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網絡技術、網絡文化蓬勃發展的同時,催生了網絡語言這門新的語言。然而,網絡語言的迅速發展在語言界卻興起了軒然大波,眾人對網絡語言的態度褒貶不一。從網絡語言與日常語言的聯系、網絡語言的特征、網絡語言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表達了作者對于網絡語言的理解和對高職學院大學生使用網絡語言所持的態度。
關鍵詞:網絡語言;聯系;特征;形成原因;高職學院
中圖分類號:H00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5-0150-02
“網絡語言”是近年來流行的新興詞匯,它作為一門新的語言被越來越多的學生使用和接受。這是因為我們正處于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網絡成為一種快速便捷的信息傳遞方式,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技術、網絡文化蓬勃發展的同時,催生了這門新的語言。尤其是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也蔚然成風。然而,網絡語言的迅速發展在語言界卻興起了軒然大波,眾人對網絡語言的態度褒貶不一。
王紅梅的《論大學生語言學習與語言素質培養》中認為“高校應重視大學生對祖國語言的情感,增強語言規范意識,彌補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知識方面的不足,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的語言文字素質能夠適應時代和社會”。賀玉婷的《加強大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思考》中認為,“英語學習要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李觀儀認為,“語言能力必須建立在語音、語法、詞匯三者綜合的基礎上,學習者必須既能正確而順利地理解所學外語,又能自然而靈活地運用所學外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語言能力。兼有這樣的語言能力才能在實際交際中應付自如”。鐘華和樊葳葳認為,“語言能力從知識角度看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匯三方面的知識,從技能角度看包括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等等。
綜合上述觀點,筆者認為,不管是外語還是國語、不論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不論是唐詩還是宋詞抑或元曲,就其本質都是人們互相溝通、表達情感的一種工具,關鍵在于使用的人們對文字的駕馭能力,通過文字的排列組合是否能準確地表達出作者或發言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以及該語言不能脫離其使用的特定環境,網絡語言也不例外。那么作為一門新興的、具有強烈時代感的語言,網絡語言與我們平時慣用的語言表達有哪些共同之處,又有哪些特征,特別是針對我們高職學院大學生該如何正確使用網絡語言呢?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網絡語言與日常語言的聯系
網絡語言與日常語言同樣都是發言者或者寫作者的意思表達,同樣都是人們溝通感情、發表看法的載體。網絡語言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用語,反過來網絡語言也在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用語中來。比如說:黑客又稱駭客,指在電腦領域有特殊才能或技巧的人。這類人運用自己的才能或技巧,要么是專門檢測系統漏洞,要么有可能做有違道德或法律的事。根據黑客的說法,又引申出了紅客這個詞匯,它是指具有民族主義傾向的中國網絡技術愛好者,與黑客相對。
同時,網絡語言的表達也依賴于發言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時下有人認為網絡語言是對傳統語言的破壞甚至是褻瀆,對網絡語言一概否定。對這種觀點筆者不敢茍同,網絡語言的泛濫有其消極影響的一面,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語言也是對傳統漢語的一種有益的補充。它的出現更多地豐富了人們情感表達方式,甚至有的時候來得更加詼諧、簡潔、表達的情感更加強烈。比如“小強”一詞源自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那只蟑螂,在網絡語言中泛指生命力特別頑強的人。再比如“汗”這個字在網絡語言中表示慚愧、無可奈何之意。衍生詞有:暴汗、大汗、汗死、瀑布汗、暴雨梨花汗等。像這些用詞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語演化而來的。
二、網絡語言的特征
(一)出現大量的諧音詞。網絡語言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數字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01925:你依舊愛我。03456:你相思無用。再如【r】=are,【b】=be/bee,【c】=see,【o】=oh,【oic】=(ooh,I See),【icq】=(I seek you)等等。
(二)“網蟲”們隨機使用的但已被圈內公認的各種縮略詞。這些縮略語的來源主要是公認的縮寫詞匯,電傳、傳真英語的縮略符號或用數字代替字母縮合詞。如:USA,HK(Hongkong),bf(boyfrtiend);gf(girlfriend);pls(please),Xmas(Christmas),F.O.C.(free of charge),stu(student)?L8R(later);b4(before),cu2(See you,too);IMO(in my opinion)以我愚見;ROTFL(rolling on the floorlaug hing)笑得直不起腰來,一般用作旁注;PMFJI(pardon me for jumping in)請原諒我冒昧插入;TIA(thanks in advance)預先致謝。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三)大量運用表情符號(emoticon)。例如:表示肢體語言的符號,例如【T-T】代表流淚,【∧_∧】代表歡呼,【:()不開心,嘴巴向下彎著;等等。網絡上還有表示言語行為的符號,如:【//sigh】(嘆氣的動作)、【//admire】(羨慕的表情)、【//grin】(咧嘴笑)、【//comfort】(安慰)。在一個詞前面加上“//”,就把該詞變成了一種言語行為。
