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
我是參加工作不久的大學畢業生。在局機關某科室上班。科室共有六名同志,老李是科長,大張、大劉是副科長,小趙、小謝和我是科員。顯然,我是一名小字輩。科室的領導分工是十分明確的。大張分管小趙、小謝,大劉分管我。大家擠在一個大辦公室里辦公,看上去比較熱鬧。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我深深地感覺和體會到辦公室政治的力量和學問。
我發現,辦公室里每個人所坐的位置都與自己的身份有關。你坐在什么位置,我坐在什么位置,那不是隨便的,是十分講究的。或者說是沒有選擇余地的。科長與副科長的辦公桌都安排在辦公室靠里面且挨窗戶的位置,這個位置光線好,能看到外面的風景,當然,視野最為開闊的是科長的位置。比我早來機關上班的小劉、小謝的辦公桌安排在中間靠墻的位置,看上去也不錯,不過,光線顯然差了一些。我的辦公桌安排在靠門口的位置。我看得出,這個位置是最差的一個,人們進進出出都要在我的眼前晃過。而且,有了敲門聲,由我喊請進,或者由我給人家拉開門,把客人讓進來。但我毫無怨言。我很快就明白了,在機關工作,是講求先后次序的。誰先來了,可以用耐心等來一個好位置,誰當上官了,可以用權力爭取一個好位置。你是后來的,又沒有當上官,自然要接受一個最差的位置,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我想,我能來局機關上班就是萬幸了。現在,畢業的大學生多得是,有多少人剛畢業就能夠到機關來上班。我得珍惜自己的位置。
發言是有固定順序的。比如,大家坐在一起開會。先開口的是科長老李,接著是副科長大張、大劉,然后是科員小趙、小謝,我排在最后一名。科里沒有任何有文字記載的東西明確這一順序,也沒有任何人提到過這一順序。但是,這個順序被嚴格地執行著,雷打不動。有一次開會時,我忽然接到電話,得知有急事,需要盡快離開。我對科長老李說,我有急事了,能不能讓我先發言。老李說,既然有事,就不用發言了。后來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不識時務。發言的內容并不重要,而約定俗成的發言順序是十分重要的。由此,我感覺到了機關按資排輩的頑強力量。
科里有許多潛規則。比如,在上班、下班時間的把握上,是有慣例的。我上班的第一天,小謝就告訴我,按科里的慣例,誰是后來的,誰就負責打開水和打掃衛生。同時,負責把科長和副科長的剩茶倒掉。所以,你每天都要早來一會兒,以便提前把這些事情辦好。這件事就不要等科長說了。如果那樣,你就被動了。我說,沒有問題,這是我應該做的。于是,我每天都早早地來到辦公室,十分麻利地將上述工作做完。我知道,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將來再有新的員工來,我會將這些事情交出去。不僅上班時間需要把握好,下班的時間也需要掌握分寸。有一天,下班的時間已經到了,大家卻不肯走。我很納悶。心想,是不是晚上大家有集體活動。于是,我也呆在辦公室里,等待科長安排。過一會兒,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離開了辦公室,并各奔東西。顯然沒有集體活動。我趕緊私下問與我同行的小謝:下班的時間早就到了,大家為什么等待了這么久才走?小謝說,只有科長走了,大家才能走。科長不走,誰都不能走。這是科里不成文的規矩。你今天才上班,就明白科長的心思,真是不簡單呀。后來,我又了解了機關許許多多的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沒有在任何文件中給予明確,領導在任何時候也不曾提起過,但是,它卻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支配著機關的運轉。
匯報工作是有學問的。我發現,小趙、小謝有事情,總是先向副科長大張匯報,然后由大張再向科長老李匯報。一開始,我覺得這樣做有些麻煩。我很不理解,心里說,小劉、小謝直接向老李匯報不就行了,為何要增加一道環節呢?有一次,我有一項工作需要向科室負責人匯報,恰巧我的分管副科長大劉不在辦公室,我就直接向科長老李匯報了。老李對我說,你這是越級匯報,是很不好的習慣,要注意呀。對這件事我不會同大劉講的。聽了老李這一番話,我恍然大悟。在機關工作,稍有不慎,就會犯了大忌。很可能對你的前途構成嚴重的威脅。從此,我再也沒有犯過越級匯報的錯誤。
