本型16例,約占70%。表現為多發結節,多發楔形實變,多發小片狀影,部分病灶內可見空洞形成(圖3A、B、C)。病灶主要位于兩下肺,多數病灶分布于胸膜下。13例結節狀,小片狀病灶,邊緣有毛刺,且可見毛刺與胸膜相連,其中5例誤診為肺真菌感染。3例楔形實變,周邊呈磨玻璃樣改變,全部病例中均可見空洞形成,其中1例為蜂窩狀空洞,3例均誤診為肺結核。
2.再次或多次CT掃描 CT表現:首次CT誤診病例經治療后肺部病灶增多,部分病灶變形,原結節型及片狀浸潤型除1例外均變成“三多一洞型”。用糖皮質激素診斷性治療及診斷正確的經有效治療的病例,原肺部病灶都不同程度的減少,部分病例肺內病灶基本消失。
討論
Wegener肉芽腫屬少見病,以肺部多見,其病理學特征為壞死性肉芽腫和壞死性血管炎,兩者可同時存在[2]。肺Wegener肉芽腫的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常見的癥狀有發熱、咳嗽、咳痰和咯血。實驗室檢查:血清抗白細胞漿抗體(ANCA)升高,敏感性、特異性較高,其臨床治療特性為使用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CTX)治療有效,表現為癥狀好轉,肺內病灶明顯縮小,甚至消失。
CT影像分型與鑒別診斷如下:
①多發結節、腫塊型:本型CT誤診率高,需與肺轉移瘤及肺癌并肺內轉移鑒別,普通抗炎或激素類藥物治療無效。肺癌結節的邊緣常見分葉征和毛刺征,周圍較少衛星灶,多伴有縱隔和肺門淋巴結腫大。而此型肺Wegener肉芽腫呈雙肺多發性,分布靠近胸膜,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勻,增強后中心呈低、中等強化,邊緣強化明顯,并可見“供養血管征”,無縱隔及肺門淋巴結腫大。
②片狀浸潤型:此型CT誤診率亦高,需與肺炎、肺膿腫相鑒別。普通肺炎常無壞死及空洞形成,常可見空氣支氣管征,肺膿腫壞死形成的空洞常為厚壁,普通肺炎和肺膿腫常無游走性改變,臨床上常有高熱。而此型肺Wegener肉芽腫表現特點為片狀實變影呈多發性,多樣性,常可見薄壁空洞,部分實變影靠近胸膜并呈楔形,同時片狀浸潤病灶常有游走性改變[2]。
③三多一洞型:多發性、多樣性、多變性空洞[3]。多發性指肺內同時出現2個及以上的病灶,全肺都有發生,雙下肺最為好發;多樣性指肺內多發胸膜下結節、腫塊及楔形實變、片狀浸潤灶;多變性指病灶常短時間內發生較快的變化,如肺內多發浸潤病灶、空洞時多時少,形態易變及游走性改變。空洞常見于較大結節或片狀浸潤病灶內,常呈薄壁或環形空洞,其中以空洞中央見結節,呈“孤島征”為其特征性表現[4]。病理上為壞死不徹底的空洞,中央結節為未壞死組織。此型易誤診為肺結核和霉菌性肺炎,肺結核:結核球的密度較高,內部常有鈣化,空洞壁較厚,“衛星灶”多為斑片狀,條索狀,浸潤性病變極少出現楔形陰影[5]。霉菌性肺炎:霉菌性肉芽腫的空洞可表現為“新月征”是其特征性表現,且霉菌感染多發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
要提高對本病的正確診斷率,我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肺Wegener肉芽腫CT表現具有一定的特點,筆者認為參考以上CT影像分型及各型的鑒別診斷,對本病的正確診斷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②動態觀察病變的演變規律和診斷性治療是診斷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③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全面了解病史及臨床表現,重視實驗室檢查,可防止漏診,誤診。
參考文獻
[1]張鳳山,于 松.結締組織病[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333-343.
[2]Yang C,Talbot JM,Hwang PH,et al.Bong Abnormalitled of Paransal Sinlses in Pationts with Wegener's Gmnulomatosis[J].Am JRhinol,2001,15(2):121-125.
[3]蔡寶坡,邰智慧.Wegener肉芽腫肺部HRCT的影像學診斷[J].中國實驗室診斷學,2009,13(9):1287.
[4]孟 威,柯 勇,劉日華.韋格納肉芽腫病肺部CT診斷及鑒別診斷[J].山西醫藥雜志,2007,36(7):617.
[5]潘玉蘭.不典型肺結核的臨床與影像學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31(6):1048.
(收稿日期:2010-06-09 修回日期:2010-08-27)
(編輯:崔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