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老年人;癡呆;護理技巧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5-0641-02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73
老年性癡呆是指老年期出現的較嚴重的、持續的認知障礙,對過去已獲得的認知能力不斷減退或喪失[1]。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性癡呆患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數患者在家庭由親人或看護人照料,城市中不足10%的老年性癡呆患者在醫院或養老機構接受護理。癡呆患者失去自我照顧和保護能力,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掌握癡呆患者的護理技巧,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現有的潛能,使其盡可能正常、獨立和快樂的生活,已成為患者、家庭和社會的迫切要求。廣西重陽老年公寓近4年來先后收住老年性癡呆患者81例,在護理中對這些癡呆患者采取了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臨床資料
廣西重陽老年公寓啟知園近4年收住老年性癡呆患者81例,其中,男33人,女48人,平均年齡80.17歲。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
護理技巧
癡呆患者雖然很多功能喪失,但其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行為和癥狀常不是由于疾病所引起,而是局限于是否有環境的支持。所以,營造一定的環境、氛圍,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最大限度地發揮老年癡呆患者現有的潛能,對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減輕照顧者的負擔,緩解家庭及社會的壓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安全護理 癡呆患者由于腦部功能及智能受損,記憶力逐漸衰退,而影響日常起居生活,安全問題尤顯突出,因此,護理上應為癡呆患者悉心安排生活環境,確保安全,防止跌倒、嚴防走失及其他意外事故的發生。入住啟知園的癡呆患者,無論癡呆程度如何,均不讓單獨外出,以免迷路、走失,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癥狀輕者,可在園內自由活動,鼓勵生活自理,做好各項安全防范措施,保持地面平而不滑,環境明亮而不耀眼,物品擺放井然有序,使患者容易辨認、取放。中重度患者一般在規定時間內由護士帶到集中照護場所內活動,嚴禁獨自外出,重者必要時放置防護欄。4年來未發生癡呆患者走失現象,無由于防護措施不當而導致的跌倒現象發生。
2.生活技能訓練 對生活自理能力較低的患者盡量督促和訓練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督促協助洗發、沐浴、穿脫衣、整理床鋪、進食、服藥等。耐心幫助患者將身邊常用的物品整理放置在固定位置,可把衣服依順序先后排好,讓患者反復練習,定時提醒患者入廁,使患者恢復最基本的生活技能[2]。鼓勵癡呆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事情,定時組織患者集體看電視、聽音樂、讀報、練太極拳,使患者不脫離社會大家庭。對癡呆癥狀輕者,鼓勵他們多動手動腦,如做一些手工作品、布置居室環境等,最大限度發揮患者的潛能,通過動手,達到健腦的目的。維持適當的娛樂和社交活動,每天陪同他們到花園散步,觀察花草樹木,呼吸新鮮空氣等,提供休閑娛樂場所,使患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讀書、看報、聽音樂、看電視等活動。重視患者與家人一起生活的體驗,與患者同桌共食,與患者一起進行搭積木、托汽球等簡單活動,這樣不僅可改善其空間定向障礙,還可以訓練手指功能,以達到延緩認知障礙的作用。
3.溝通技巧 尊敬患者,言行禮貌得體,靈活運用非語言和語言性溝通技巧,達到有效溝通目的。用直接、具體的語言交談時,掌握好語速和語調,適當配合使用非語言性溝通,留出一定的反應時間,不要催促患者,不因患者反應慢而搶話題,不因患者講話不清而不需患者回答問題,或只讓患者做簡單的回答或點頭、搖頭。應鼓勵患者多開口,讓他們把感受描述出來,如所吃食物的名稱、形狀、味道、是否喜歡等。不要隨意打斷患者的話,不與患者相爭,降低交談環境的干擾,控制環境的溫度、濕度,保持空氣清新,使老年患者有舒適感。良好的環境能穩定老年患者的情緒,促進溝通[3]。鼓勵家人及親友來探視,共同回憶一些讓人高興的往事,以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在鍛煉他們的說話能力的同時,使記憶逐漸好轉。
4.認知功能訓練 最近研究發現對癡呆患者給予個體化的關心,可以增進嚴重認知障礙的恢復。護理人員提供持續性的社會交往能刺激患者對環境的興趣。有人利用一系列的團體活動幫助患者維持最佳功能狀態,這些活動包括運動治療:強調身體的活動、現實定向、知覺訓練、日常生活訓練、排便及膀胱訓練、職能治療、娛樂治療及宗教服務安排等等,收到滿意的效果[4]。我們先后對收住到啟知園的81例癡呆患者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方面的訓練,如反復訓練餐前洗手、餐后漱口、每2小時帶患者到衛生間大小便,利用圖片、食物給患者認物(蔬菜、水果)、認動物、認五官、四肢、認顏色、圖片、認所住房號、床位、簡單算術訓練(加減乘除)、講自己經歷過有意義的事等,采用各種方式適當刺激,以幫助患者辨認周圍環境,在患者的房間門口、床、常用物品等處貼上患者容易明白的標記,如不同的顏色、熟悉的圖片或詞語,這些標記有助于患者記憶物品放置的位置,提示不同的活動區域等。通過訓練后,癡呆患者主要異常行為的發生率有較明顯減低,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效果滿意。
護理體會
通過對81例癡呆患者的護理,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起居得到更全面的照料護理,特別是早期患者在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所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家屬的壓力減輕,效果滿意。所以,要使癡呆患者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掌握一些護理技巧極為重要。但是,對晚期癡呆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不滿意,期待廣大同仁在預防老年癡呆方面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周聞輝,朱小鳳,張乃子.干預性照料方法在機構癡呆老人個案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1):21-22.
[2]李麗珠,郝偉平,郭英莉,等.集中照護老年癡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評估[J].護理研究,2006,20(7C):1905-1906.
[3]宋麗燕.溝通技術在老年護理中的應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6):945.
[4]裴云環,陰其玲,張志芳.老年性癡呆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3):55-56.
(收稿日期:2010-08-12 修回日期:2010-09-14)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