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廣西的農機綜合產業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集群發展基礎。根據廣西的實際情況,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的規劃建設要立足于廣西的農業產業基礎、農機產品特色和面向東盟的機遇進行綜合分析和規劃。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宜重點選擇廣西柳州市,并按照生產、銷售、服務、研發“四位一體”的思路進行布局,從而形成具有現代產業特色的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
關鍵詞:東盟;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規劃建設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10)06-0092-04
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要立足于廣西自身的農業產業基礎、農機產品特色和面向東盟市場的機遇來綜合分析和規劃,既要避免與國內其他主要農機生產區域的農機產業園不合理雷同,也要注意借鑒其他農機產業園區的成功模式,使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規劃有其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一、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背景
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結合了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需要,將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定位為廣西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結構優化、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前沿陣地和農機產業高地,應著力把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打造成為與廣西各工業園區互動發展的現代化農機產業基地。因此,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應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現代制造、現代物流、現代政務、現代商務的要求,運用信息網絡中心和現代農機制造服務產業鏈的一體化建設方法,整合現代農機生產技術、現代物流服務、技術開發服務、網上金融服務、商務服務功能,實現現代農機制造服務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緊密融合,形成完整的農機產業集群,進而形成農機產業面向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一個中心、七個基地”布局,即輻射我國西南地區和東盟的現代農機產業中心,現代化農機信息服務和技術交流基地、農業機械交易與成套服務基地、農業機械展示及演示和會展服務基地、新型農機人才培訓和交流基地、農機產品延伸服務基地、農機研發基地、東盟國際交流服務基地。
目前,廣西幾乎每個城市都建有規模大小不一的農機交易市場或經銷集聚區,其中,一些規模小、功能單一、配套服務單一、政策服務單一、組織形式單一等不完善的農機交易市場,由于所在地區的農機產業基礎薄弱,配套產業和售后服務不盡完善,只具備小規模、少品種農機銷售功能,因此,實際運行效果較差,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足;而另一些配套功能規劃較為完善、區位也較為理想的大中型農機交易市場,由于缺少一個有效的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產業長期發展的動力和后勁不足,商戶和客戶都流失較快,因此,也漸漸地演變為農機產品的“農貿市場”,有的甚至就直接轉化為一個汽配市場。面對廣西這種農機市場現狀,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選址方面,可以考慮在柳州、河池或北部灣地區進行選址,尤其是選擇柳州最為合適。柳州,又稱龍城,是廣西和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網絡和充裕的要素資源,2009年柳州工業總產值約占廣西的四分之一,已成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全市工業涵蓋30多個行業,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430戶,柳州鋼鐵(集團)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團、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企業已躋身工業企業全國500強。柳州已初步形成以汽車、機械、冶金為支柱產業,制藥、化工、造紙、制糖、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并存的現代工業體系。可以說,柳州市已經積累了成熟的工業發展經驗,國內各大汽車生產企業紛紛在柳州設立網點,另外,大量的汽車配件和機械加工企業在市場拉動下集聚到柳州,柳州從事汽配和維修服務的商戶比比皆是,形成了良好的工業文化和產業基礎。然而,廣西卻沒有一家自己的國內知名農機制造企業,即便是制造業如此發達的柳州市在農機的研發、生產和貿易方面也在國內處于落后地位。隨著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農民購置農業機械給予補貼,農機生產、流通、零部件和原材料進口、農機作業各環節都享受稅收優惠,農機的市場需求迅速增加,農業機械行業的集中度也正在同步提高。有規模、技術、品牌優勢的行業領軍企業的利潤水平大幅攀升,我國各地農業機械行業的投資和產業化發展空前活躍。面對國內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汽車行業的飽和衰退趨勢已經顯現,長期依靠汽車工業發展的柳州如何在面對東盟的農機市場機遇面前實現產業轉型,以工業反哺農業,以現代農機裝備制造業作為帶動柳州新一輪的產業大發展、大集聚的動力轉換器,優化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成為柳州市乃至廣西工業化進程中又一重要舉措。建設面向東盟的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是實現廣西工業化進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一個重要載體和途徑。
