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們物質生活日益滿足的今天,家庭檔案將越來越被更多的家庭重視,作為檔案工作者應抓住有利時機,順勢而謀,在創新中發展,開拓檔案工作領域,把家庭檔案業務開展好,讓百姓真正感受到家庭檔案工作的社會服務功能。
關鍵詞:家庭檔案;建立;管理
中圖分類號:G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1-0204-02
家庭檔案是家庭及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或在社會活動中形成可歸屬個人保存備查的文字、圖表、音像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歷史記錄。家庭檔案是在家庭中自建、自管、自用,不需要向任何單位和部門移交的檔案。家庭檔案真實地承載一個家庭的歷史,也折射出社會的發展變化,是家庭和社會的寶貴財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建立家庭檔案,記錄身邊歷史,方便自己,有利社會。
一、家庭檔案的歷史追溯
家庭檔案蘊藏著很多反映家庭歷史和文化的檔案資源,是社會發展和文明達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家庭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種家譜和史籍譜牒。如馬來西亞華裔威廉先生回祖籍河南時帶來的《鄧氏家譜》共114卷,歷時3300多年;晉太元中,賈弼編寫的《姓氏簿狀》,子孫相傳,成為賈氏譜學,為當時最為有名的譜學著作。中國家庭檔案的建立與管理遠在商周就開始,魏晉南北朝為大發展時期,到了明清,地主階級多編修族譜。
世界上許多國家,建立和管理家庭檔案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如古希臘的王室檔案館,古埃及的《梅騰自傳》,是屬于埃及國家成立后最初的一種傳記,是研究當時國家機關組織及經濟社會結構的稀有史料。如今,在生產力較發達,科學技術水平較高的國家,家庭檔案的管理備受重視。在法國、美國、意大利等國家,都有相當數量的家庭擁有家族檔案館和私人檔案館。如:波音飛機公司、西方電氣公司、美利堅銀行等,且這些私人檔案的管理比較完善。
二、建立家庭檔案的意義和作用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做好家庭檔案的建立、管理和信息資源的利用,能有效提高社會的檔案意識和檔案觀念,對提高全民素質,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增強全面法制意識,增強公民家庭觀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維護權益、方便生產生活、維護社會穩定、建立信用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檔案具有家庭價值和社會價值兩種功能。
1.家庭檔案對家庭的作用。隨著中國“依法治國”進程的加快,公民個人更多地在社會活動中獨立履行法律法規的權利和義務,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成為具有獨立權利和義務的個體。從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在各個機構中便產生與公民個人密切相關的各種文件資料,是公民個人經歷的證明,能夠在必要時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所以,保存好公民個人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等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文件資料非常重要。(1)可使家庭管理有序化。家庭中的家電設備損壞,憑購物發票、說明書、保修單等給維修帶來方便;發生糾紛時,檔案材料可以作為原始憑證,保障自己的權益等。(2)家庭成員權益的憑證。法律是講究有理有據的,比如契約、房產證等,是家庭擁有合法權的法律文件,辦理戶口、居住等不可缺少;畢業證書,是一個人文化程度的證明,是參加工作、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晉升領導職務、加薪等重要憑證。(3)為后代積累歷史資料。如家譜檔案,可以弄清本家族的歷史淵源,家史材料也可傳給后代,一些重要的文獻還可也捐獻給國家等。
2.家庭檔案的社會作用。家庭檔案的社會價值有兩種情況,一是直接被社會所利用,二是通過轉化成為文獻被社會利用。(1)可以豐富社會檔案。家庭檔案,不僅較全面地記載了一個家庭的社會實踐和家庭事務活動情況,而且真實地反映了社會局部地區的歷史面貌。如鄉鎮企業、私人企業的家庭檔案,可以作為研究經濟發展、社會面貌的典型資料。藏于家庭的珍貴檔案,可以補充和完善國家檔案資源。(2)是生產、經營、科研等原始材料。許多科學家、作家、專業戶、科技戶家庭檔案的積累和利用,可以為個人和社會都產生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魯迅先生許多著作、陳毅的《陳毅詩集》等等,其中的許多材料得力于家庭檔案等等。(3)一些家庭檔案中重要的家譜對追溯歷史、研究規律,指導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著重要作用。
3.家庭檔案是休閑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家史、自傳、回憶錄和家庭過去與現在的變化情況,可以對家庭成員,對子女進行教育。家庭檔案也是家庭道德建設的載體,是傳播文明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家庭成員思想道德修養,對家庭、對社會有明顯的引導作用。
三、正確引導人們建立家庭檔案
