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文獻綜述、開放式調查和樣本測試結果提出青少年價值觀的理論構想,以此為基礎編制青少年價值觀問卷,并對正式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表明,青少年價值觀是一個多層次和多維度的體系,包括兩個二階因素和十個一階因素。初步研究顯示青少年價值觀問卷有較好的信效度,可作為測量我國青少年價值觀的工具。
關鍵詞:價值觀;青少年;問卷
中圖分類號:D669.5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5-0093-02
前言
青少年期是一個思考未來,向成年過渡的時期,是一個集中建構新思想、新觀念、興趣、責任、自我信念以及確立價值觀的時期。個體的價值觀一旦形成,會對其行為、情緒和人格發展產生重要影響[1]。縱觀價值觀方面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外有關青少年價值觀的研究呈指數級增長,其中,又以發達國家的研究居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現狀分析、形成機制、教育實踐、時代變遷及其與行為的關系等方面[2],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價值觀的理論建構和測量。目前,我國對青少年價值觀進行了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缺乏明確的價值觀操作定義;青少年價值觀發展特點不清,研究對象單一;缺乏在同一研究中綜合應用多種方法;缺乏專門的全面的測量工具,研究大多采用簡單修訂后的國外量表,等等。因此,研究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對于更好地了解當代青少年價值觀現狀及發展特點,引導青少年指向未來的動機和行為具有顯著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試圖通過查閱文獻、專家咨詢、開放式和封閉式調查和統計分析等方法,構建我國青少年價值觀結構體系,進而編制信效度較高的青少年價值觀問卷,以期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上的參考和較為有效的研究工具。
一、方法和程序
(一)價值觀的界定
價值觀是人們以自身的需要為尺度對事物重要性的認識的觀念系統,它影響人們對行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選擇。從微觀的角度看,價值觀是人的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宏觀的角度看,價值觀是特定社會的文化體系的核心[3]。在本研究中,借鑒Rokeach對價值觀的分類標準,將價值觀分為價值目標和價值手段。具體講,價值目標是個體思考、確定并追求的對個人或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的目標,涉及“為什么活著”的問題;價值手段是個體為達到價值目標而采取的途徑和方法,涉及“怎樣活著”的問題。
(二)青少年價值觀問卷結構的初步構建
根據價值觀概念,通過查閱文獻、開放式調查與個別訪談,初步編寫出青少年價值觀二階10因素問卷維度及90個題項,采用自評式五點評定方法記分。
對來自初中、高中、大學的389名青少年進行樣本測試。根據以往經驗、前人研究成果、因素分析理論以及專家建議,剔除在因素分析中因素負荷偏小及表述不清的44個題項,再進行因素分析,可提取10個因素,包含46個題項。青少年價值觀理論結構模型見圖1。
(三)正式問卷的編制
1.被試。在內蒙古包頭市抽取包頭二十九中、包鋼一中兩所中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兩所大學,共發放問卷1 100份,回收1 043份(回收率為94.8%),其中有效問卷98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9.1%)。
2.施測與程序。主試由經過培訓的心理學專業研究生擔任,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被試用5點量表(不符合、較不符合、不確定、較符合、符合)逐題評定。將有效問卷980份隨機分成兩半,其中一半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進一步構建和完善青少年價值觀的理論模型;另一半用于驗證性因素分析,以驗證理論模型的合理性。
3.統計處理。用SPSS12.0和LISREL8.70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分析問卷的信效度,驗證青少年價值觀問卷因素結構的合理性。
二、結果與分析
(一)問卷的信度
本研究采用內部一致性進行信度檢驗,內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克倫巴赫α系數,分析結果表明,二階因素和總量表的α系數合乎要求,但一階因素的α系數中有1個未達到0.60的通行要求。
(二)問卷的效度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間相關系數矩陣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檢驗問卷的效度。
1.問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一階)。將隨機分出的490份問卷作1階因素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結合Kaiser準則和Cattell的陡坡檢驗二準則,提取10個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包含46個題項,能解釋的總變異為52.144%。因素1涉及學習目標和個體成就目標,命名為學業成就;因素2描述權力、地位等名利類目標,命名為名望與權力;因素3反映社會交往中受人歡迎的取向,命名為交往技能;因素4反映能否順利完成日常學習生活的取向,命名為自信;因素5反映積極進取、追求新鮮體驗的取向,命名為進取與創新;因素6反映講信用、負責任的取向,命名為責任感;因素7體現對自己未來發展的目標規劃,命名為自我發展;因素8體現情感目標,命名為人際關系;因素9反映堅持己見,避免依賴他人的取向,命名為獨立性;因素10反映對社會認可價值目標的追求,命名為奉獻精神。一階因素分析表明,10個一階因素與青少年價值觀結構中一階因素的初步構想相吻合。
2.問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二階)。對10個一階因素再進行二階因素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兩個,解釋的總變異為56.93%。結果表明,二階因素與青少年價值觀結構中二階因素的初步構想一致,因素1對應價值目標,因素2對應價值手段。
3.因素間的相關系數矩陣。通過對因素間、因素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的分析,可以看出一階與相關的二階之間及一、二階與總分的相關程度相對較高,而各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相對較低,表明問卷的結構符合量表編制的基本要求。
4.驗證性因素分析。對隨機分出的另外490份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本研究構想了3個模型,模型1假設10個一階因子同屬1個二階因素;模型2假設10個一階因子隸屬于2個相關的二階因素;模型3假設10個一階因子隸屬于3個相關的二階因素,3個模型的主要擬合指標χ2/df分別為5.486、4.38和6.153。可見,與單因素和三因素模型相比,雙因素模型對青少年價值觀結構提供了較為準確的擬合。其中三因素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差,χ2/df是三個模型中最大的。從總體效果上看,青少年價值觀二階兩因素一階十因素模型可以接受。
三、討論
青少年期是價值觀形成、培養健康自我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4]。個體成長于一定的環境之中,從一個年齡階段到另一個年齡階段青少年成長的環境是不斷變化的。這些環境為青少年的發展界定了一個“機會空間”,它有助于個體考慮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什么是被允許的以及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等,從而引導著青少年指向未來的動機和行為[5]。目前中國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和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發展特點容易使他們陷入價值沖突,而青少年價值觀的研究可以使教育者和學生自身加深認識,有針對性地建構個人目標,更好地指導生活。
本研究通過文獻查閱、開放式調查、個別訪談等過程,經樣本預試、初步的統計分析和專家咨詢,構建二層次多因素青少年價值觀理論結構,進而形成包含46個項目的青少年價值觀問卷。青少年價值觀問卷包括價值目標、價值手段兩個維度,價值目標維度包括自我發展、人際關系、名望和權力、學業成就、奉獻精神五個因子,價值手段維度包含交往技能、自信、進取與創新、責任感、獨立性五個因子。經信效度檢驗,各項指標均達到心理測量要求,表明該問卷可以作為青少年價值觀的測評工具。
本研究在被試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某些因子包含的題項較少,信效度的檢驗沒有一個絕對可靠、有效的標準,因此,應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在研究實踐中對問卷作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參考文獻:
[1]Begley Paul.Personal Values and leadership:theory development,new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 Alberta.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Edmonton,2000,46.
[2]Halstead,Taylor.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30(2).
[3]張進輔.現代青年心理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253-256.
[4]楊宜音.社會心理領域的價值觀研究述要[J].中國社會科學,1998,(2):82-89.
[5]Krischenbaum,Howard.From Values Clarification to Character Education:A Personal Journey.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Education Development,2000,39(1).