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來說對培養適合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人才以及保證高校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嘗試將系統論與普通高校輔導員建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期望找出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原則,使得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能夠最大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關鍵詞:輔導員隊伍;普通高校;建設;原則
中圖分類號:G642.4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1-0254-02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觀的原子,一粒種子、一群蜜蜂、一臺機器、一個工廠、一個學會團體……都是系統,都以系統形式存在著。這些系統既從屬于更大的系統,又能內分為若干更小的子系統(或分系統)。高校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它由行政管理子系統、教學子系統、科研子系統、后勤保障子系統等眾多子系統所組成。在這每一個子系統下面又可以劃分出若干更低層次的子系統,各層次的子系統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而且每一個子系統的功能和作用又是其他子系統所不能替代的。
一、輔導員隊伍是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是由各具特色的子系統構成的(見下圖),這些子系統不僅縱向貫通,而且存在著密切的橫向聯系,共同構成一個多維的、網絡化的思想政治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子系統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而且每一個子系統的功能和作用不可能找到其他子系統來替代。
輔導員隊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處于關鍵地位。廣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涵蓋了高校的一切活動。普通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狹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由高校的黨政領導機關以及學生管理的專門機構,如學生處、團委、各院系等等,有計劃、有重點、分階段地組織和實施的,以培養學生能力、教育學生思想為目的的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實踐。在實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為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學生輔導員是上述工作方案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們必須在深入領會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學校人才培養戰略的基礎上,緊緊依靠學生管理機關,積極地、自主地、靈活地根據當前工作重心和自己的工作計劃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交流中言傳身教,以扎實的馬列主義理論的傳授和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專業學習中和學生交流學習的心得和體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樹立嚴謹的治學態度;在社會實踐中引導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學以致用,認清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和自身素質的差距;在生活中關心學生的冷暖疾苦,幫助學生逐步走向生活自立,頑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為今后進入社會打好基礎;在日常工作中協調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學生群體的關系,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信息溝通,共同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輔導員隊伍子系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組成圖
二、 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一)用整體性原則來觀察和處理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問題
整體性原則就是把研究對象看做是一個由各部分要素組成的按照一定的規律運動和發展的有機整體。我們將其引入輔導員隊伍中,就是要把隊伍作為一個整體或系統去認識。這種方法要求我們從全局的觀點出發,對系統內、外的各種因素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辯證的分析和考察,以尋求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使整體系統的功能發揮最佳效果。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可以看做一個系統工程,也就是說為了更好的達到輔導員隊伍的目標,而對系統的構成要素、組織結構、信息流動等進行分析和設計,優化輔導員系統。可以看出來這個系統工程包含了制度管理、激勵監督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的內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從而形成具有較強思想教育能力的統一整體。另外,還要把握系統與系統之間的關系,這里是指輔導員隊伍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一般說來,一個系統整體總處在一定的環境中運動發展的,環境的作用,必然使系統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大到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小到周圍的自然、社會、家庭、學校環境,都會對輔導員的工作產生影響。因此研究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決不能與外界隔絕,獨立地進行,而必須考慮與周圍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逐步建立一套隊伍建設的科學系統和方法體系。加強輔導員隊伍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及時發現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充分發揮系統整體的功能,也就是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要素(或子系統)、關聯、整體、功能以及環境等方面全面、細致地考慮和處理問題。
(二) 用最優化原則來管理和控制輔導員隊伍
最優化原則要求人們在動態中協調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使部分的功能服從總體的最優目的,從而達到總體最優。堅持思想教育的最優化原則,要求人們在確定思想教育的整體目標后,運用科學的方法,分析考察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這個系統工程,通過隊伍結構的合理配置來提高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達到輔導員隊伍系統最優化,最大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
目前的輔導員制度大都是對輔導員個體提出來的。實際上,對各個輔導員獨立優化后拼湊成的隊伍整體不一定能達到最優。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對各個局部單獨進行優化實際上等于割斷了各個局部之間的橫向約束,因而得不到總體的優化效果。正像一個結構系統的各個構件優化后湊成的結構并不一定優化一樣。對于輔導員隊伍建設來說,根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及特點對隊伍內部結構進行優化組合,使輔導員之間處于最優的相互配合與相互協調之中,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達到整體的最佳適應,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輔導員隊伍的人力資源,發揮整體的最大功效。因此,我們必須從輔導員隊伍系統全局進行優化,才能真正收到優化的效果。
總之,系統方法是現代各門科學廣泛采用的一種嶄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兼備多種功能。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中運用系統方法,除了應當遵循整體性、最優化原則外,還應注意與系統論其他的原理、方法和原則相結合,才能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使高校輔導員工作卓有成效,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
參考文獻:
[1][美]馮·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基礎、發展和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7.
[2]劉新強.影響高校德育實效性的內在因素及建議[J].高教探索,2004,(4):86.
[3]暢肇沁.系統論在學校德育研究中的應用[J].系統辯證學學報,1999,(4).
[4]韓偉,韓麗麗.系統論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8,(4).
[5]張曉紅.試論高校系統管理[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