在規劃和建設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時要清楚地認識到面向東盟的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不只是各級政府、農機管理部門、中介服務機構、開發企業、農機行業協會和農機裝備制造企業中某一單方面的農機化工作,而是要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市場的正確引導下,由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開發企業、農機行業協會、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教育研究機構、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地區農機化管理部門共同參與的地區重大農機產業化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在中國—東盟區域合作的框架下,應針對柳州市的實際狀況,落實科學發展觀,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產業園設計,將符合國家經濟發展要求的生態環保、新能源、市場導向的理念融入到柳州市的產業布局,并通過引入動力轉換機制,引導柳州市由傳統依賴于汽車產業的機械制造業布局向符合上述創新理念的新型制造業布局轉換,以新的產業結構帶動柳州市的產業布局,進而推動柳州乃至廣西優勢特色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通過對上述多方參與的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總體產業規劃和布局進行細化、配套、完善和引導,形成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的詳細規劃,并對落實詳細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與缺口進行綜合分析,提出落實詳細規劃的政策設計與保障機制。
二、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基礎與功能定位
(一)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基礎[產業園
名稱\\主要農作物\\特色農機產品定位\\主要農機企業\\廣西農機
綜合產業園\\甘蔗、香蕉、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馬鈴薯、煙草\\甘蔗、香蕉、煙草、水稻等新型農機具。立足廣西、輻射西南、面向東盟。\\柳州五菱汽車集團、柳州工程機械集團\\]
廣西的主要農作物與國內其他南方區域的主要農作物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廣西的甘蔗、香蕉、水稻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占國內比例很大,也是東盟國家的主要農作物。因此,這種針對廣西主要農作物的特色農機產品應是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建設的重點基礎。目前,廣西的農機生產缺乏重點專業化農機生產和研發企業的支撐,主要依靠柳州汽車為主的機械制造業支持,而柳州機械制造業的重點優勢則是圍繞汽車產業進行的布局和規劃。因此,如何避開自身的農機產業弱勢,快速切入到農機產業的大發展中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的機遇中,園區的前期定位是引進區外或國外重點農機企業,是政策性引導柳州本土企業生產企業轉型成為園區規劃的前期條件。
東盟國家是世界重要糧食產區,種植業相當發達,其相對平整的土地也有利于農機使用。而且隨著東盟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業勞動力會出現相對的短缺,必然引致對農機的需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一方面是為廣西向東盟國家供給農機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東盟國家的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擴大了東盟國家的農產品需求市場,刺激了東盟國家發展農業,加強農業機械化應用的程度。這些都必然影響著東盟國家的農機需求,擴大著東盟國家的農機市場。
東盟國家與廣西農業結構的同質性也有利于廣西農機產業的發展。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是東盟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在東盟十國農產品出口總量中占有近80%的份額,在整個亞洲農產品出口中僅次于中國。在出口產品結構方面,中國與泰國的產品相似度指數約為60%,并且表現出很強的同質性;在出口市場分布結構方面,中國與泰國的市場相似度約為60%,與印度尼西亞的市場相似度約為50%,與馬來西亞的市場相似度約為40%[1]。從產業鏈的結構關系來看,產業的同質性增強對于產業鏈中的不同環節有不同的影響,對于同一產業環節是替代性加強,對于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是互補性加強。替代性加強的結果是競爭加劇,互補性加強的結果是需求擴大或成本降低。因此,廣西與東盟國家的這種農產品同質性對廣西農機產業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廣西的農機產業發展已經有了一定基礎。2006年,廣西有農機生產企業65家,從業人員12223人,工業總產值232062萬元,產品銷售收入211141萬元,利稅10320萬元,利潤總額5441萬元,固定資產凈值50180萬元。生產的農業機械有農用運輸機、整地作業機械、水稻聯合收割機、甘蔗聯合收割機、插秧機、排灌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等7類共20多種產品。廣西的農機生產企業較多,面向東盟地區出口較大規模的農機生產企業有廣西欽州力順機械有限公司和南寧五菱桂花車輛有限公司[2]。廣西農機工業中納入14+4產業體系的主要是食品工業,產業發展重點項目196項,其中制糖23項,煙2項,飲料及酒50項,肉食加工18項,水產13項,乳制品8項,糧油加工39項,果蔬23項,食用菌加工2項,食品包裝7項,其他11項。另外一個重點產業是造紙與木材加工業。2008年,全區有制漿造紙企業200多家,紙及紙板產量174萬噸,產值133億元。汽車類2項(不含玉柴),主要有南寧五菱桂花車輛有限公司技術改造項目,廣西欽州力順機械有限公司近期年產5萬臺農用車生產線和遠期年產9萬臺農用車生產線。機械類的重點項目有2項,廣西云馬漢升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甘蔗聯合收割機項目,廣西開元機器有限公司的微型收割機技術改造項目;重點發展的產品有水稻種植及收獲機械、甘蔗種植及收獲機械、糖業設備、小型拖拉機、耕整機及其他畜牧飲料機械、噴灌機具、微滴灌設備、滲灌設備等節水灌溉機具,水果保鮮、儲運、加工設備以及適合農村及中小城鎮道路運輸條件運輸特點的運輸設備。相比較而言,目前東盟多數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還比較低,對農機產品的需求量大。僅越南每年就需要6萬臺小型發電機、4萬臺拖拉機及5萬臺水泵。
(二) 配套服務定位
