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腐倡廉教育是預防腐敗的基礎性工作,是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保證。發揮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必須堅持教育的長期性、豐富教育內容、突出教育重點、創新教育形式、綜合治理,增強教育實效。
關鍵詞:反腐倡廉教育;作用;措施;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D261.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5-0039-02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加大教育、監督、改革、制度創新力度,更有效地預防腐敗。”反腐倡廉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育、制度、監督多管齊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這三者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但又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教育起著基礎性作用。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礎性工作,是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保證。”深刻認識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其作用,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的總體成效,對于提高黨的拒腐防變能力有著重大意義。
一、反腐倡廉教育及作用
反腐倡廉教育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各級領導干部為重點,以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根本,以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為主題,以更好地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目標,面向全黨全社會開展的教育。其作用在于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拒腐防變能力,在全黨全社會形成反對和遏制腐敗、倡導廉潔勤政的良好風尚。表現在:
1.教育對確立反腐倡廉思想觀念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手段不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滲透進人們的思想,形成穩定的價值取向,長期持久地影響人們的行為。既作用于人生的每個階段,又影響著整個人生,所謂“百年樹人”就是這個道理。共產主義理想在黨員干部的思想中一經形成,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自覺端正從政行為,抵御和防止腐敗。
2.教育對廉政行為的養成發揮著導向作用
通過道德規范、法律法規、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們陶冶道德情操,增強法制觀念、樹立遠大理想,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指導從政行為。
3.教育是構筑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的根本途徑
反腐倡廉,對少數腐敗分子要嚴厲懲處,而對大多數黨員干部來講,則要立足于教育,著眼于防范,這是反腐倡廉建設的根本著眼點。從主觀上說,放松世界觀的改造,背棄理想信念,是一些人墮落腐敗的根本原因。因此,廉政教育是促使黨員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礎,構筑思想道德防線的根本途徑。
二、當前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問題
應當說,各級黨委對反腐倡廉教育抓得很緊。但事實表明,教育效果并不樂觀。究其原因,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1.對教育的特殊作用認識不到位
反腐倡廉教育的特殊作用在于使全黨全社會不僅拒腐、反腐,更要倡廉,形成清廉和諧的良好風尚。而工作中,各單位雖然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整體工作,列入學習計劃,但往往以工作頭緒多、集中學習困難為由,不主動開展學習;有的認為教育是務虛工作,既影響工作,又浪費人力物力,使學習制度成為應付檢查的擺設;更有少數黨員干部認為是領導的事情,自己無職無權,沒有腐敗的條件,學不學廉政文化無所謂,置身事外,放棄了應有的責任義務。由于認識的偏差,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不高。
2.方法簡單,形式單一
教育宣傳陣地仍沿用“一墻一欄”的老方法,既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又滿足不了學習的需求。教育形式仍習慣于“會議套餐”、“文件會餐”,以致出現“學習對耳朵、討論湊熱鬧、問題查不到、體會老一套”的應付現象.而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等手段沒有充分發掘利用,不能激發學習興趣,達不到應有效果。
3.存在忽冷忽熱現象
反腐倡廉教育具有持久性的特點。然而,有些單位教育缺乏長效機制,習慣于“快餐”,搞運動式地突擊,結果是有短效,無長效;有的是上面促一促,下面動一動,上面抓一抓,下面緊一緊,時緊時松;有的是單位出事了,有腐敗案件發生,就集中學習,教育整改,增強法制觀念;有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為出政績、樹形象,從抓教育入手,整頓作風紀律。這違背了反腐倡廉教育的規律,效果大打折扣。
4.重視過程,忽視結果
教育要想取得應有的效果就必須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為此,要增強教育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當前教育的內容重點放在一些空洞理論的認知上,如反腐敗的重要性、必要性等,言之無物,空洞乏味;教育方法大多是一刀化,統一要求,集中學習,教育對象不分黨員干部的素質和崗位、職務、層次的不同;同時,不調查研究,不了解黨員干部的思想動態,結果是教與學不能有效溝通,致使有的“吃不飽”,有的“吃不了”。這樣,教育就偏重于學習過程,忽視學習結果,把教育本身當做目的,成了為教育而教育,效果不明顯。
三、切實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實效性
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必須深入貫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因地制宜,分類開展,強化措施,貴在落實,重在堅持,切實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1.在時間上堅持長期性與階段性相結合
人的素質修養的提高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某一階段的教育就終身管用,要靠不斷的理論武裝和知識積累奠定基礎,靠不斷的社會實踐提升覺悟。因此,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項經常性工作,要納入干部培訓規劃,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做到春風常拂面,警鐘常常鳴。同時,要隨著黨委中心工作變化而變化,圍繞每個階段工作重點,如治理商業賄賂,有針對性地開展,對突出問題,集中解決,重點教育,做到年年有主題,歲歲有創新,使廣大黨員干部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2.在對象上堅持重點教育與社會化教育相結合
