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建設,穩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流輿論地位,引導其它社會思潮。在輿論引導力建設過程中,應著重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關系,價值導向一元與多元共存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身的傳承與創新關系,輿論宣傳的針對性與時效性的關系。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1494(2010)03-0007-04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概念,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明確規定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建設,才能營造一種正確的社會輿論;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表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被人民所認同,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才能引領社會思潮,發揮它在我國社會中的正確輿論引導力的作用。
一、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建設
國家的實力有硬實力和軟實力之分,在現代國際政治實踐中,輿論引導力是軟實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謂輿論引導力指的是引導公眾思想認識和接收特定價值觀念的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就是引導公眾理解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容的能力,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影響下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決定了它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地位決定了必須發揮它在整個社會中的輿論引導力。
首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指導思想上,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在所有制方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并存的經濟制度;在政治方面,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保障人民的各種權利;在精神文明方面,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承古代文明,發揚時代精神,樹立崇高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它為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方面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各個方面,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支配地位。因此必須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加強廣大人民對社會主義制度各個方面的理解,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其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建設符合意識形態的內在要求。意識形態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總是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一個階級、政黨、國家的價值觀念與它的意識形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了我國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須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作用,這就需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在認識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熟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行動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作用。
最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建設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新挑戰的需要。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傳播媒介得到廣泛運用,越來越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再加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產生了對各種觀念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盡管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但也必須看到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性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各種意識形態之間的滲透和反滲透之間的斗爭是極為復雜的,各種文化精華與糟粕共存,這些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沖擊和影響不容忽視。許多國家越來越重視以文化、政治和外交為主的軟實力建設,通過價值觀念的輸出來擴大本國的影響力,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復雜背景下,更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并擴大它的影響,這樣才能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只有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應對各種思潮的沖擊,才能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在國際社會的文化影響力。
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的基本途徑
衡量社會輿論引導力的強弱,主要從三個方面考量:從傳播源頭看,輿論導向是否正確,從傳播手段看,傳播方式是否得當,從傳播結果看,輿論是否深入人心。導向正確性與否影響社會輿論的影響的強弱。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會輿論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導向,這樣才能引導其他思潮共同服務于社會主義事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流輿論導向不容置疑。傳播方式應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社會輿論引導力的強弱。只有采用群眾喜歡的、易于接受的傳播方式才能使群眾理解和接受這種輿論的引導力。要發揮社會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必須采用適當的傳播途徑和有效的傳播方法讓廣大人民知道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具體內容,這樣才有可能能內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種價值觀之間存在著競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只有真正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才能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因此,不僅要在觀念上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建設,更重要的是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
1.確保輿論導向正確,這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的前提條件。正確認識和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是確保輿論導向正確的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表現為四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在體系中的地位不同,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必須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各項內涵及地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這四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聯系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身的建設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的必要舉措。首先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成果武裝人民。引導干部群眾弄清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和重要意義。其次要深入開展共同理想教育,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決心。引導干部群眾堅定信心,始終以共同理想為導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再次要深入開展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引導人們繼承和弘揚我們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優良傳統,繼承和弘揚我們黨革命戰爭時代形成的優良傳統,繼承和弘揚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優良傳統。最后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努力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進行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廣大群眾明確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只有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針對性地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項內涵,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輿論中的主導地位。
2.充分利用大眾傳媒,這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的必要手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先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才有可能轉化為他們的自覺行動。怎樣才能讓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呢?這需要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和宣傳力度,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充分運用各種傳播手段,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遵循“三貼近”原則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要充分發揮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支柱媒介,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利用優秀的書籍、雜志等印刷類大眾傳播媒介擴大影響,利用網絡等電子類大眾傳播媒介擴大宣傳,尤其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胡錦濤同志2004年9月19日在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強調:“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加快建立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加強互聯網宣傳隊伍建設,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正確的宣傳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要在網上建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思想文化傳播平臺,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大眾媒體要牢固樹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引的主流媒體觀念,以引領社會輿論導向的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為己任,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通過強化主流功能,在全社會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流輿論。總之,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貫穿到理論武裝、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等工作的實踐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使人們時刻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內化為人們的價值觀念,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3.實踐中推進轉化,這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的目的。營造維持和強化社會輿論的接受氛圍,在實踐中推進轉化,這是發揮輿論引導力建設的旨趣。在促進轉化過程中需要引導和尊重民意。民意是對社會意識的主流反映,它反映了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接受程度,必須根據民意走向,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在實踐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日趨多樣化。文化觀的多樣化,為人們提供了多種價值觀念的選擇。在這種背景下需要我們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和文化氛圍,這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轉化為人們內在自覺的重要條件。因此必須形成健康的輿論氛圍,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轉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這就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日常的宣傳報道之中,大力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教育引導人民群眾認真實踐是推進轉化的根本途徑。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個領域,納入發展目標、發展規劃和政策制定之中,堅持與各方面工作有機融合、協調發展,形成有利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人民群眾自覺追求的導向、機制和環境。利用各種載體、時機和場合,搭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廣闊平臺,形成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不斷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接受感,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文化軟實力的關系問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十七大報告中關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新論斷,從戰略高度提出我國在不斷提高硬實力的同時,要高度重視提高軟實力。這為新形勢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建設作出了一種新的定位,提供了國內和國際雙重分析視域。一方面,必須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另一方面,必須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國際影響力,增強國際社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因此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成是文化軟實力的支撐和核心內容,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引導力建設,發揮它在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雙重影響。
2.價值導向一元與價值多元共存的關系問題。社會一元價值導向與多元價值取向并存,是社會發展中比較普遍的現象。應該看到,不同觀點和社會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發人們的創造活力,但任由各種思想流行,不加以引導,也會危及主流意識形態的輿論引導力。因此,在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輿論引導力過程中,必須處理好一元價值導向與多元價值共存的問題。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明確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居于統治地位的社會意識才是該社會的意識形態,起主導作用的只能是一個,這就是意識形態的一元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核心導向,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引領和整合多元社會意識,整合各種社會思潮,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堅決反對腐朽反動文化,形成馬克思主義一元指導下多元社會思想求同存異、相互包容、共同發展的生動格局。只有深刻認識、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方向,選準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在文化建設和意識形態建設中突出重點、抓住根本,從而保證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保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健康發展。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問題。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力,需要處理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自身的傳承與創新關系。一方面需要積極吸收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另一方面需要立足現實,吸取時代精華進行理論創新,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流地位,增強輿論引導力。
4.輿論宣傳中的針對性與時效性的關系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引導必須富有針對性,注意實效性。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堅持“三貼近”原則,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因此不能流于形式,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上,必須確保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廣大人民群眾分屬不同的社會階層,人們的生活區域、生活方式、心理素質、思想意識形態、社會來源、社會地位、思維方式、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即使同屬同一個階層,同屬一個行業,人們的行為表現也可能不同。因此提升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輿論宣傳必須富有針對性,根據不同的人群開展相應的宣傳,切實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輿論引導能力。通過有針對性地在全社會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時效性,堅持黨性原則,全面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組織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輿論導向力建設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結合各自的工作職能,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與人民群眾創造新生活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傾聽人民群眾呼聲,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念深入民心。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25.
[2]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DB/OL]http://www.people.com.cn/GB/40531/40746/2994977.html.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責任編輯余青
On the Building of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LIU Guang-bin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mainstream status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and guide other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we must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in which we must focus on prope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 of the four aspect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as part of the soft power; the relations between unified and multiple coexistence of value guidanc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lf-inheritance and the self-innovation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arget and the timeliness of the public opinion propaganda.
key word: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socialist id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