科里很重視統一步調。我上班不久,科長就召集大家開會。他強調,大家要發揚團隊精神。大意是,大家凡事都往一處想。比如,在年終考核的投票打分環節,要求大家對科里的同志打高分。假如在工作中有人出了問題,大家不要張揚,由科長負責處理。如果開展集體活動,大家不要無故不參加。我發現,大家還是很聽老李的話的,表現得很抱團。我上班不久,科長就組織大家為我接風。結果大家全來了,一個也不少。科長老李舉起酒杯說,我們科組織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晚宴,有三層意思:第一,歡迎你加入我們這個團隊,你給我們這個團隊新增了重要力量。第二,我們要向你這位大學的高材生學習、請教,以后可不要推辭呀。第三,祝愿你事業興旺,前程似錦。我一聽這話,感到很舒服。人家把話說得很明白,也很客氣,表明人家很看得起我。于是,大家開始喝酒。由于這是歡迎酒,大家都放開了酒量。喝來喝去,小劉、小謝都喝得躺在沙發上起不來了。科長老李、副科長大張、大劉看上去游刃有余,并無大礙。我天生酒量大,盡管喝了不少酒,但是我并沒有亂了方寸。科長對我說,你是好樣的。男人沒有酒量,那是小男人。在機關工作,喝酒也是工作,沒有酒量,好像殘廢一樣。今天你已經通過了考驗,你要好好干,將來會大有前途的。聽了這番話,我感到十分高興。
科長很講求工作方法。有一次,科長老李讓我草擬一個通知,發布在單位的通告欄內。由于我的大意,沒有讓科長老李審閱,就急急忙忙地發布了,結果出了差錯。局長找到科長老李,當著眾人的面,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并問這是誰發布的。我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我想,如果我剛上班就給局長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問題就太嚴重了。可是,我擔心的事并沒有出現。科長老李說這是他發布的,一再檢討自己的疏忽。我心里說,我得感謝科長老李一輩子呀。局長走后,科長老李批評了我一通,但最后安慰了我。說我不是故意的,主要是不太熟悉機關工作流程,鼓勵我盡快進入角色。從這一件事的處理上,我就服了科長。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想,科長對我這樣愛護和支持,我一定要以實際行動報答他的大恩大德呀。后來,我接連寫了不少論文,都署上老李的名字發表了。老李對我說,你要相信,你的奉獻絕不會白費的,我會替你著想的。我明白,科長在局長面前為我說一句好話,就能頂我干一年工作。所以,我是甘心情愿地做這類奉獻的。有些人拔一毛而利領導的事都不肯辦,還想向領導要這要那,那是斷然不行的。
椅子
在局機關,每一個人都坐著一把椅子。我們單位的椅子分為多種檔次,局長、副局長、中層干部、科員坐的椅子分別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我坐的是一等椅子。椅子的檔次與坐在它上面的人的級別緊密關聯,這是約定俗成的事。沒有任何文件對這個問題進行規定和說明。但是,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卻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大家可能對許多事情有意見,但是,對椅子的檔次問題從未有人提出意見。這說明大家是有自知之明的,是講求秩序的。
我對椅子很感興趣。我想,世界許多物品與人的命運緊緊相連。椅子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你到一個單位,看看一個人坐的是什么樣的椅子,就能大體知道他是一個什么級別的人物。我坐的椅子是高檔的老板椅。我很喜歡這把椅子。當初,總務處長在購買椅子的時候曾征求我的意見。我說,這把椅子很重要,因為它是一種象征。它的檔次一定要和我的身份相匹配。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你要想辦法看看我的頂頭上司坐的椅子。我坐的椅子的檔次千萬不能超過他的,否則,就會犯了官場的大忌,為我招來麻煩以至災禍。總務處長經過認真觀察和研究,搞清了我的上級坐的椅子品牌及生產廠家,并進行了詳盡地了解。最后在那個廠家訂做了一把椅子。當然,它的檔次略低于我的頂頭上司坐的那把椅子。但是,它的檔次依然很高,看起來漂亮、闊氣,神氣十足。不知為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椅子的興趣越來濃厚。有時到了家具店,會莫名其妙地走到賣椅子的地方,饒有趣味地觀看著各式各樣的椅子,像是欣賞一件件藝術品。如果發現自己喜歡的椅子,心里直癢癢,總想將它買回家。但是,一想到家里不缺椅子,只好痛苦地打消這個念頭。然而,有時這個念頭是十分頑固的。有一次,我忍不住占有椅子欲望,加之受到賣椅子老板花言妙語的引誘,我買下了一把檔次非常高的椅子。回到家里,我被老婆狠狠地批評了一通,她說我有神經病,本來家里不缺椅子,卻白白花了一筆錢。我說,好的椅子是一種觀賞品,放在書房里展覽好不好。她說我胡說八道,是吃飽了撐的。最后,她把椅子退了回去。我為此感到心疼不已。
