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變化的情況。
方法 經病理確診的慢性淺表性胃炎138例,其中HP陽性78例,陰性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92例,其中HP陽性50例,陰性42例。檢測其CRP的含量。結果HP感染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CRP水平均高于非HP感染的患者,兩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0.01)。78例HP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中,活動期42例,非活動期36例,兩組CRP水平比較也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血清CRP水平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增高,并且與胃炎的活動性相關,CRP可以作為判斷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的指標之一。
【關鍵詞】 慢性胃炎;C反應蛋白;幽門螺桿菌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5-0566-02 中圖分類號:R 57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24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致病的重要因子,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C反應蛋白(CRP)作為急性炎癥反應的指標之一,是反映HP所致胃黏膜炎癥感染的指標,其與消化道疾病的關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主要是通過檢測慢性胃炎患者的CRP變化來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性。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30例,經病理學證實的慢性淺表性胃炎138例,其中HP陽性78例,陰性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92例,其中HP陽性50例,陰性42例。78例HP陽性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中病理檢查為活動期的42例,非活動期36例。各組年齡、性別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有可比性,排除合并其他疾病后入選。
2.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過胃鏡檢查,分別在胃竇和胃體取材做速尿素酶試驗和病理檢查。①HP感染以快速尿素酶試驗和14C呼氣試驗兩者均為陽性才入選;②病理診斷標準采用我國慢性胃炎的病理診斷標準[1];③各組入院后24小時內采血,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應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血清中CRP的濃度。
3.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陽性組的CRP水平為(16.32±5.62)mg/L,陰性組為(13.21±4.08)mg/L,兩者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t=3.615,P<0.01)。慢性萎縮性胃炎HP陽性組的CRP水平為(17.65±6.58)mg/L,陰性組為(14.12±5.86)mg/L,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693,P<0.05)。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陽性患者病理證實為活動期的CRP水平為(17.38±5.42)mg/L,非活動期的CRP水平為(14.71±4.01)mg/L,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438,P<0.05)。
討論
血清CRP是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時相蛋白,是高度敏感的急性炎癥指標之一,當細胞感染或組織損傷時,機體產生急性時相反應,CRP濃度顯著升高。許多研究表明不僅在感染性疾病,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腎功能不全、血液病、腫瘤等非感染性疾病中也出現CRP濃度升高[2],因而CRP是臨床常用檢測疾病發展的重要指標。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有60%的人群患有慢性胃炎,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于慢性胃炎的研究提出幽門螺桿菌-炎性反應-慢性胃炎這一發病模式在醫學界受到廣泛重視。HP可刺激單核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內皮細胞產生IL6,上皮細胞產生IL8,IL6作為主要的肝細胞刺激因子[3],在感染或外傷引起的急性炎癥反應中,誘導急性反應中急性期反應蛋白的合成,IL8可激活和吸引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炎性浸潤。同時HP還產生其它炎性介質如尿素酶、致空泡樣變細胞毒素、蛋白酶、磷脂酶A2、脂多糖內毒素等,使胃十二指腸黏膜上皮細胞變性,使CRP濃度升高。本研究結果表明,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與未感染其CRP水平比較有顯著性差異,且活動性與非活動性比較差異也有顯著性,與孫瑜報道一致[4],但與趙麗紅等[5]報道相反,其機制有待進一步探討。
總之,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使慢性胃炎患者CRP升高,因而檢測CRP可作為慢性胃炎患者疾病發展和預后的指標之一。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07,12(9):513-515.
[2]Kern PA, Ranganathan S, Li C, et al.Adipose tissu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6 expression in human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1,280(5):E745-E751.
[3]Schneider MR, Hoefich A, Fischre JR, et al.Interleukin6 stimulates clonogenic growth of primary and metastatic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J].Cancer Lett,2000,151(1):31-38.
[4]孫 瑜.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其與CagA的關系[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0):7311-7312.
[5]趙麗紅,郭春林,王永福.聯合檢測C反應蛋白及幽門螺桿菌在良惡性胃疾患診斷中的意義[J].包頭醫學院學報,2009,25(3):34-37.
(收稿日期:2010-08-29 修回日期:2010-09-14)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