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宏觀上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帶動了固定資產投資,GDP增長,人居收入上升,這些因素提供了民用車需求的快速提升;從中觀上看,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石油價格的波動,產業政策的調整,制造技術的發展也為民用車需求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在宏觀和中觀有利的情況下,我國民用車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但也要看到一些因素也影響和制約了民用車市場的發展,需要不斷克服。
關鍵詞:民用車;宏觀影響;中觀影響;市場預測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汽車作為一種消費品開始在消費品市場嶄露頭角,本文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影響民用汽車(載客)擁有量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對汽車市場的發展進行了預測。
一、 運用回歸分析分析宏觀影響因素
1. 確定選取的分析指標。二元變量的相關分析是指通過計算變量間兩兩相關的相關系數,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變量之間兩兩相關程度進行分析。針對民用汽車(載客)的特點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總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分析指標。本文中出現的民用車均值載客用民用車。
2. 確定指標間的相關性。運用SPSS軟件進行相關分析,得到指標之間呈顯著相關性,相關性概率均小于0.01。
3. 建立回歸方程。在線性相關的條件下,兩個或兩個以上自變量對一個因變量的數量變化關系,表現這樣的數量關系的數學公式是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回歸模型的基本假設條件為:在多元回歸中,自變量之間不相關;隨即誤差項具有零均值和同方差;隨機誤差項不存在序列相關;隨機誤差項與自變量之間不相關;假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國內生產總值、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民用汽車擁有量的線性關系為:
其中:Y:民用汽車擁有量;X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X3:國內生產總值運用SPS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系數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常數項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0.05,說明常數項與0有顯著性差異應該出項在方程中;對于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t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0.05,可以認為該指標與0有顯著性差異,該出項在方程中;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t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01<0.05,可以認為該指標與0有顯著性差異,該出項在方程中;國內生產總值顯著性概率為0.003<0.05,說明該指標變量應該出現在方程中。
得到多元回歸方程為:
Y=-273 560.838+20.49x1+120.08x2-3.628x3
其中:Y:民用汽車擁有量;X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X3:國內生產總值。
根據回歸方程計算出民用汽車擁有量的預期值:得到民用汽車擁有量的實際擁有量與預期值之間的擬合。需要解釋的是:預測值高于實際擁有量的主要原因是國家的政策導向,已經出臺和即將出臺的政策將導致消費者的購車費用、以及燃油使用費用大大增加,因此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二、 中觀影響因素的分析
除了宏觀因素對民用車的擁有量有很大的影響外,在中觀層面也有很多因素對成有車的擁有量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有交通運輸狀況、石油價格、產業政策、技術發展等。這些因素對民用車的影響既有不利的方面,也有有利的方面。正確運用這些因素的影響,可以使我國的民用車擁有量有大幅的提高,從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奠定穩定的基礎。
1. 交通運輸狀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交通事業特別是道路交通發展迅猛,全國公路通車里程達120多萬公里,城市快速干道、主干道、立體交叉等重要交通設施的建設為交通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開拓汽車市場創造了硬件條件;道路交通具有比其它交通方式方便靈活、適用性強的特點,其承擔的客貨運轉總量也具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交通已成為牽動地區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因而汽車市場的發展無疑受到變通運輸量客觀存在的影響。
2.石油價格波動。作為民用汽車的互補產品,一直以來,石油價格和民用車的擁有量都有很強的關聯性。特別是近年來,因世界政局不穩定導致石油價格會頻繁變動,造成石油進口國成本也劇烈波動,擁有成本上升,導致相關產業生產和制造成本也大幅上升。對于我國民用車企業而言,國際油價攀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石油價格使汽油價格必然上升,這給小排量的民用車帶來了契機,催發了小排量民用車市場的上升;另一方面,石油價格上升漲導致駕車成本上升,提高了民用車的使用成本,對民用車市場有所遏制。
3. 汽車產業政策。我國對汽車尾氣排放、正面及側面碰撞的有強制性要求,購買汽車時的稅費高低,上牌取證的手續繁雜程度,對在用車的行駛區域、路線等各類限制,維護保養費用的高低及即將實施的燃油稅政策等等,這些都對民用車市場有很大的影響,進而影響了民用車的擁有量。2006 年4 月1 日我國出臺了新的消費政策,將有利于耗油量低的民用車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國土資源、交通設施、城市建設及眾多的人口決定了汽車在我國走進家庭的方式必然不同于歐洲、美國,小型化、省油和環保將始終限制著高級豪華、大排量汽車在我國的發展空間。可見,這些政策出臺為小排量的民用車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助力。