椅子是機關的一個競爭焦點。在機關,競爭最為激烈的莫過于對職務的競爭,說白了就是對椅子的競爭。椅子代表著級別和職位。為此,大家總是千方百計地為取得更好的椅子而進行鍥而不舍的奮斗。在我所在的機關,大多數人的終身目標是將四等椅子換成三等椅子。前不久,四十九歲的大劉競聘中層干部成功。他大哭了一場。他并不是高興得哭了,而是想起他多年以來的辛酸和苦悶。他十九歲參加工作,從參加工作那天起,就夢想著有朝一日當上一名科長。為了當上科長,他努力工作,同時,千方百計地接近領導,煞費苦心地經營各方面的關系。可是,由于多種原因,他一次次地失去了升職的機會。如今,他的年齡已經到了四十九歲,這是競聘中層干部的年齡分界線,過了這個年齡,就永遠沒有機會當科長了。算是老天有眼,他搭上了升遷的末班車。真不知道這是喜劇還是悲劇。
調換椅子是我的一種領導藝術。要想讓大家服從你,尊重你,害怕你,充分體現你的權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移動他們屁股下面的椅子。我每年都對中層干部進行調整。每一次調整之前,大家都千方百計求我關照。有的想保住自己的位置,有的想換一個更好的位置,有的想升遷。我當然有拍板的權力。每一次調換椅子,我都會拉攏一批人,同時,把自己的眼中釘清理掉。經過換椅子,我的手下都成了自己信任的人,滿足了我說一不二的需要。我在調換椅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權力的好處和價值。有一次,一家報紙向我約稿,讓我寫一篇關于領導藝術的文章。我便寫了一篇題為《有一種文化叫椅子》的文章。文章發表后,產生了很大反響,讀者紛紛寫信給我,說我把機關文化描繪得淋漓盡致,生動逼真,實在太精彩了。
我從椅子中得到了深刻的啟示。我覺得,椅子有一種哲學的暗示。想想看,椅子可真夠累的。它承受著我肥胖身體的巨大壓力,卻默默無語、甘心情愿。它忍受著我的屁股在它的身上扭來扭去的,還不時地承受著我排出的難聞氣體。它的忍辱負重、甘居人下的品格和默默無聞、堅忍不拔的精神確實值得肯定和學習。其實,更累的應該是坐在它上面的我。為了這把椅子,我花費了20多年的心血,費盡心思,苦心經營。我曾像這把椅子一樣,承受著方方面面巨大的壓力,我被人家呼來喚去的,即使受到屈辱和傷害,也要表現出高興和感恩的樣子,實在不易呀。這些,我都像椅子一樣,默默地忍受了。然而,要坐穩這把椅子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不得不煞費苦心地創造政績,樹立形象,經營官場,我過得并不輕松。我時常想,要想坐好的椅子,就要發揚好椅子那種精神。我時常在大大小小的會議上講述我的椅子哲學:“只有發揚好椅子精神,才能坐上好椅子。”
大家說,我講得太精辟了,太有哲理了。我覺得,我的講話無計其數,其中許多講話是套話、廢話、官話,不痛不癢的話,這個大家不說,我也知道。但是,我對自己的“椅子哲學”充滿了自信。它是我最深刻的人生感悟呀。
房子
房子是人生存的基礎條件。如今,我已經擁有了許多套房子。有老戶型的,有新戶型的;有普通式的,有別墅式的;有城里的,有城外的;有民居的,有商住的。不瞞你說,就連我的兒子、孫子、重孫子、重孫子的孫子,以至將來更多后代的住房都有了。我想,房子這東西嫌貧愛富,對于沒有辦法的人來講,往往一輩子也可能實現不了自己的住房夢,對于有辦法的人來講,可以有用不完的房子。這看上去確實有一些不公平,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我曾為住房而努力學習。在小時候,我們家五口人擠在一戶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我們哥仨的床是三層的立體床,就像火車的硬臥那樣排列。當時,父親教育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習好了,長大有出息了,才能住上大房子,床就不用再分層了。為了房子,我發奮讀書,終于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后來到了局機關工作。在工作上,我拼搏進取,勇于爭先,三十多歲就當上了局長。當上局長不久,我就如愿以償地住上了大房子。我時常想,局長這個頭銜真是神奇呀,它讓我的許多夢想變成現實,使我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變得易如反掌。比如房子。想不到,我的住房夢這么快就實現了。對于這一點,連我的兒子都看得十分明白。有一次,兒子的老師讓同學們寫出自己的理想。在同學中,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作家,有的想當探險家,有的想當醫生。我兒子寫的是當局長。他的不少同學都嘲笑他,說他的理想太庸俗了。他的老師對大家說,當局長的理想一點兒也不庸俗,只要這個班的學生將來有一兩個能當上局長,他就感到心滿意足了。