新奇有趣的網絡用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屢見不鮮,網絡語言在某些方面確實顯得標新立異、夸張幽默?!澳贻p人”成“小P孩”了,“東西”成“東東”了,被蚊子咬就成“新蚊連?!绷?。還有部分網絡語言是需要有一點“背景知識”的,比如前面我們舉例的“小強”就是因周星馳的一部電影才成了蟑螂的代名詞,“打醬油”是因為廣州電視臺的一次街頭采訪而流傳進來的,意思是“與我無關”等。
三、網絡語言的這些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易于輸入和諧音的關系,一些數字的組合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二)網絡交際過程中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在用漢語拼音輸入法進行漢字輸入時,一般不進行選擇,而是在當前輸入法默認的情況下就按了回車鍵,于是導致了一些有趣的諧音怪詞的誕生,在網絡這個特定的環境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廣泛流傳開來。
(三)由于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人與人之間還不能夠實現面對面的交談,所以一些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的組合就被用來表達喜怒哀樂等等情感。由于這些符號的組合形象生動,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所以在約定俗成以后,發展成為了網絡語言中一個重要的補充體系。
四、高職學院大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在傳統語言的基礎上,通過諧音、簡拼、動作化、文言化而形成了獨有的具有無厘頭風格的語言系統。它們簡潔、形象、戲謔、夸張,這恰恰是當代大學生追求效率、張揚個性、展現自我特性的一種表現形式。正是基于網絡語言的這些特點,使其在大學校園里大行其道。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網絡語言大行其道的同時,它勢必會給我們的傳統語言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尤其對于高職院校這種特殊教育層次的大學生,他們有更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并展現了許多不同于其他教育層次的大學生的特點。不少高職學院大學生為追求時髦把網絡語言率先帶到了現實生活中,從而造成了語言系統的用詞混亂。盡管這些語言沒有進入詞典,但其影響力卻日益增大,許多人脫口而出,運用得極為嫻熟,以致許多人形成了使用習慣,甚至造成當代大學生文學素養的下降。此外,錯字、別字、錯詞的泛濫對于那些思想知識還處于形成階段的高職學院大學生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在對待網絡語言的問題上,作為一名高職學院的教師,既要看到自主能力較強的學生使用網絡語言給校園文化乃至語言文化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的積極一面,也要看到它對我們的傳統語言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避免由于一些網絡語言與傳統語言的混用,而導致現在校園中網絡語言泛濫,高職學院大學生使用文字基本功的退化,因此,我們則應該嚴格限定其使用環境。因為事物的產生和存在都脫離不了特定的環境基礎。所以網絡語言可以成為民間俚語,可以是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在網絡語言的創作當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文字的駕馭能力,筆者曾經仔細閱讀過一些校園網絡論壇中的博客文章,應該說很多大學生對文字的處理和駕馭是讓人嘆為觀止的。但是網絡語言在主流的媒體、或是某些特定的場合、特定的環境中不宜出現。而高職學院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在強調學生各種技能培養的同時,更應當使用規范的用語,不應為了適應學生、吸引學生而使用網絡語言來標新立異。
綜上所述,網絡語言是一種新事物,筆者認為,對迅猛發展的網絡語言應有一種寬容態度,尤其對待高職學院大學生的網絡語言更要寬容。馬克思主義認為,語言體系是生成的、開放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永無止境地處于不斷更新和發展的過程中。語言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會淘汰掉一些過時的東西而不斷吸收一些新的反映社會新內容的東西,正因為這樣,語言才有鮮活的生命力?!百笛韵镎Z,亦足取也。”(歐陽修《小說類》)互聯網為大學生網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世界的窗口,當然會產生許許多多新奇的詞語,可以說,它大大豐富了語言的發展。經常上網沖浪的高職學院大學生,大都很懂電腦,無論文化素質還是語言修養都有一定層次,一般會自覺維護互相交流的禮節及基本準則。因此,網絡語言不會發展到太糟糕的地步。況且,現有的網絡語言極不穩定,隨著網絡語言的發展,會逐漸淘汰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語詞。同時,對待高職學院大學生的網絡語言要規范引導。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個網站應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規范引導網絡語言的正常發展?!巴庋圆蝗耄瑑妊圆怀鲇??!?《禮記·曲禮上》)“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禮記·大學》)對大學生的一些不文明的語言現象要制止,對一些特別的語言表達方式要觀察、分析、探討??傊绻龑У煤?,這些新出現的網絡詞匯中部分詞語可能會成為漢語的新詞匯,豐富漢語寶庫。所以,加強對網語的研究,分清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是我們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