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藝術,是一個偉大民族文化的結晶。19世紀俄羅斯的風景畫家以獨特的藝術情調描繪了俄羅斯大自然的萬種風情,作品中飽含著畫家對民族大自然的深情厚愛,在畫家心目中充滿了對生活和人民的愛,具有深刻的悲天憫人的使命感和思想性。19世紀俄羅斯藝術家不是浮光掠影的表現大自然的外貌,而是將迷人且深邃的大自然與社會思想、祖國命運和畫家個人濃郁的情感有機結合,呈現出永恒的藝術魅力之神韻。對當下藝術現狀有警示作用。
關鍵詞:俄羅斯;風景畫;民族性;神韻
中圖分類號:J2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5-0136-02
俄羅斯藝術,是一個偉大民族文化的結晶,凝重、深厚、博大、壯麗,有著足夠的底氣,洋溢著對民族的關愛和深情,不論是蘇維埃還是俄羅斯,不變的是其風格、神韻和精神。19世紀俄羅斯的風景畫藝術家著重表現富有當時俄羅斯民族特色的普通的自然景色,作品中飽含畫家對民族大自然的深情厚愛,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對俄羅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探討,首先要了解俄羅斯風景畫的美學基礎,然后再從兩位有代表性的畫家著手,通過對他們藝術實踐的考察,以展現俄羅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神韻之處。
一、“美是生活”的美學命題給予俄羅斯畫家深刻的思索
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現實主義風景畫藝術之所以繁榮昌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信奉別林斯基和車爾尼雪夫斯的美學——“美是生活”的思想,這實質上也順應了當時廣大民眾的審美情趣?!懊朗巧睢边@一觀點,是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與現實中的審美關系》一文中提出的。這個定義說明:美是客觀的,它既是客觀事物的屬性,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物。就是說,美存在于現實本身之中,只有現實生活才是人美感的源泉,藝術美也是生活美決定的;除了生活,不存在產生美的任何其他源泉。這種先進的美學思想將現實與藝術的關系聯系得十分緊密,成為俄羅斯畫家審美思想的中流砥柱。車爾尼雪夫斯基強調“藝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用活生生的個別事物去表現思想?!边@與別林斯基所說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僅僅包含在活生生的現實中”的論斷是一脈相承的。由此,我們可以明白,當我們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時,也就是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理論的體現。對待自然也是如此,因為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從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觀點出發:不論是畫人物肖像,還是面對自然作畫,都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中沒有任何抽象的東西存在。換而言之,就是“既看得見,也摸得著”。另外一點值得強調:即再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因此,藝術的創造應盡量減少抽象的東西。在這種美學思想的影響下,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風景畫被賦予深刻的美學內涵。俄羅斯風景畫的卓越實踐家薩符拉索夫、列維坦等將俄羅斯風景畫藝術演繹得如史詩般壯美。
二、洋溢著愛憐和淳樸感情的神韻之筆
薩符拉索夫(А.К.Саврасов,1830-1897)是俄國現實主義風景畫派的真正奠基人。《白嘴鳥飛來了》則是他的杰出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作于1871年,該畫是俄羅斯現實主義風景畫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力作,以非同尋常的親切和喜愛描繪了早春的景色,遠處的伏爾加河的積雪還沒有融盡,但是代表春天氣息的白嘴鳥已經飛回來了,在白樺林的枝頭上鳴叫、嬉鬧,充滿了生氣;不遠處的木屋、簡陋的籬笆和鄉村小教堂,散發出無限鄉土氣息。畫家以精細的觀察力,用平凡的景色,表達了自然界的蘇醒和內在的生命力。在色彩運用上,以儲色為主調,兼用藍、白色,給人以樸實、嚴謹之感。而從畫家的許多草圖中我們可以得知,《白嘴鳥飛來了》并非自然中某一處的寫生,而是經過精心構思的人民生活與活動的場所。由此可見,這幅畫并不是自然界某一景色的復制,而是包含著深刻的社會意義,表達了畫家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和希望。薩甫拉索夫以敏感的同情心和沉思人的情緒描繪大自然的風景。他從向遠處延伸的潮濕的道路,以緩慢漂浮著的云朵的大片天空為背景的蓬亂生長的白柳中,發現動人的、有點愁意的美。在畫家心目中充滿了對生活和人民的愛,如果沒有愛,他的創作就無法想象。所以,在畫家的作品里充滿了感情,有歡樂的,也有憂郁的。畫家的學生、優秀的風景畫家列維坦在為其師作的悼詞里寫道:薩符拉索夫的作品是抒情詩,蘊藏著對自己祖國無邊的愛。
