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人最強烈的信號是:美國真正是衰落了!靠美國人來提供全球性的公共產品,一是根本靠不住,二是私利性極重。
羅伯特#8226;吉爾平早就把話說得很清楚。美國之所以在戰后相當一段時間內提供以IMF為主體的國際貨幣體系,以北約為核心的國際安全體系、以WTO為載體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及以世界銀行為通道的國際援助體系,是為了維系體系內的穩定和尋求意識形態的認同。說穿了,本來就是美國人維持霸權的工具。冷戰結束后出現的“一超多強”的國際態勢使一部分人產生誤解,把曇花一現的“美國治下的和平”當作常態。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生和發展,給人們上了一課,靠美國人一家來治理世界是幻想,要想過安寧日子,尋求經濟發展還得自己動手,自己解放自己。
在此形勢之下,區域性公共產品的說法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概而言之,區域性公共產品是指:相關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提供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和平穩定所需的制度性安排或者基礎設施整治。歐盟經常被人看做是域內國家聯合起來提供區域性公共產品的先驅和樣板。其實,不少中小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區域性組織也早就開展了關于區域性公共產品的探討。2000年瑞典外交部就組織專家從撲滅傳染病、治理跨境環境污染、通過國際援助減少貧困的角度發表過研究報告。2002年美洲開發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合作出版了《區域性公共產品----從理論到實踐》,從區域金融合作、經濟一體化和區域政策協調、基礎設施發展等方面研究和總結了發展中國家在區域發展和區域穩定方面開展合作的經驗。
中國正在逐步融入國際社會。中國應當隨著自身實力的加強而力所能及地為國際社會,特別是為周邊區域的發展和穩定作出貢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區域性公共產品理論應該有可能成為中國外交的一種新思維、新理念。實際上,中國已經在同周邊國家一起,為“朝核”六方會談、東亞貨幣合作、中亞安全與經貿合作等方面作了許多努力。這些需要我們去研究,去總結,去拓展。
和諧世界建設的基礎在于區域和諧,區域和諧又在于先實現周邊區域的和諧。有關國家聯合起來提供區域性公共產品是通向和諧世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