4. 汽車技術發展。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我的汽車制造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民用車的質量也上了一個大臺階。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民用車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經驗基礎上,中國汽車工業企業已經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產品。以東風汽車公司為例,從2000 年到2001 年完成了新產品申報1 215 個。我國目前有汽車品牌355 個,其中自主品牌245個占69 %,轎車品牌100 個,其中自主品牌37 個,占37%。相比以前, 內資品牌有很大的提高,從這里,也可以看到中國汽車技術水平的大發展。汽車技術的發展帶動民用車的銷量也在近幾年有很大的提高。
三、 近年來我國民用車市場需求發展規律及需求分析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快速擴散、國內宏觀經濟明顯減速、自然災害頻發的大背景下,國內汽車市場走出了“前高后低、逐季下降”的增長軌跡。全年國產汽車銷量為936萬輛,同比增長6. 2%,其中,民用車567萬輛,同比增長6.3%;國產商用車369萬輛,同比增長6.0%。
1. 民用車市場需求發展規律。民用車市場回暖明顯。我國民用車行業在經歷了 2008 年四季度的急速、猛烈下滑后,民用車需求率先出現快速恢復性增長,成為整個行業銷量增長的主要來源。
汽車市場保持低速平穩增長態勢。通過對近20年來的GDP與國內汽車市場增速的對比分析,當前汽車行業已隨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滑而進入一個“低速”增長階段,而且汽車行業的周期性復蘇,應同步或略滯后于宏觀經濟的波動。由此,國內汽車市場將出現較長時期的同比增長在10%以下的低速增長階段,但民用車受國家鼓勵消費的政策引導,以及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等因素推動,估計市場復蘇會較快些。
2. 我國民用車市場需求量前景分析。
(1)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激發了未來民用車需求量的增加。2020年之前中國民用車市場仍將處于快速發展區間,增長率相當于GDP增長率的1.5倍左右。國際轎車市場的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國家民用車市場的中長期發展趨勢主要是由R值決定的,R值指一個國家車價水平相當于人均GDP比值,即:R=車價/人均GDP。
(2)我國較低的民用車保有量現狀蘊含著巨大的需求潛力。自次貸危機演化的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汽車市場經歷了迅猛的萎縮,主要汽車消費市場銷量持續低迷,在幾大市場中,中國汽車消費在經歷了短暫的下探后,快速恢復,反映出國內存在大量剛性需求,轎車仍處于廣泛進入家庭的階段。2008 年國內平均千人民用車保有量不足40 輛,不僅遠低于美國、日本、法國、德國等人均GDP 較高國家的千人民用車保有量,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特別是山西、黑龍江、河北、內蒙古等內陸地區的民用車保有率甚至遠低于人均GDP 低于他們的國家的平均保有率,如泰國、巴西、阿根廷等。
(3)政府政策導向激發了民用車的需求潛力。2009 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城鄉居民購買汽車,鼓勵農民換車。截至6 月份的銷量情況表明政策執行效果顯著,國內民用車產品銷量連續數月實現較快的增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政府不會放棄對內需拉動的相關政策,對應汽車行業,未來在購置稅減半以及惠農范圍內的汽車產業政策有望在2010 年以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得到持續。
(4)我國民用車蘊藏著區域性與結構性的機遇。區域性需求。一線地區增幅放緩、二、三、四線地區快速增長,帶來市場區域性機遇。近兩年,民用車的主要市場——國內大城市的銷量增幅逐步回落,主要原因是受到來自道路交通方面的制約,按照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推進的沿海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開發的發展戰略,此外這些地區約55%的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用2年~3 年左右的時間漸次進入民用車消費的高峰期,因此二、三、四線城市銷量增幅目前正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且后續的市場潛力巨大,將成為未來引領國內民用車需求的重要增長點。
四、 結論
縱觀近年來我國民用車市場的發展狀況,盡管在經濟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下出現過較小的波動,但總體上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我國民用車保有量還很低,但是我國經濟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隨著我國交通狀況的改善,公路里程的增加,一系列政策刺激民用車的消費政策的出臺,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預計我國民用車的巨大市場將會釋放,民用車的需求量將會持續增加。
參考文獻:
1. 葉厚元,沈君玉.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機遇與風險.汽車工業研究,2003,(5).
2. 趙英.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及對策.中國工業經濟,2003,(4).
3. 姜湘南.2004年國內微型汽車市場形勢分析及2005年預測.汽車情報,2005,(3):4-13.
4. 趙立新.我國轎車市場渠道變革的軌跡分析.汽車工業研究,2007,(2):6-14.
作者簡介:賈立江,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孫立梅,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
收稿日期:2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