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反映和評估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對考試結果的分析,可獲得大量有益于改進教學、有利于改進考試、有利于選撥人才的有用信息。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試卷分析,可方便、快速、準確地進行定量統計分析,為教學反饋提供依據。
關鍵詞:考試;試卷分析;分析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2.4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1-0248-01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科學研究逐漸從簡單的定性研究發展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階段,教育評估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在教育評估中,常常通過考試來測量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能力等。目前考試是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及反映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考試的重要工具是試卷,對試卷進行分析,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試卷分析的意義
1.可對學生的真實水平作出較正確的評價,有利于選拔人才。要對考生的真實水平作出較正確的評價,需對原始分數進行全面分析,從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如果采用人工計算的方式,則工作量大,出錯率也高,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采用計算機系統對試卷進行分析,準確、高效,有利于數據的挖掘利用。
2.減輕教師的工作,及時進行教學反饋,提高教學質量。以往的試卷分析,是由教師自行完成,由于不是每個教師都掌握教育測量及統計的知識,而且人工分析時間長,不利于及時反饋信息。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試卷分析,教師只需要錄入數據,就可以方便快捷的知道分析結果,可及時根據試卷的分析結果調整教學。
3.提高教師制卷水平。通過試卷分析,可對試卷質量作較科學的鑒定,試卷是否合理、是否適宜等。這些結果,可以讓教師對試卷進行修訂,提高制卷水平,避免只憑經驗制卷。
二、試卷分析常用指標
在試卷分析中,常用的指標有:試題的難度、區分度、信度、效度等,試卷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標準差等。下面簡單說明一下:(1)難度:是指試題的難易程度,它是衡量試題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參數,一般認為,試題的難度指數在0.3~0.7之間比較合適,整份試卷的平均難度最好在0.5左右。(2)區分度:是指試題對不同的考生不同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鑒定程度。它和難度共同影響并決定試卷的鑒別性。試題區分度高,可以拉開不同水平應試者分數的距離,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區分度指數應高于0.4。(3)信度:是指測得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穩定性越大,意味著測評結果越可靠。信度通常以兩次測評結果的相關系數來表示。(4)效度:指考試對即定目標的實現程度。即測試結果與測試目標的符合程度。
三、應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試卷分析
1.系統的任務:系統面向的用戶主要為教師。使用本系統,應使教師方便地統計所有考生的考試成績,如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數段等;能對考試所用的試卷進行各項指標分析,從而判斷試卷的合理性;分析的結果能以直觀、易懂的形式展示給用戶,能對分析過的試卷進行標注,便于試題庫的優化;能在本系統的數據庫中對數據方便的進行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等。
2.系統的主要模塊。(1)信息管理模塊。在本模塊,主要對一些基本信息進行設定,如設定各班級錄入編碼,班極成員等。(2)數據錄入及修改模塊。錄入試卷、具體分值,試題的數量及滿分、每小題的得分等。(3)試卷分析模塊。由試卷質量分析、試題質量分析、題型結構分析、成績統計分析等幾部分組成。對試卷各項指標進行分析,得出試卷是否合理。如有異常,給本套試卷做出標注,反饋回試題庫,以優化試題庫。對成績統計進行分析,得出平均分、分數段等統計指標。(4)圖表輸出模塊。將分析結果以直觀的表格或圖表的形式輸出。(5)系統維護。對系統用戶進行管理、密碼修改等。
3.系統開發環境。以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Visual Basic 6.0和Microsoft SQL Server為編程工具。依據軟件工程中自上而下的研發思想,設計與開發試卷分析系統。硬件要求PC兼容機、打印機等。
4.系統界面要求。具有友好的用戶界面,簡單、快捷的數據輸入窗口。
四、結束語
運用相關教育測量理論進行科學的試卷分析,是教師獲得教學反饋信息,進行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任務。對學校管理部門而言,規范試卷分析工作,也是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責。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試卷分析,可以快速、準確地幫助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從試卷中獲得需要的反饋信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