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的服務配套功能規劃要遵循整體和局部統一的原則,整體規劃上要著眼于農機交易市場、農機制造工業園、泛農機配套園、技術研發中心、生活配套等幾大功能區域的配套服務,而從局部上來看,要結合園區的階段建設來配套相應的服務功能。總的來看產業園區應具備以下配套服務功能:農機交易的配套服務、泛農機市場服務、政務服務、現代商務服務、生活休閑服務、技術研發服務、物流倉儲服務等功能。
(三)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規劃的功能定位
借鑒國內其他主要農機產業園區的功能定位,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可以為這樣一個面向東盟的特色農機綜合產業園提供必要的功能,建議可劃分為四大功能區。
1. 農機具的生產、交易、演示、售后服務主體功能區。
2. 泛農機、農機配件、技術研發的輔助功能區。
3. 政務服務、商務服務、物流倉儲、技術培訓、會展的服務功能區。
4. 生活服務、休閑文化的文化功能區。
三、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思路
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初步規劃見下圖[3]101:
從上圖可以看出,整個產業園區的規劃是一個綜合性功能區的整合,國內主要園區的規劃主要集中在4種:圍繞區域重點農機企業的要求立項規劃;根據區域產業發展戰略,面向國內外招商引資,然后根據入園企業規劃;先期整體規劃,定向招商引資入園;前期功能規劃,再招商規劃。江蘇、黑龍江等省區農機產業園的規劃由于其農機龍頭企業的優勢,圍繞重點內外資農機生產企業規劃建園,其建設目標明確,建設速度較快。而像四川、湖南等前期進行功能規劃,再招商規劃的園區,由于建設切入點不明確,招商引資工作的滯后性導致園區的建設非常緩慢,影響了農機產業園區整體建設。因此,各主要農機產業園如何根據自身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特色形成園區的建設思路和規劃方案就顯得很重要。
本研究根據廣西柳州目前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特色,經過綜合分析認為,由于目前廣西缺少在國內具有一定實力的農機生產企業,同時也沒有世界知名外資農機生產企業進入,因此,如果我們單純模仿其他主要農機產業園的開發和建設模式,就會使自身的園區規劃和建設陷入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必須結合自身的條件進行規劃模式創新。因此,本研究認為應參考第四種規劃模式,首先做好前期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的功能區域規劃,起點要高,體現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區面向東盟的特色,其次,走自身園區開發和建設之路,分階段、分步驟交叉實施園區的規劃和建設(見下圖)[3]102。
具體步驟如下:
1. 根據柳州市2009年重大項目——柳州農機大市場為園區項目規劃的切入點,搭建輻射西南、面向東盟的廣西農機交易平臺,完善交易服務區的政務、商務、生活配套服務,通過各種展會形式,將國內外的知名生產商和采購商(尤其是東盟地區)引入這個高端平臺,提高廣西農機產業平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廣西農機產業的高地,形成國內農機高端市場的品牌。這樣可以達到規劃具體、建設速度快、效率較高、效果明顯、園區切入市場快的效果,可以獲得大量市場需求信息和新產品信息,為后續的招商引資提供基礎和保障。避免了盲目招商,建設時間久、規劃模糊的缺點。也符合了目前廣西農機產業基礎的特征。
2. 根據市場需求規劃研發中心和工業園區,定向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研發機構和生產企業,帶動本土眾多汽車配件生產企業轉型,配套農機,形成資源互補的格局,進而打造廣西的農機裝備生產制造高地。
3. 根據柳州汽車配件生產基礎和農機產業配套需求,規劃建設泛農機配套園區。
參考文獻
[1] 史智宇. 出口相似度與貿易競爭:中國與東盟的比較研究[J]. 財貿經濟,2003(9):56.
[2] 廣西年鑒編委會. 廣西年鑒(2007)[M]. 廣西:廣西年鑒出版社:2007:292.
[3] 張家壽,李新. 廣西農機綜合產業園的規劃建議[C]. “2010中國農業機械化論壇‘十二五’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會議論文集.
責任編輯 余 青
A Study on the Building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evelopment Zone of Guangxi for the Cooperation with ASEAN
——Series 1 of “Study on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f Guangxi”
ZHANG Jia-shou
(Party School of Guangxi Committee of the CPC, Nanning, Guangxi, 530021)
Abstract: Certain degree of industry cluster has been form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s general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 when Guangxi is designing it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evelopment zon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eatures of its machinery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opportunity to cooperate with ASEA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Guangxi’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evelopment zone should be built mainly in Liuzhou city with a properly combined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marketing, service and product’s researchdevelopment. Only in this case can Guanagxi build a general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evelopment zone featured with modern industry.
Key Words: ASEAN: Guangxi; general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evelopment zon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