反腐倡廉教育的重點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員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能否廉潔自律,具有很強的示范導向作用,其拒腐防變能力的強弱影響甚至決定著黨和國家事業的成敗。因此,必須把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作為教育的重點,做到對重點對象、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點教育,促使領導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廉政建設,以身作則,廉潔從政,以重點教育帶動社會化教育。同時,要注重社會化教育,鏟除腐敗的文化土壤和社會基礎。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把思想道德教育與法紀教育相結合,使每個黨員干部、公民明確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自覺抵制各種違法違紀行為;把廉潔教育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使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觀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在全黨全社會形成拒腐尚廉的濃厚氛圍,推動領導干部的重點教育。
3.在內容上堅持系統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升華提高的過程。反腐倡廉教育只有由淺入深,系統教育,才能發揮整體效用。首先,加強道德教育,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因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有德,道德是做人的底線。通過教育引導人們樹立做人的基本行為準則,追求真善美,反對假惡丑,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其次,加強法紀教育,包括黨紀政紀、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等。通過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公民明確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增強法制觀念,照章辦事,依法行政,同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最后,加強理想教育,包括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優良傳統和共產主義理想。通過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和組織觀念,牢記黨的宗旨,樹立遠大理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一個時代楷模。同時還要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注重聯系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準確把握黨員干部的思想脈搏,確定具體的教育內容。既要面向未來講清大道理,更要立足現實講透小道理,貼近黨員干部的工作、思想實際,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進行教育,使教與學發生共振,增強教育實效。
4.在形式上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有針對性地開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改進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實效”。因此,反腐倡廉教育,既要繼承過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又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探索啟發式、引導式、體驗式等教育方法,更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渠道,創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發揮傳統教育形式的優勢,強化教育效果。利用政治學習、業務學習、三會一課、報告會等進行灌輸教育,強制黨員干部自我教育,改造主觀世界。其次,開展“三看”活動,增強感性認識,鞏固教育效果。一是到農村和下崗職工家里看看,接受職業教育,珍惜現有的工作機會,努力工作,服務社會。二是到看守所和勞改場看看,接受警示教育,用好手中的權力,做到權為民所用。否則,害人害己。三是到火葬場和紅色教育基地看看,接受理想教育,樹立遠大理想,善待得與失、名與利、進與退,勤政廉政,務實為民。最后,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擴大教育效果。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等,創新教育形式,寓教于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以高科技手段賦予反腐倡廉教育鮮明的時代特色,如播放廉政紀錄片、廉政廣告,建廉政網站,發廉政短信等,突破時空的限制,將觸角伸入到八小時以外,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廣大黨員干部、公民隨時隨地接受廉潔教育,樹立廉潔意識。
5.在與其他方面的關系上堅持教育與制度、監督相結合。教育在反腐倡廉中起著基礎性作用。但不能把這種作用無限夸大或縮小,“教育萬能論”和“教育無用論”都是片面的。反對腐敗,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這是中國共產黨總結反腐敗斗爭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一些國家和地區反腐敗實踐的成功經驗。事實證明,沒有健全的制度和嚴格的監督作保障,教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在一定意義上講,懲治是更好的預防,只有懲治有力,才能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和預防的推動力。因此,要加強教育,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強化監督,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懲治已然,預防未然,促進教育效果最大化。
6.在組織力量上堅持紀檢監察機關與社會各方面力量相結合,構建全黨動手、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教育工作的大格局,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使反腐倡廉教育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理論熱點18講[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2]周青山.對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9,(6).
[3]朱明國.香港廉政建設的成功做法及思考[N].學習時報,2009-11-09.
[4]任鐵櫻.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實效[N].學習時報,200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