隨著中國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日益滿足,這就為我們開展家庭建檔工作創造有利的時機,要求我們為百姓生活提供服務,其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幫助他們建立家庭檔案。建立家庭檔案,涉及千家萬戶,情況各不相同。為了更好地指導每個家庭從實際出發,既體現共性特點,又突出各自特色,建立家庭檔案要遵循國家檔案管理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尊重和保障家庭及個人的隱私,廣泛調動各個家庭戶自我服務的主動性、積極性,確保家庭建檔工作順利開展。
1.做好宣傳,增強公民的檔案意識。家庭檔案建檔工作,通過各種媒體、會議、培訓等形式對公民進行宣傳,讓人們認識和親身體會到家庭檔案建檔的意義所在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從而增強人們的檔案知識和意識。
2.做好業務指導工作。指導家庭檔案建檔工作的各個環節,針對家庭檔案具有零散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內容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等,建立家庭檔案應該先從收集入手,根據一般家庭情況,從以下幾大類別進行收集:
個人生平類:準生證、出生證、獨生子女證、結(離)婚證、離(退)休證、上崗證、職稱資格證、技術等級證、聘書、身份證、戶口冊、會員證、履歷表、個人鑒定材料、參加工作、入團入伍證、職務任免的記錄,自傳、日記、簡歷、家史、家譜、族譜等。
醫療保健類:病歷、醫療保健卡、CT等檢查結果及片子、體檢表、血型報告、疫苗接種和藥物過敏記錄、家庭成員意外傷害記錄以及醫院處方、飲食禁忌等。
家庭財產類:家庭收入支出賬目、存單、有價證券、保險合同與憑據、投資交易證卡、借據、契約、土地證、房屋購買、財產所有權的各種票據。
家庭設備類:家用交通工具購買發票(單據)、使用證、各種家電設備的購買發票、使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維修記錄、聯系電話等。
家庭榮譽類:各種獎勵證書、獎章、獎杯、獎錦旗、光榮冊、先進事跡、媒體宣傳報道材料。
社會交往類:親朋好友的通信地址、郵編、電子郵箱、電話號碼、來往書信、通訊錄、生日、壽日、禮儀往來賀卡等。
照片、音像類:照片,結婚、壽慶、旅游觀光、外出考察、聚會娛樂等活動形成的錄像帶、光盤、電腦軟盤等資料。
收藏類:郵票、錢幣、各種票證、奇石、年歷等。
隨著中國社會轉型的加劇,家庭形式及功能多樣化,家庭檔案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家庭檔案的范圍必將進一步擴展和延伸。
3.樹立典型加以引導。先樹典型,以點帶面,是開展工作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典型戶的示范和輻射帶動來逐步引導,步步推進。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家庭建檔工作交流,不斷提高人們對家庭檔案的感受,從而推廣家庭檔案建檔工作。
四、家庭檔案的管理
1.家庭檔案的全宗組建。家庭檔案材料具有“散、少、多”的特點,“散”就是家庭檔案涉及一個家庭的方方面面,產生的處理顯得零散;“少”就是每類材料不多,有的類別可能幾年才會產生一點;“多”就是類別太多。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采用一個大家庭為一個全宗進行劃分。家庭檔案建立后,要注意隨時隨地收集、積累材料,即家庭建檔關鍵在于積累。
2.家庭檔案的存放。家庭檔案收集、分類、編目等工作完成后,選擇合適的裝具地點存放。無論選用什么裝具,必須掌握兩個原則:一是不能損害檔案原件;二是便于查找利用。
對于無條件自我建立、管理家庭檔案的家庭,如果個人同意(自愿),檔案部門可提供建立、寄存服務。對于家庭檔案的提供利用必須征得家庭的同意。
3.國家對家庭檔案的管理。家庭檔案是我們社會檔案財富的組成部分,它可以作為黨和國家研究經濟發展狀況,社會風貌等的重要素材。為了保護中國的歷史文化,使家庭檔案更好地為社會和家庭服務,因此,國家需要對家庭檔案進行管理。在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一是國家保護個人合法的私有檔案權和繼承權。(1)個人在私人事務活動中形成的檔案,如家庭經營、家庭管理和私人信件等;(2)個人通過合法方式獲得的檔案,如國家、集體發給個人保存的各種證件,法律文書表冊,以及個人獲得的獎狀、個人業余科研著述材料。二是國家禁止一切檔案私運出境。三是國家禁止任何個人將其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檔案材料數據為己有。四是國家鼓勵集體和個人向國家捐獻檔案材料。
4.國外家庭檔案管理。在國外,國家對私人檔案的管理比較完善,西方發達國家,私人檔案在國家檔案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國家對私人檔案的管理非常重視,在各國的檔案法規都做了許多具體規定。如意大利1939年的《檔案法》中就列入了家庭檔案管理的內容;1979年的《法蘭西共和國檔案法》全文共六章,其中有三章涉及到私人檔案的管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對法國私人檔案的登記、鑒定、銷毀、轉讓、出售和輸出國外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加強對家庭檔案的管理,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在今后的家庭檔案管理工作中,根據家庭檔案的發展情況,我們還要不斷探索更好的經驗,并結合中國國情,制定更加規范便于操作的管理法律法規,從而讓家庭檔案走上更加規范的法制軌道。
參考文獻:
[1]建立家庭答案的意義和作用[EB/OL].電子圖書,藁城檔案信息網,2008-06-25.
[2]陳大集.淺談家庭檔案的收集與分類整理[EB/OL].電子圖書,江門檢察網,2008-05-06.
[3]Angel.家庭檔案管理方法[EB/OL].電子圖書,合智情報工作網,2008-12-03.
[4]家庭檔案的建立及其管理[EB/OL].電子圖書,北京科普之窗,2006-01-13.
[5]趙彥昌.對外國檔案法規關于私人檔案立法的研究[J].檔案學通訊,1988,(3).[責任編輯 王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