三、流淌著濃情和渾厚造化的民族之魂
列維坦(И.Левитан,1861-1900)是俄羅斯風景畫派中最杰出的一位大師,他的風景畫綜合了同時代優秀風景畫家的精華。他是一個被祖國遺棄的人,因為在反動年代,列維坦作為猶太人而遭到迫害無法在莫斯科居住,幸好有進步的人士為他奔走。雖然如此他內心那股對祖國大自然的崇敬與熱愛卻從未減少。他就像是一個被母親遺棄的孤兒內心充滿期盼的激情而眼里卻又充滿憂郁的情緒。列維坦把風景畫創作推向了高峰,他先后師從薩符拉索夫和波列諾夫著名風景畫家,代表作如《莫斯科的小院落》、《祖母的花園》、《在公園里》、《池塘》等。在列維坦的作品中,不但描繪了周圍環境無邊的美,而且還有被自然激起的感受和心情。他的作品很有民族性,著名藝術活動家尤翁(К.Ф.Юон)寫道,“列維坦的畫歌唱了俄羅斯靈魂和人的心靈中最深切的感覺”。伏爾加河在他的作品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在1887、1888、1889連續三年瀏覽伏爾加河后,他創作了《在伏爾加河上》、《伏爾加河之夜》、《陰天里的伏爾加河》、《黃昏·金色有普寥斯》等作品,以真誠的感情、親切的筆調表達了伏爾加河流域的鄉土氣息。進入90年代,畫家創作了以《弗拉基米爾之路》、《墓地上空》等充滿時代氣息的作品?!陡ダ谞栔贰妨⒁馍钸h,這是一條流放犯人的路,畫家以陰沉的天空、無神的云塊、孤獨的墓碑和路標襯托那條沒有盡頭的流放之路,表達了畫家內心的壓抑?!赌沟厣峡铡芬划嫞岳子陮⑴R、狂風初至和寬闊的水面、多變的天色為背景,著力描繪荒僻的小山崗上那座孤獨的小教堂和那片寂靜的墓地,進一步流露出當時畫家的沉重心情。受作家契訶夫的影響,畫家心情漸趨好轉后,創作了《伏爾加河上的清風》、《三月》、《金色的秋天》、《春天·大水》、《鄉村月夜》等佳作,著力刻畫了俄羅斯美麗的自然。列維坦的風景畫展現了畫家對自然的熱愛,深沉的思想,以及憂郁的情緒。畫家充滿激情地向我們表現大自然的生活。例如作品《三月》所表現的是:冬天很快就要過去,春天即將來臨時的俄羅斯自然景色。遠處是茂盛的樹林,在松林深顏色的對比之下,那些被冬天的寒風吹光葉子的白樺樹干,顯得格外突出和矯健;在掃開積雪的小路上,有一輛牛拉的雪橇;主人已經進屋,唯獨那頭忠厚的牛還在等待,表現了靜中之動。該畫還十分注意陽光感的表現,樹木的陰影灑落在又厚又白的積雪上,呈現出藍紫色調,既響亮又透明。右邊的房舍只取一角,顯得巧妙別致;那些樹木錯落變化,既有節奏又自然天成。這幅作品是出色的藝術技巧和優美清新的鄉土之情結合的完美表現。除這幅作品外,列維坦還描繪了很多體現大自然風貌的作品。畫家臨去世前完成的《湖》,更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對自然形象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列維坦給當時的俄羅斯和歐洲畫家都以深刻的影響。
綜上所述,19世紀俄羅斯畫家們以獨特的藝術神韻描繪了俄羅斯大自然的萬種風情。從這些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俄羅斯19世紀西方風景畫派的觀念及實踐。俄羅斯的文化是一種嚴肅的文化,它較之于西方文化多了一種悲天憫人的使命,而少了些西方人的天真爛漫的游戲休閑。19世紀俄羅斯藝術家不是浮光掠影的表現大自然的外貌,而是將迷人且深邃的大自然與社會思想、祖國命運和畫家個人濃郁的情感有機結合,呈現出永恒的藝術魅力。當下我們的繪畫已經全面進入了以休閑為主的時代,我們是否感到了瀟灑把玩之后的欠缺?俄羅斯19世紀藝術能提示我們去重新尋覓。
參考文獻:
[1]蔣孔陽,朱立元.西方美學通史:第5卷[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2]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M].范景中,譯.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3]奚靜之.俄羅斯美術十六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朱伯雄.世界美術史:第9卷下[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1.
[5]朱達秋,周力.俄羅斯文化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
[6]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下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