我喜歡崗位交流。現在對領導干部經常進行崗位交流,正是我所盼望的,因為我每一次交流到新的單位,按照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規定,單位會為我買一戶大房子。這件事往往不需要我去辦,手下人會主動為我辦好的。這是他們的聰明所在。因為,我每到一個新單位,我就是這個單位的一把手。他們為我辦事,會讓我十分高興的,當然就會對他們產生好印象。其實,單位為你買房子并不是為了給你解決住的地方,而是一種待遇。我不斷有房子到手,我可以將房給老人、子女,可以出租,可以閑置,也可以賣掉。總之,每一處房子都是一筆可觀的財富。有時,我心里也有一些過意不去,我當一個小小的局長,憑什么給我一串串的房子。想想看,有些人受了一輩子的苦,連腰都累彎了,可是,他們連一個屬于自己的棲身之處都沒有。這個世界真是不公平呀。
對于我來講,選擇住什么樣的房子是一種策略。雖然我擁有許多十分氣派的大房子。但是,我還是住在一處舊房子里。這個房子住了許多年,一個考慮是住習慣了,另一個重要的考慮是,住房屬于一種公開的“秘密”。如果你住得太鋪張了,人家會懷疑許多事情。再說了,容易引發別人的嫉妒心理,告發你這個、那個的人就會多起來。上級領導來了,與員工座談,常常也會問員工:你們局長住多大的房子呀。這時,員工總是會說,他住一處很舊的普通房子。想想看,如果員工說,他住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別墅,可氣派啦。上級領導會怎么想。如果上級還沒有住上這么大的房子,他心里一定會有不平衡感的,或者有一種治一治你的欲望。心想,你這小子真是狂得很,看來有必要查一查你了。其實,上級要是真正下力量查一個人,查出問題的幾率是非常高的。我也不例外。我不想成為上級重點檢查的目標。
時下,房子成了一些大款用來送人的禮品。在我不當官的時候,我體會不到這一點。聽某某朋友說,其親屬收了人家送給的大房子,我還以為是吹牛。當我有了權力之后,才知道這只是很平常的事情。有一次,一位當建筑公司老板的老鄉托我給他辦一件事。他說,他專門為我的父母設計好了一套房子,房子所處的位置、小區,房子的結構、裝修均適合老人。并且說,我的父母一輩子含辛茹苦,如今已經老了,該享享福了。你說說,人家多么會找借口。但是,他的好意被我婉言謝絕了。因為,我覺得,我的房子實在夠多了,不缺少他的一套房子。
其實,在商品經濟社會,許多看似復雜的東西,其實很簡單。比如交易。房子是一種利益,權力也可以帶來一種利益。如果你的權力給人家帶來的利益要比房子本身的利益要大,人家自然就會前來交易。是否接受,在于你自己。當官真是不易呀,往往面臨著許許多多的艱難的選擇。當不當貪官就是其中的一種重要選擇。那位建筑公司的老板要送給我房子,我要是收下了,我就是貪官了。不收房子,我還是我。一個普通的官。當不當貪官,只是在一念之間而已。我的許多朋友成了貪官,有的還“出了事”,這很令我警醒。其實,依我老婆的意見,要收下這套房子。理由是,別人當局長可以收房子,咱們為什么不能收。我對她說,你看別人收了一百套房子,人家能夠保證不出問題。可是,我們可能只收了一套房子就會被人家抓住了,當了反面典型。那么,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會失去的。老婆說我膽小、無能,干不了大事。我說,那是、那是。其實,膽大的人都是修煉出來的,人家不僅膽大,而且心細,胸有成竹。自以為是的膽大是靠不住的。當然,用比較便宜的價格來買房子,我是愿意做的。商品房買賣是合法的,至于交易的價格,是由雙方隨行就市而定。我用10萬元買來價值100萬元的房子,那是因為我能夠砍價。
作者簡介:牟丕志,1964年5月生于朝陽,現居沈陽。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文學院簽約作家,朝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已發表作品200萬字。著有雜文隨筆集《世象小品》《人間話本》《一個人的官場》等。現供職于《遼寧城鄉金融》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